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二百一十五章 交流会上的震撼(1/2)

作者:木恒
可以说她这个本事,可是大了去了,不是一般人可比。
总而言之,赵涵继续发掘这台x光机的能力。
又一天。
傻柱服务的那位大**,突然来到医院住院了。
原来这位大**似乎是生了重病。
赵涵并不知道剧情。
也不知道这位大**对傻柱来说,可是傻柱没有落到绝户下场的绝对大恩人。
不过,她从言谈中,发现这位大**是个难得的好人。
于是照例帮助对方ps一番。
经过一番检查之后,赵涵看着片子说:“您的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劳累过度,多注意休息就能回复。”
“你们看,我就说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有把握,不会有事的。”
“倒是让你们太过于担心了,也是我没有考虑周全。”
“没事就好,您还是要多注意休息啊。”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然长眠。”他笑着说道。
赵涵有所触动。
对方显然是一个工作狂人。
但对方工作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所有人。
或许老师让自己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学习这种精神?
闻人升表示,你想多了。
我就是随手一扔,哪有这么多想法?
随后大**亲切地谢过几个医护人员,当天就让办理了出院手续。
继续工作。
赵涵自惭形秽。
她头一次发现“忘我工作”这个词汇不是夸张,而是写实。
不过们心自问,赵涵觉得自己做不到。
但不妨碍她敬佩这种人。
就这样。
她终于在医院里扎下跟脚。
根据这一段时间的感受,做技师的确比以前要轻松多了。
起码不用直接面对那些病号的病情。
做的清楚不清楚,都是她来下结论。
病情严重与否,都在她的图片之上。
图片上显示得轻微,那就是轻微。
显示的严重,那就是原版病情,没有改动。
一时间,她居然有种身为上帝的感觉。
“这才叫休假嘛……”赵涵心情很好。
“等等,你真的是上帝吗?你有资格评判别人的道德水准吗?”小胖鄙视道。
“切,那是我的能力,我想给谁用就给谁用,我要念头通达。”赵涵振振有词道。
“你说的很有道理,唯一的问题就是,那是我的能力。”小胖加强鄙视道。
“你住这么久,交点房租应该的,你看我吃这么多都没有肥过,显然是被你消耗了营养。”
“那好,今天开始十倍返还你的营养值,一个月赛王文文,三个月三倍大。”
“我错了。”赵涵从心说话。
与此同时。
一个流言在医院里升起。
“咱们院的小赵拍得片子真清晰,病情真准确,这病好不好看,病情清楚不清楚,原来都是听临床医生的。”
“现在都是听他这个技师的话。”
“是啊,不过我也有点诧异,好像那些值得可怜的病号,病情都不严重。”
“你也有感觉吗?我上次也是,有个小女孩,病情很重,是转院过来的,结果他一检查,竟然病情在转好,要知道那可是上级医院转下来的。”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上级医院将病号主动转到下级医院的情况有几种,其中一种就是在上面治疗也没什么用了。
只有姑息和保守治疗。
很多时候病人就被送回居住地附近的医院,就近看护方便了。
“是吧,我也有好几次发现。”
“总之还是进口设备准确啊,弄不好就是以前的没有看清楚。”
“这话不要乱说,别得罪了同行。”
这些流言也仅仅限于私下传播。
不过赵涵这边看病准,却是成了公认的事实。
有病没病都来拍个片。
就成了一个默认的标准。
其实拍片有很多局限。
主要用处是诊断骨折以及与骨骼相关的病情。
而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很差。
这是它的透视原理决定的。
x射线的吸收率,骨骼和其他组织差异很大。
这就能够轻易通过计算,生成不同的对比图像。
但如果病灶就是在软组织之内,那吸收的差异率就很少了。
这也会导致图像不清楚。
所以拍片最常用的用处就是骨折。
至于软组织,用超声、胃镜、磁共振乃至于ct。
其实ct也是x射线,但因为是断层扫描,不是直接透射整体,因此分辨率又高了很多。
但是ct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
计算机断层x射线成像(ct)要到1979年才发现。
虽然都是利用x射线的透射人体组织的原理,但发明却足足晚了接近一百年。
主要是因为需要计算机的大量辅助计算,才能得到图像。
而拍片,则类似于普通曝光照相,照相机可是很早就发明了。
不需要计算机的辅助。
现在赵涵遇到的麻烦,就是需要一些病号的配合。
出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多病号不知道该怎么摆姿势。
别说是这个时代,后世也有很多人懵。
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辅助。
一般是让家属在旁边站着帮助。
不然的话,每次都让医生和护士进去接受辐射。
那一天近百人下来,一个病号接受一次辐射其实是很小的,但如果一个医生长期接触辐射。
那绝对受不了。
所以很多干这一行的,往往都需要选择结婚之后再去干。
要早点儿结婚,毕竟长年累月下来不是小哀事。
凡事就怕长期积累。
当然赵涵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那些辅助的护士们不清楚,其实旁白之种已经给他们消除了辐射。
所谓的辐射伤害,就是会杀伤正常的细胞,导致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不稳定。
还好小胖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众人发现,在这里干活越干越轻松,越干越痛快。
完全没有别的科室的辛苦和郁闷。
赵涵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有好几次检查,都检查出来了一些隐藏的病灶。
而这家伙,也开始放飞自我。
一开始还老老实实地修骨折的图。
后来慢慢扩大了。
有些明明不是拍片能拍清楚的图片,比如胃部的问题,腹部的问题,肌肉组织的问题,她都给人家拍的清楚。
主要她也心软。
看着一个又一个好人受病痛折磨,就难以忍受。
如果是禽.兽倒也罢了。
不过她有旁白之种,能够知道这些人的善恶倾向。
对于那些特别善良的人,又重病缠身。
她真的不忍心看到“麻绳专捡细处断,老天专虐苦命人”戏码。
比如一大妈,又比如一个浑身伤势的老人。
随着赵涵拍摄的片子超出正常范围……
几个典型病例得到了上级医院的重视。
让他们整理一下资料,随便也拍的片子合并在一起,拿出去做一个报告。
参加一个同行交流会。
这是一个国际交流会。
四九城大医院的主任们,相关科室的都来了。
赵涵所在的区医院的院长也应邀参加了。
所谓应邀其实就是跟着大医生们去见识见识场面。
医院的院长都是业务型的。
毕竟这是技术类行业。
也是少数的技术当家的地方。
因为在这里,你不懂技术,实在没有办法发言,说错话,是会弄死人的。
比如出现重大事故,安排急救顺序。
这种事,肯定院长来做。
你不懂技术你怎么做?
没有那个本事,做不了的。
只能去做辅助工作,去做后勤。
院长于是就带上了赵涵。
因为他们这个医院也只有拍摄的x光片,很是出名,这一点可以拿的出手。
因为很多上级医院都指定要他们的结果……
毕竟行业内,这种事传播的特别快。
某区医院拍的片子太厉害了。
病情基本上没有任何出入。
完全都能看得出来。
其实很多专业医生已经看出很多不对来了。
但现在可不是能乱说的时候,因此还是装作不知道。
只是自己心中有数罢了。
而赵涵这个憨憨还在那里悠然自得地当上帝了……
真当上帝那么好当?
要是好当,也不会有大洪水了。
果然事情来了。
来到会议交流现场。
将病例提交给主持人一看。
主持人没说什么,一个海外专家先发表了看法。
“啊,这是x光片拍的吗?”
“呃,是啊。”
“不对劲,你们这是什么型号的设备?”那专家很疑惑。
这明显不对劲的事,为什么他们没有看出来?
x光机对大夏来说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设备。
他们几十年前战争年代就在使用了。
那专家疑惑的地方,在于对方给出的x光片是肌肉组织上的损伤,而不是常见的骨骼上的损伤。
而且也太清晰了。
那肌肉撕裂的纹理都能看得见。
这他要是不疑惑,那他就是眼瞎了。
“呃,这是一个很先进的型号,是进口设备。”院长如数家珍地将设备品牌,型号,还有相关厂家名,都背了一遍。
他肯定能背下来了。
当时可是院长带头连夜辛苦钻研的。
去学习该操作设备,使用设备,维护设备。
应该说幸好x光机已经能国产了,维护起来,自己的厂家也能做到。
不然的话,那就是买得起用不起。
后世很多几千万的设备,一个月维护一次,一次就是十万起。
一点小故障就可能要求你重新购买整机。
坑你没商量。
不过医院也不傻,除了有钱的,其他的医院私下和厂家维护人员协作,就是用二手零件去维护。
或者找小作坊公司去维护,其实也是厂家的人自己出来开的,从厂里拿零件……
论到挖墙角,大家都会。
那就便宜得多。
一年整包也就二十来万,维护成本降低了一大半。
所以维护人员很富有……
所以对方问起这个设备什么型号时候,院长立刻就像学生一样背了出来。
这就是技术领域的权威力量。
对方是大专家,问了问,他该背就背。
专家听后摇头道:“不可能,不可能。”
“那个厂家的设备我用过,也知道,他们并不是最先进的。”
“而且它绝对拍不了这么清晰的图像。”
“何况这也违背了x光线的原理。”
“你们可能不是专业的技师不知道这点,x光线对软组织的成像效果很差。”
“你们这个拍的也太清晰了,简直就和照相机拍人脸一样。”
“这分辨率就和照相机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