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二百一十四章 用PS治疗伤势(1/2)

作者:木恒
该去哪儿引入先进设备?
赵涵心中想着。
根据最近看到的新闻和报纸,现在这个时间段还是西方科技发达。
有两个地方医疗科技是比较厉害。
殴洲和麦国。
现在问题来了,以她现在的能力,可以说压根就没有资格去购买一台x光机。
她的位置,想要促进这个科技的实现和落地,压根就是不可能的。
“小胖,你太废了。”
“好好学人家的系统,你也要有点目标好不?”
“切,那系统都是限定死的,而且既然有系统就有后门,就会有病毒,你以为系统就是万能的吗?”
“呃,要为成功找方法,不要为失败找借口,做到别人那样,很难吗?”赵涵振振有词。
“那你把我和那家伙的换吧。”
“呃,那当然不行,我可是重感情的人。”
“呕。”
想了想,赵涵没有办法。
一是价格非常昂贵,二是有很多麻烦的流程。
于是赵涵左思右想,然后再决定再去找王卫国。
“卫国大哥你觉得该怎么去进口一个先进海外仪器?”
王卫国笑了。
看来对方想到掩盖办法了。
“只是此时的他还太年轻,压根不知道这个掩盖会引发多大的篓子。”
“如果知道的话,他绝对不会帮忙了。”这句话当然是小胖在一旁说道。
赵涵假装没听到。
问题就是王卫国不知道。
于是王卫国说道:“这还不简单吗?你进口肯定进口不来了。”
“现在只有一种有可行性的办法。”
“那就是有海外友好人士捐助一台。”
“当然了这个捐助也是有点难。”
“毕竟首先你得认识才行。”
“很多时候即便你有这个东西,也不是说你想捐助就捐助的。”
“流程可没有这么简单。”
赵涵恍然道:“哦,好像很复杂的样子。”
“你明白就好。”
“不过我是有办法做到的。”王卫国有些得意地说道。
毕竟他的能力炫耀给那些普通人看,也是没有意思的。
“怎么做到的?”赵涵问道。
“其实是我签订了几个动物伙伴。”
“其中一条蟒蛇在海外救过一个人。”
“他可以来捐助这个设备,只不过我懒得做这事。”
“那太谢谢你了,卫国大哥你咋这么好了?”
“行了,少拍我马屁,我只是想告诉你,你记住了,弄好了之后,到时候一定给我做长生不老药。”
“放心,我也想长生不老,我肯定会做的。”
做不出来不能怪我。
其实赵涵心中在想,万一到时候没做出来,我就提前走了。
也不能怪我。
总之,以赵涵身的能力想要解决这个事情是很难。
但是借助王卫国的系统手段,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随后仅仅半个月后,赵涵所在的区医院就得到通知。
说海外有一位友好人士定点捐助一台x光机。
前面说过,x光机早就发明了,但现在是六十年代。
不过大夏也很早就在使用x光机。
其实赵涵不知道,就在几年前,终于能够批量生产了。
只是还没有分配到他们医院。
那是国产400毫安大型x射线机。
这仅仅是一家区医院。
没想到他们竟然能有这个机会得到这样的设备。
当然因为已经批量生产,所以也没有什么人来截胡。
不过因为是海外型号,所以还是很让人兴奋的。
其实中间也出现了曲折。
上面更大的一家三甲医院,他们也想要。
就派人过来协调,说这海外进口型号放在你们这也是浪费。
不如转移到我们那去,我们那边病号更多,而且更加需要。
作为弥补,他们可以将两台国产的x光机转给他们。
等于一台先进的换两个老式的。
换成其他行业大概就换了。
但这是医疗行业。
只存在第一,不存在第二的。
病号要看病肯定看最好的。
所以院长顶住压力没有换。
而且海外人士也决定了就是指定捐给这家医院。
这让上级医院有些郁闷。
不过院长也说了,你们的疑难病号,拍不清楚的,可以来这里拍片……
好么,下级医院有更好的设备,这可是独一号。
其实在背后经过了一番相当麻烦的角力。
但这些事情,赵涵不知道就是了。
得到了x光仪之后,这一天整个医院的人都非常高兴。
相关医生们都聚拢在一起。
这台x光机被隆重地迎进来。
而且放在最好的一个房间里面。
可以说它比很多人命都重要。
总之就是要保证冬暖夏凉。
甚至院长想要给它配一台空调。
只是这年头空调也难调拨。
但是风扇是配上了。
因为这设备就是怕发热过度。
一般进了医院,各种设备室都是空调必备的。
这玩意的待遇,让赵涵看了都羡慕。
根本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有的。
其实到了后面也一样。
设备比人享受多了。
机器的待遇比人高。
很快开机仪式进行完毕。
接着就要进行第一个病号的测试。
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个病号忐忑地走过来。
其实已经进行了多次演练。
这个病号也不是外面的病号,是医院的护士。
两个月前摔倒了,骨折,设备再晚点来就愈合了。
然后开始拍片。
正常拍片其实很快的。
病号摆好体位后,技师开始调整设备,照相。
最后打印胶片。
在后世做完一个病号,大概只需要十来分钟就拍完片子。
当然这不是固定的,有些病号不懂,不配合,或者设备故障,可能用时很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然后写报告出报告,图像上传到服务器。
在这里,当然没有上传服务器这个说法。
此时,很多医生都围在操作间里面,开始看着设备上面的画面。
不时发出惊叹声。
操作技师专门去了上级医院培训的。
培训的时候,赵涵也想去。
当然她并没有机会。
不过她还是准备耐心学习。
很快众人就看到了第一个骨折的片子。
大家一看,顿时叹道:“这太好了,以前只能够让病号去大医院,现在我们这里也能轻松地一眼就看见了骨折部位,可以准确地治疗了。”
“是啊,相信这样的好设备会越来越多。”
“希望如此。”
“咱们只是个小医院,说是区医院,其实是排在我们前面的还有十多家了。”
“没错,就是有好设备也轮不上我们。”
没错,以赵涵现在的能力,其实去最好的医院都行。
无奈王卫国不想那样高调。
所以没有安排。
这家医院的规模,其实就和后世的乡镇卫生院差不多。
而且还不如那里的设备好。
好歹不少乡镇卫生院一些老型号的检查设备还是齐全的,超声、x光、透射……之类。
只是随后的日子里面。
赵涵开始努力学习,认真的总结。
靠着不断的表现,她终于成功了。
仅仅一周后,她就成功地掌握了拍片的方法。
其实拍片很简单。
后世大学生学上几天,会操作设备,就能掌握了。
困难的反而是让病号配合好位置姿势,拍出准确清晰的伤势部位来。
这里面就需要经验的积累,还要有好耐性。
毕竟左右不分的人太多了。
如果技师再不小心,拍出错误的片子,错误的部位,其实也是会发生的。
幸好急诊科里面很需要拍片这个手段。
毕竟有太多外伤都要照片子才能很好的处置。
所以说赵涵才能够有机会去练习如何操作设备。
当然这也是对方一直盯着她操作。
结果那技师发现赵涵做的比他标准多了,也熟练多了。
关键还在于对方拍摄的片子,众人突然发现她照的特别清晰。
每个部位都特别准确。
他们惊奇地问道:“赵三,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为什么会拍得这么清晰?”
“是啊,你看之前小张拍的照片,他拍的太不清楚了。”
“我本来觉得他拍得也不错,但是和你一比就差太远了。”
“是啊,你看你连这么微小的骨折都给拍出来了。”
“没错,像这个地方很容易被遗忘过去,稍微对不准的话,将来病号虽然可以痊愈,但是他的走路会稍微瘸一点,这样的话,就太可惜了。”
“咱们明明有这么好的设备却没有拍出来。”
随后赵涵谦虚说道:“主要是我运气比较好吧。”
“这可不是运气,不用担心得罪人,在这里是技术第一。”那主任说道。
然而有人咳嗽一声,主任又不说话了。
“那是因为我掌握了所有操作细节,还把说明书都看透了。”
“在这里面有一些很细微的技巧。”
“主要是要调整设备。”
“这个设备也是要用心的去看才行的。”
众人纷纷点头,张技师脸色不好看。
但没说什么。
事实胜于雄辩。
小赵拍的就是好。
只是他预感到,自己的位置很快就不保了。
果然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不过,他并没有被调走。
因为这里要3班倒。
当然没有那样好。
其实是两班。
一个人白天,一个人晚上。
这也是他教赵涵的原因:多一个人值班啊。
不然的话,星期天都没法休息。
天底下就没有简单的事情。
随后赵涵就因为技术过硬,而被区医院给聘任为专门拍片的技师。
而且还解决了编制。
将他的岗位从轧钢厂转到了医院。
毕竟拍摄这样清楚的照片,可不容易。
这本事可比在轧钢厂里有用的多。
这下可好了,赵涵一下子就拥有了真正本事。
再也不用担心以后会被别人看不起了。
而且拍片还有个好处,那就是机器休息,她也可以跟着休息。
不需要像别的时候那么辛苦了。
而机器是不能24*7工作的。
一般是工作三天检修半天。
主要还是小心谨慎。
换成后世,直接一个月不停机的。
这都很寻常。
当然,这时候急救科老主任也是毫不客气地把她拉出去干活。
而且靠着急救科的出身,她也为急救科的病号拍了更多的片子。
这时候旁白之种的力量开始逐渐地发挥出来了。
利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