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四十章 再见了,1850!(完)(万字更新!!!)(2/3)

作者:新手钓鱼人
> 袭击者们便尝试到了小门的位置上。
“报告!这里,这里的音节有问题!防守似乎很薄弱!”
冬冬冬——
门外又传来了一阵敲击声,这是袭击者在确定门后的阻挡物厚度。
几秒钟后。
砰——
砰砰——
小门的把手处传来了一阵枪击的声响和震动。
虽然门锁依旧稳固如初,但周围连接的木块却出现了缝隙。
踹过柴房门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当一扇木门出现裂口的时候,即便它依旧上着锁,暴力破解起来的难度却已然下降了不知道多少个层级了。
很快。
屋外传来了踹门的响动。
礼堂内的氛围再次紧张了不少。
不过伯恩等人也没干等着,只见他轻轻移动到小门边,看准缝隙,将刺刀狠狠的朝外捅了出去。
完事不给对面反应时间,他便飞速将刺刀抽回。
一同被抽回洒落在地的,还有些许鲜红以及屋外传来的一声惨叫:
“苏卡不列!我的手,我的手臂中刀了!”
虽然不知道伯恩刺伤的是否是对方的持枪手。
但既然受了伤,对方的作战能力多少都会受到影响。
听着外头破防的怒骂声,伯恩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
能在这时候给敌人添点堵,至少在心情上能够舒缓一些。
不过很快。
他的耳边便出来了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听起来像是......
稻草在燃烧?
“不好!
!”
作为这个时代最强的单兵之一,伯恩对于这种声音简直熟到了骨子里。
只见他瞬间脸色一变,一把扑倒身边的下属,同时对阿尔伯特亲王高喊道:
“该死,他们点燃的是雷汞管!殿下,掷弹兵和冷溪卫队都有内.......”
轰——
伯恩话没说完。
屋外便传来了一阵巨大的爆炸声,大门连同墙体都被炸碎了。
入口处烟尘滚滚,伯恩等人不知死活。
见此情形。
阿尔伯特亲王顿时心头一沉。
他最担心的一件事情果然发生了:
王室师中不但冷溪卫队有奸细,掷弹兵部队同样出了大问题!
而掷弹兵部队有内鬼,便代表着对方很可能拥有......
高爆火药!
火药。
是华夏历来引以为傲的四大发明之一。
后世一般认为,华夏最早的火药记载出现于北宋曾公亮编着的《武经总要》。
书面记载了三种火药配方,这里摘录一种:
“蒺梨火球及其火药法火炮火药法:晋州硫磺……旋旋和匀,以纸五重裹衣,以麻缚定,更别熔松脂敷之,以炮放。”(省略了其他一些东西)
这些火药最后在13世纪被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且得到了迅速发展。
像最早的英国掷弹兵,他们投掷的就是装有火药的陶罐,概念上相当于原始的手榴弹。
不过说起比火药更高一级的高爆火药,大家脑海中想起的应该都是另一个人名:
诺贝尔。
这里先科普一个可能存在的误区:
TNT炸药的发明人并不是诺贝尔,而是威尔伯兰德。
诺贝尔发明的是胶质达纳炸药,也就是硝酸甘油炸药。
它的制取方式是....咳咳,这个就不能说了。
同时呢,诺贝尔也发明了雷管——注意,是雷管,而伯恩说的是雷汞管。
雷汞出现的时间要比雷管早很多,早在1807年就由一位英国牧师福塞斯顺利合成——你没看错,是个牧师。
它一种呈白色或灰色的晶体,是人类最早用的起爆药,对火焰、针刺和撞击有较高的敏感性。
因此在发明初期,它被广泛适用于击发枪。
比如现场的米涅步枪里便有雷汞。
不过在1838年T·J·佩卢兹率先发现浸泡过硝酸的棉花可以发生爆炸后,英国便生产出了一种特殊的武器:
雷汞管。
这是一种很有时代性的产品。
硬要说的话,有些类似21世纪初的BB机和DVD,有特点但出现和淘汰的都很快。
雷汞管配合、棉花、引线加上金属环,在1850年前后成为了英国掷弹兵的专属武器,专门用于攻坚。
这也是为什么伯恩在听到引线的声音后,会立刻判断出掷弹兵卫队出了内鬼的原因。
而雷汞管的出现,也代表着另一件事:
阿尔伯特亲王此前布下的防御体系,如今已经失去了意义。
他们接下来要面对的,乃是五十个带着米涅步枪的敌人的直接袭击。
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礼堂的这扇大门即便全部炸开,也不可能容纳五十个敌人同时进入。
但在门户已开的情况下,较真具体的进入人数已经没啥意义了。
如果换个小点的地方。
袭击者甚至可以在外头架着枪,安排些人手直接往内投掷手榴弹,慢慢把屋内的人给磨死。
好在这间礼堂面积还算足够大,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袭击者显然做不到这种事。
毕竟这年头的‘手榴弹’还比较原始,一名掷弹兵携带的上限数量也就五到七枚。
袭击者今夜又是潜入偷袭,身上除非带着多啦A梦的空间袋,否则绝不可能带有足够的投掷物。
不过即便这种最坏的情况不会发生,摆在阿尔伯特亲王面前的依旧是一场可怕的生死危机。
他的目光紧紧的盯着大门的烟尘,再次握紧了手中的佩剑,眼中甚至浮现出了一丝.......
死意。
英国历史上除了查理一世之外,被刺杀于任上的君主只有埃德蒙·尹伦塞德一人。
难道自己如今将成为第二个可悲的倒霉蛋吗?
不过话说回来。
比起那位被藏在茅坑下的维京人刺死的埃德蒙二世,自己的死法倒应该不至于那么‘肛裂’......
哗啦啦——
就在阿尔伯特亲王有些出神之际,入口处忽然传来了重石落地的声音。
很明显。
这是有人在将一些已经被炸裂的墙体推开,准备拓出更加开阔的空间。
又过了几秒钟。
彭——
烟尘中射出了数道子弹,不过由于视线问题依旧只射到了桌子,但还是引起了一阵慌乱。
见此情形。
军事素养远超常人的阿尔伯特亲王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对周围人道:
“诸位,大门已塌,固守于此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我们唯一的生机,就是把袭击者也拖入近身搏斗,让他们无法使用枪械!”
“所有青壮听命,趁现在门口还有沙尘挡住视线,立刻关闭灯光!”
“米涅枪手即刻射击,过后亲卫队在前,所有人随我冲杀出去!”
说完。
他便转头看向两处射击点,下令道:
“射击!全部开火!”
彭——
彭——
彭——
彭——
彭——
五把米涅步枪很快开火。
“啊!”
“小心!普纳米夫!”
“我的脚!”
五颗子弹,命中两人。
这轮射击压制略微减缓了敌人的行动,不过射击完毕,便是长达接近三十秒的装弹期。
与此同时。
站在开关边的亲卫飞快的关闭了灯源,屋内瞬间一片漆黑。
阿尔伯特亲王见状勐然站起身,对众人高喊道:
“生死在此一举!所有人随我——”
结果最后一个冲字还没说完。
他的身边便窜出了一道头戴钢盔、形体隐约有些熟悉的身影,投胎似的冲到了所有人身前。
靠着礼堂外照进来的少许灯光可以看到。
这道身影的手中隐约拿着某个物件,来到大门附近后,飞快的躲到了一块没被炸开的墙体边上。
然后......
阿尔伯特亲王的耳中,听到了一阵很有节奏感的连击声。
哒哒哒——
...........
贝基·斯米尔诺夫,34岁,身高2米05,沙俄陆军上尉。
同时也是此次夜袭小队的第一指挥官。
不久前。
以贝基·斯米尔诺夫为首的夜袭小队成员共计74人,在内线人员的配合下,顺利的潜伏到了实验现场。
他们埋伏在一处预先划定好的区域后方,蛰伏待机。
这处区域视野隐蔽,巡护人员也是自己人。
因此斯米尔诺夫等人潜伏了数个小时都没被发现。
接着在实验临近完结、众人最为松懈的时候......
斯米尔诺夫发起了袭击。
斯米尔诺夫的第一枪其实便瞄准了阿尔伯特亲王,奈何距离相距太远,这一枪并未击中目标。
而是将阿尔伯特亲王身边那个看起来很快乐的中年男子给爆了头。
不过好在这种失误问题不大。
今晚他们之所以来这么多人,就是做好了正面袭击的准备——即便是阿尔伯特亲王被一击毙命,他们也仍旧会展开一场大规模的屠杀。
简而言之。
杀的人越多、越乱越好。
反正......
剑桥镇上的护卫队里,也有他们的人会拖时间......
果不其然。
与他们作战计划预计的一样,阿尔伯特亲王并未傻乎乎的逃向空地,而是撤退进了礼堂。
刺杀变成了攻坚。
这是斯米尔诺夫最不愿看到的情况,但依旧难度不高。
毕竟......
为了这次袭击的成功,他们背后的几方势力几乎动用了手中所有的底牌。
比如有人推波助澜,邀请了许多对此本不感兴趣或态度犹豫的帝国权贵。
有人暗中埋伏,为他们创造了完美的入场机会。
还有人则支援物资,除了米涅步枪之外,还有雷泵管等英军的绝密武器。
全员内鬼.jpg。
此时此刻。
看着面前已经被炸开的礼堂大门,贝基·斯米尔诺夫的嘴角微微翘起了一丝弧度:
“哈灵顿中尉,准备进攻吧。”
贝基·斯米尔诺夫口中的哈灵顿是个胡须浓密的苏格兰军人,闻言眼中冒出一丝警惕,建议道:
“斯米尔诺夫上尉,出于稳妥起见,我们是否需要再试探一波?”
“毕竟礼堂里还是有枪械的.......”
“反正我们时间充裕,完全可以观察好情况再冲进去......”
“你多虑了,哈灵顿中尉,那只是几把破枪而已!”
贝基·斯米尔诺夫大手一挥,用大拇指指了指身后的众人下属:
“五十把米涅步枪打五把同款武器,优势在我,你告诉我枪管堵脸怎么输?”
说着他便将米涅步枪放在身前,朝其余方位一招手:
“礼堂的窗户太小,里头的人不可能从窗户逃跑,周围戒严的人立刻汇聚到我身边,大家一起冲进去!”
“枪在手,跟我走!”
军令如山,面对顶头上司的指示,哈灵顿只能乖乖照做。
沙沙沙——
军靴走在雪地中的声音传来,所有夜袭小队成员都汇聚到了大门外。
就在贝基·斯米尔诺夫准备下令冲入屋内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