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九一章 师资(万字求订阅,求月票)(1/3)

作者:肉都督
 第二天,程砚秋就抱着个箱子去了于东宿舍。

箱子挺精致的,倒也不大,里面装着文房四宝,笔有五根,却都是铁头紫毫,专写小楷的。

“这不是买的吧?”于东看着箱子里面的东西,问道。

笔倒都是新的,不过于东看了看砚台,纹路中间还能看到一点残留的墨迹,应该是之前用过,没有洗干净,而且整体看起来就不像是新的。

“从我爸那里借的。”

于东笑着点头,他懂,因为他也经常借东西。

不过他这老泰山难道是搞收藏的?一下子存了五根铁头紫毫,这要写到什么时候。

写小楷不耗笔,这笔质量又好,不是逮着死写,基本上写几个月是没问题的,五根能用一两年了。写得再稀一点,几年都不用买笔了。

问题是,于东之前根本没练过小楷。倒是试过写,写出来不能看。

小楷难度大,于东当时根本不愿意碰,他也没到要碰小楷的水平。

程砚秋这是给他出难题啊。

“落落,你喜欢小楷啊?”于东问。

程砚秋微微摇头,“都行吧,不过我爸那里新笔只有这个。其他的,都是用过的。”

原来如此,程砚秋给于东带什么东西,不取决于她想给他什么,而取决于他岳父那里有什么。

后来于东自己又去买了几套笔,准备先写写大字,等差不多了再练小楷。

很久没练字了,忽然拾起来,感觉倒是挺好的,能让人迅速沉静下去。

只不过这房间却越发显得小了,桌子也不够大。衣柜塞满了书,也不能再放了。

三年时间过去,这个小屋子,也快容不下于东了。

……

开学这两天还是挺忙的,于东跟毕飞雨还好,考虑他们平时要写作,吴常新给他们安排的工作越来越少。

等到明年工美91毕业之后,于东身上就剩教职了,身上的担子要轻很多。毕飞雨也差不多,再过两年也只剩教职。而且其他专业他们都不管,专心管戏创。

不过戏剧系今年新开了两个专业,系里面其他老师一时间忙不过来,他们两个要去搭把手。

今年新开的是导演专业以及影视策划与制片,收的人倒是不多,一个专业一个班,都是十多个人。

于东特意去瞅了一眼花名册,一个眼熟的都没看到。

不过接人的时候倒是见到一个熟人,是贾章轲。

贾章轲这小子,开学迎新,他不去迎本专业新生,一门心思地来帮导演专业迎新。

他就拦在大门口,见到个新生就跑上去问,要是其他专业就放走,是导演专业的就拦下来。

攒上三四个,他就带着他们到迎新点这里来,交接给新专业的辅导员老师。

于东看他忙上忙下的,在一旁调侃他说:“贾章轲,你要不转到导演专业算了。我看你这劲头,在戏创屈了你。”

贾章轲堆着笑脸,“这哪能啊,我生是戏创的人,死是戏创的鬼,永远不会离开戏创的。再说了,我还想跟于老师你多学习几年呢。”

“你是看导演专业没有大三,转不过去吧。”毕飞雨跟着调侃了一句。

“嘿嘿。”

其实贾章轲并没有要去导演专业的意思,即便导演专业有大三,他也不会有转专业这个想法,因为他知道,要当导演,未必需要是导演系的。

贾章轲听过一句话,想当导演,什么专业都行。人家张一谋,不也是摄影出来的么?还有冯晓宁,是美术系毕业的。

而他之所以这么献殷勤,也就是想后续在他们导演专业上课的时候去听一听。

其实在戏创,跟贾章轲一样有想法当导演的学生有不少,不过像他这么明确的却不多。很多人都想着走一步看一步,等到毕业以后先把工作做稳定了再考虑导演的事情。

……

九月八号一大早,于东拿着教案去了教室,今天是戏创94的第一节写作课。

他特意提前五分钟到,却没想到学生们都挺积极,已经都到了。

于东一进教室,就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他预料到学生们会热情,只是没想到会这么热情,坐在前面的一个小胖子,一双小胖手,眼见着就拍红了。

“于老师厉害。”

“于老师威武。”

于东看着激动不已的学生们,挑了挑眉毛,难道自己的影响力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么?

不过后来有学生就给于东解惑了。

原来是他们已经看到报纸上的消息,《第二世界》将会于十一月份在国内上映。

这消息于东前几天就知道了,不过昨天才见报。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今天早上就全都知道了。

对于戏创的学生来说,听到这个消息是幸福的。如果发展顺利,他们最终会从事影视业。而于东,注定会成为影视业中一位重要人物。

有这样一位老师,他们当然感觉很幸福。

于东笑着压了压手,“先点名,大家认识一下。”

听说要点名,学生们这才安静下来。

于东按照花名册一个一个点名,每个被点到名字的学生都会声音高亢的回复一声“到”。

点完名之后,于东满意地点点头:“诸位表现不错,也希望以后都能保持住这种积极的态度。既然各位对电影很感兴趣,那咱们今天先把写作先放在一边,先来聊聊电影。不知道大家平时都会看些什么电影?”

“大红灯笼高高挂。”

“地道战。”

“虎口脱险。”

“软刀。”

“秋菊打官司。”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己看过的电影,有国产电影,也有译制片。基本上都是些耳熟能详的电影,于东也都看过。

等到他们说的差不多了,于东重新开口,“假如让你们现在拿起笔,把你们看过的一部电影用文字复述出来,你们觉得自己能做到么?能做到的举手。”

学生们相互看了看,都没人举手。

其实有些人觉得自己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有些心虚,不太好意思举手。

于东又问:“有谁觉得自己不能做到,也举个手。”

一开始没人举手,后来有人带了头,又陆续有人举了手。不过相对而言,依旧是少数,更多的人没有选择举手。

“既然如此,少数服从多数。咱们今天第一节课的作业,就是复述一部看过的电影的情节,字数不限。不过我提醒你们,不要以为不限字数就可以随意糊弄,我的课不怎么看期末考试,主要依据是平时成绩。”

学生们呆呆地看着于东,第一节课还没开始上呢,怎么作业就布置好了?

刚才于东说要给他们讲讲电影,他们还以为是要聊什么专业性的东西,没想到是挖坑给他们跳,就为了给他们布置作业。

于东看着底下的学生们,暗自发笑,这些小伙子小姑娘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他的教学风格。

……

《第二世界》要在国内上映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冯晓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挺意外的。

之前他倒是想到《第二世界》有可能会成为第一部以分账形式进入国内的好莱坞大片,只不过夏天的时候《第二世界》一直没在美国上映,当时他就觉得应该没希望了。

毕竟要引进大片,肯定要选已经在美国本土上映过的片子。

没想到,这事最终还是成了,两边上映时间只差了一个月时间。

对冯晓宁来说,《第二世界》在国内上映,肯定是一件好事情,能引起大家去电影院看电影的兴趣。而且《蝴蝶效应》跟《第二世界》这两部电影还是有关联的,毕竟原著作者都是一个人。

最最关键的是,《第二世界》是十一月中旬才上映,而《蝴蝶效应》是十月下旬,中间差了好几个礼拜,时间上错开了。

关于这次引进《第二世界》的细节,冯晓宁有所耳闻。

一开始****那边放话,把引进国外大片的事情交给了中影集团,让他们跟外国的影视公司商谈,决定引进哪一部电影。

但其实,整个过程都是广电那边把控的。

也就是说,这次引进《第二世界》不仅仅是商业上的考量,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考虑。

而且,原本要引进《亡命天涯》时,中影那边是准备先在几个主要城市上映,其中包括燕京、上沪、渝市等大概六七个城市。

不过决定引进《第二世界》之后,公映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不少,从原先的几个城市扩大到了二十多个城市,增加了包括羊城、南京这些城市。

之所以会这样,完全是因为《第二世界》有于东这个因素在里面。

就因为《第二世界》的原著作者是中国人,所以政策上要放宽很多。

九月九号早上,冯晓宁给于东打了个电话。

“于老师,恭喜啊,《第二世界》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这次广电和中影动作很大,《第二世界》拿下今年的票房冠军,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而且我觉得,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很多年都破不掉的记录。”

“冯导你这说的有些夸张了,一开始肯定会有很多阻碍的,想拿一个惊天动地的高票房不容易。不过这也算是一个进步吧,我也要恭喜你啊,分账出来了,《蝴蝶效应》的票房肯定不会低。”

“希望如此吧。”冯晓宁笑了笑,又突然提起于东的另外一本书,“于东老师,《七号监狱》这部有授权给别人么?”

“怎么,冯导对这部感兴趣?”

“其实我对《最后的城》更加感兴趣,不过我知道我肯定拍不了,《七号监狱》倒是可以试试。”

“冯导,《七号监狱》可不容易啊。不过,你既然有兴趣,我就跟吉米说一下,回头你们可以聊聊。你也知道我的,这些事情我一般都交给经纪公司那边处理。”

主要是于东自己去谈,很多话不太好说。

对此,冯晓宁也表示理解。如果可以选择,他当然更愿意跟于东谈,起码跟于东谈还能打打感情牌。

冯晓宁跟吉米接触过几次,对方是个非常精明的商人,非常不好对付。

挂了冯晓宁的电话之后,于东就跟程砚秋一起回了上沪,他们要去参加刘江的婚礼。

刘江的婚礼很隆重,他的玩具厂现在做得非常红火,让他赚了不少钱,年前的时候还给于东分了一些红。

婚礼在酒店办的,有四五十桌,除了亲朋好友,街坊邻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