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08章 成功种出的水稻

作者:尚榆
马车晃晃悠悠地走出一段路,扁舟子一条腿曲着,另一条腿悬空着晃,他单手驾着马车,唏嘘出声,
“小烟烟,你方才说话还真是伤人。”
凤烟烟视线寻过来。
唇角动了动,似是不经意提议,
“我瞧着他挺真心的。”
凤烟烟在停顿一瞬,才答了话。
她对感情太过理智,也冷漠,让她整个人也显得冷起来,
“再深的感情,也会有相看两厌的地步,
我于他无情,也无须他将情谊系在我身上。”
扁舟子却不同意她的话,
“不试试怎么知道?
这世上,真情,最是难得。”
凤烟烟淡淡,“你也说了‘最是难得’。
难得的东西,本就不会轻易见到。
再者,感情这东西,说有就有,说散也就散了。”
便如傅辛。
她在幼时,生活中有父亲,有母亲,有弟弟。
一家人也曾过了一段欢乐无忧的时光。
可男子一朝变心,心狠手辣起来,连妻子女儿都能舍弃。
多年中折磨阿鸣,更是不曾放弃对她的追杀。
而今想来,幼年中父慈的形象,是精心设计后的伪装。
那些年的相处,桩桩件件都成了笑话。
如今,宇文辉说喜欢她。
的确,他曾会为她出头,为她解难。
可那又有何?
她同宇文辉相识多久?
来京不过半年有余,她同宇文辉的来往更是少之又少。
在江湖中谋生存,她见过世间形形色色的人。
她最是知道,一见倾心之下,人心易动,也易冷。
喜欢时,千好万好。
一朝厌烦,弃如敝履,再多的优点通通都变成缺点。
左不过就是时间而已。
经历的时间久了,再深的感情都会慢慢变淡。
她走过了许多路,深知,最不需要的就是感情。
有些路,既然明知是苦,就该早早绕开。
这世上有万般辛苦,总不能真要一一尝遍。
扁舟子听了她的话,眼神看着远方,像是想到了什么,点点头,附和,
“确实如此。”
凤烟烟一怔,“抱歉,我提到你伤心事了。”
扁舟子不以为意,嬉笑着,
“什么伤心不伤心的,事情都过去多少年,你要是不提,我早就给忘记了。”
扁舟子从小生长在药王谷里,他学医术有天分,年纪轻轻已经是佼佼者。
至今,他活了三十三年,却还未娶亲。
不娶亲不是因为他没有喜欢的人。
而是因为,他喜欢的人不喜欢他。
说来,他有个小师妹。
小师妹是被他的父亲,也就是药王谷的先谷主领回来。
药王谷济弱扶贫,时常会出谷行医,若是遇到身世可怜的孤儿,就会带会谷里。
教他们行医济世,将来做一个有助益的人。
是以,药王谷中,除了少数慕名而来学医术的子弟,孤儿众多。
他的小师妹就是如此。
他跟他的小师妹青梅竹马,一同长大,一同行医救人。
本来都安排好他们在出谷救人后,就回来成亲,可也就是那次,小师妹在外面遇到了一个人,然后就没有再同他回药王谷。
当时的他是恼的。
或许是年轻气盛,或许是心绪难平,他想不明白,明明他们都要成亲了,怎么说不喜欢就不喜欢了!
因爱不成反生恼。
可他惯不会强求,也做不出强人所难的事。
他选择了与小师妹断开联系,回到药王谷不再出来。
这样的情况,经历了许多年。
直到有一天,他一觉醒来,瞧见外面阴沉沉的天,忽然间就懂了。
他也不知怎的,想到小师妹昔年前拒绝他,含泪对他说的话。
他想,或许小师妹先前对他说的喜欢是真的,后来的不喜欢,也是真的。
因为他们在药王谷里朝夕相伴,眼前看到的,只这么一个。
无从比较,就是最好。
可从药王谷出来,外面是个浮华大世界,有许多人,各式各样的。
人一多,就难免分心。
喜欢被分几分,也就没什么了。
自此后他就释怀了,一切于他而言成了过眼云烟。
他见得人再多,却难再喜欢。
是以,他觉得,喜欢,是件难得。
两心相许,更难得。
**
京城。
确定要离开的日程,凤千裳即日就要动身回南原。
按照惯例,宇文宸为凤千裳送了行。
可凤千裳抬头,只看到她想看着的人站在高高的阶梯上。
他们隔着很远。
这段距离中夹着她的不甘和宇文宸的冷淡。
只看一眼,她就强迫自己收回了眼神。
她下定决心,此次等她回去后一定要学好蛊。
不管母后允不允许,她一定要学好。
等她练好后,再回来,她要把那些欺负过她的人一个个都整治。
不仅如此。
她所看中的男人,她也要得到。
北虞京城所带给她的屈辱,她一定要血洗。
只有变得厉害,才能将那些人一个个都打趴下。
李公公看到远远走了的队伍,终于松口气。
好嘛!
在京城死乞白赖地待了这么久,这下总算是走了。
宇文宸回到西暖阁,却没看到人,
“人呢?”
宫人:“贵妃娘娘去菜园了。”
宇文宸:“……”
又去菜园子了?
这些天,她往菜园子跑得倒是勤。
自从来到云山别宫后,戚染染就开辟了一大片的菜园子。
除了宫里按照分例送来的,吃的大半菜都是从院子里摘的。
宇文宸寻着路到了菜园子时就见到捧着一堆金灿灿稻穗的戚染染,衣服蹭脏了都没察觉,桃花眼弯着,献宝似的把怀里的稻穗捧给他瞧,
“皇上,您瞧,我成功了。”
原先她就是想着杂交水稻种出来能解决粮食问题,于是就按照方法浸芽后播种,等了几个月,没想到真的是成功了。
宇文宸见眼前的水稻,穗大,粒多,拿在手上沉甸甸的。
他依稀记得见过田间的稻米,好像……眼前的这个确实更大些。
戚染染乐津津,顺便给他普及,
“这是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能多一到二成,
耐寒抗倒,适应性还强,
不论山区,丘陵,无论肥田,瘦田,都不影响它的产量。
关键米质还好。”
产量高了,粮食的问题能够解决。
这样,人人能吃饱饭,国家也能有屯粮。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