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37 贾张氏的出气筒(1/2)

作者:邹娘娘
三大爷阎埠贵和三大妈都是一脸的疑惑,想不通是怎么回事。
一旁的阎解成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含混的随口说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说不定啊,是那许大茂他媳妇不守妇道,跟别人生的也说不准,哈哈哈!”
听到阎解成这么说,三大爷阎埠贵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那肯定是不会的。”
“为什么呀?”阎解成不解的问道。
阎埠贵自信的说道:“且不说那黄马芳的人品如何,就她的长相,就算想跟别人相好,谁能看上她呀!”
阎解成一听,也觉得这话有道理,便没有深想。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正是这阎解成随口瞎说的一句,就是许大茂四个蓝脸儿子的终极原因。
正是因为这个所有人都下意识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真正的答案。
而此刻,在邹和的家里。
秦京茹也告诉了邹和今天贾张氏跟许大茂吵架的事情。
今天许大茂和黄马芳回来,接着在院子里吵架的时候,秦京茹并不在家。
而是出门去买菜了。
不过纵然她不在家,作为现在整个四合院里,最受欢迎的人,院里的人一见秦京茹回来,就立刻热心的给她讲述了当时发生的一切。
自然也说到了,许大茂家,又生了个蓝脸的孩子。
秦京茹听了,也是震惊意外不已。
邹和听着,没有任何的意外之色,十分的淡定。
他照常洗了手,坐在桌边准备吃饭。
邹和当然不会意外了。
他可是看过原剧的。
原剧中许大茂本来就不能生育,他的老婆要是能生下个孩子像他才怪呢。
可是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里。
许大茂明明是不能生育,可是他这个媳妇黄马芳,自从嫁进来后,就接二连三的给许大茂生孩子。
邹和甚至不用去看他儿子跟许大茂像不像,用脚指头都能猜的出来,这黄马芳,必然是给许大茂戴绿帽子了。
而且,还不止一次。
邹和也不是没有同情心的人,他也算是一片好心,提醒过许大茂几次了。
可是许大茂自己从来就听不懂,邹和也懒得多管闲事了。
人家自己戴绿帽子戴的不亦乐乎,他为什么要去打扰许大茂的雅兴呢?
秦京茹看到邹和的脸色十分平静,一点也不意外,她倒是有些好奇了。
“怎么,和子,你怎么一点也不奇怪呀?”
“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有什么好奇怪的。”邹和一边说着,一边给秦京茹夹了菜让她吃。
他注意到秦京茹似乎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开口问道:“倒是你,今天这是怎么了?怎么看上去好像有心事?”
听到邹和这么问,秦京茹也不再犹豫了,开口说道:“和子,有件事,我觉得很奇怪,就想,跟你说说……”
“什么事?”邹和放下了筷子,看着自己的媳妇。
秦京茹咬了咬嘴唇,说道:“这许大茂跟黄马芳结婚后,连着生了四个儿子,个个都是一脸的蓝色胎记,这可真是太奇怪了。”
“如果是有一个孩子脸上有胎记,还能说是巧合,可是连生四个,个个脸上有胎记,还是蓝色的,实在是让我不得不多想……”
听到秦京茹这么说,邹和便问道:“你想到了什么?没事,只管说呗!”
秦京茹开口说道:“这蓝色的胎记,实在是少见,我从小到大,除了许大茂家的这几个蓝脸的小孩,只见过一个人,脸上也有蓝色的胎记!”
听到秦京茹这么说,邹和来了兴致。
便问道:“你见过脸上有蓝色胎记的人?是谁啊?在哪儿见过的?”
秦京茹便说道:“就是,在我娘家的村里,秦黄村!是我们村里一个光棍!”
“那人也是一脸的蓝色胎记,看着很吓人!小时候放牛,他就老是喜欢跟着黄马芳……”
“和子,你说这会不会是巧合啊?”
邹和听了,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些许兴味。
世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这蓝色的胎记本就不多见,长在脸上的,可就更是罕见了。
怎么就这么巧,黄马芳从小认识一个蓝脸的人,现在她生下的孩子,也是一个个都是蓝脸?
最重要的是,她丈夫许大茂,可是个不能生育的人!
那么,她这儿子是谁的,倒也不难猜出来了。
“算了,京茹,你就别想这些破事了,管他的儿子像谁呢,是不是他亲生的呢,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接着说道,“反正啊,这院子里的腌臜事多了,没一个好东西,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管他们的闲事干什么。”
秦京茹听了这话,也释然了。
和子说得对,别人家的事情,关自己什么事?
只要不影响到自己,不影响到和子,不影响到他们这个家,她才懒得管别人家的事呢。
秦京茹想到这里,豁然开朗,笑盈盈的靠在邹和肩上,说道:“你说的对,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好,才不为别人家的事费脑筋。”
哪知此时,对面却突然传来两声甜糯糯的声音。
“哎呀!爸爸妈妈在抱抱,不能看不能看!”宝凤一边说着,一边赶忙笑嘻嘻用自己的两只胖乎乎的小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可是这眼睛虽然捂上了,却在中指和无名指中间留出了大大的缝隙,调皮的看向秦京茹和邹和。
而金龙早就也已经背过身去,一只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从侧面余光看到宝凤还在偷看,便立马用空闲的一只手把宝凤手指上的空隙给遮住了。
嘴里还在嚷嚷着:“非礼勿视,非礼勿视!妹妹不能偷看!”
邹和被金龙和宝凤的可爱模样逗得哈哈大笑。
秦京茹也又是害羞,又是忍俊不禁。
捂着嘴笑了起来。
邹和顺势,一把抱起宝凤,把她放在了自己的腿上,自己夹了菜,喂给女儿吃。
宝凤咯咯直笑,坐在爸爸的腿上,洋洋得意。还不忘冲着哥哥金龙吐舌头。
“哥哥,你看我坐在哪儿了?看我高不高?”宝凤笑嘻嘻的说道。
金龙看着宝凤,皱着眉头说道:“妹妹快下来,爸爸上了一天的班了,肯定很累了,你坐在爸爸腿上累着爸爸了!”
宝凤撅着小嘴,不情不愿的说道:“那好吧……”
说着就要跳下去,邹和按住了她,说道:“不用下去,爸爸的身体棒着呢,你这么个小人,我怎么会累呢?”
宝凤听了,顿时开心的咯咯笑了起来。
搂着邹和的脖子,在他脸上吧唧亲了一口,说道:“还是爸爸最疼我!”
邹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可是四合院里别人家,却没有这么融洽了。
白天因为跟许大茂吵架的缘故,贾张氏气没有撒出来,憋了一肚子的火气。
躺在床上气呼呼了半天,等到傍晚秦淮茹一回来,她就再也不忍了,立马发作了起来。
“你死哪儿去了?这都什么时候了?怎么现在才回来?!”贾张氏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秦淮茹被她骂的一懵,只得说道:“我今天手头上的活多,干完的晚了一会儿,我一干完就赶紧回来了。”
秦淮茹一边说着,一边把手里的包打开,拿出一个铝饭盒递给了贾张氏,“这是我从食堂带回来的菜,我今天忙了一天,实在是太累了,妈你帮忙热一下,给你和孩子们吃吧!”
秦淮茹虽然来轧钢厂时间也不短了,可是因为悟性差,活学的慢,干得也慢,别人下班时候活都已经干完了,可是她却还积了一堆的活,比别人多加了一会儿班才干完。
在厂里上了半天班,忙的浑身酸痛,她此刻只想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伸伸腰,放松一下。
心想着平时都是自己做饭,今天反正这菜已经带回来了,就让贾张氏把这剩菜热一热,烧点稀饭就好了。这也不算太难,贾张氏应该也能干的。
哪知道就因为她这两句话,贾张氏顿时彻底的炸了毛了。
白天跟许大茂吵架,她被许大茂说中了自己生了一窝狗的难堪往事,贾张氏正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处撒呢,现在秦淮茹自己就撞在这枪口上了。
她受许大茂的气也就罢了,现在连秦淮茹这小蹄子居然也敢来指挥自己了?
自己可是她的婆婆!
从来就是当儿媳妇的听婆婆的指挥做事,还没听说过儿媳妇倒过来支使婆婆的!
想到这里,贾张氏直接把秦淮茹递给她的饭盒往桌子上啪的一摔,大指着秦淮茹的鼻子骂道:“好啊你,秦淮茹,你现在可真是长本事啊!”
“你一个当儿媳妇的,现在还敢指挥我做事了?!你可真把自己当这个家的女主人了是吧?!”
“我告诉你,别以为我儿子现在躺在床上起不来,管不了你了,你就能反了天了!”
“就算东旭管不了你,也还有我呢!我才是这个家的女主人!”
“只有我让你干活的份儿,没你指挥我的份儿!”
贾张氏这番话说的很重,既不好听,秦淮茹听了,委屈的差点掉眼泪。
她忍不住说道:“妈,您看您说的,咱们都是一家人,什么你指挥我我指挥你的呀!”
“平时天天不都是我做饭吗,我今天实在是太累了,才让您做一次的。”
“再说了,我剩菜都已经带回来了,您热一下就行了,这也不行吗?”
贾张氏听到秦淮茹居然敢跟自己顶嘴,火气更盛了。
她双手掐腰,双脚跳的老高,一蹦一蹦的往秦淮茹身上窜。
“就你牙尖嘴利!就你会装委屈!”
“你这套在老爷们儿那使行,在我这儿不管用!”
“少来这一套!”
“你干活怎么了?怎么了?”
“这本来就该是你干的!”
“我们东旭可没缠着你,当初可是你相中了我们家的城市户口,自己屁颠屁颠的上赶着嫁来我们家的!”
“怎么,现在又后悔了?我告诉你,晚了!”
“你就是得伺候我,伺候我们东旭,这就是你的命!”
“少在这儿跟我嘚吧嘚的,赶紧去做饭去!”
“你是诚心想饿死老娘是吧?!”
贾张氏的话音刚落,躺在床上的贾东旭也被饿的发起了脾气。
“还不赶紧去!你想饿死你男人是吧?!”
“信不信我砸死你!”
听着贾张氏和贾东旭你一言我一语的辱骂,秦淮茹心酸委屈不已。
她也不敢再犟下去,因为她知道,就算是自己一直据理力争,说到最后,还是得自己来做这个饭。
秦淮茹无奈,叹了口气,拿着饭盒坐在灶火前,开始做饭。
秦淮茹一边烧火,一边悄悄的抹起了眼泪。
贾张氏嫌恶的看着秦淮茹委屈巴巴的样子,一脸的不耐烦。
咬牙切齿的说道:“真是个丧门星,天天都是一副苦兮兮的样子,好像谁欺负了她似的!”
“明明就是自己没眼色,爱偷懒,还这么爱装可怜,装委屈,看着就让人讨厌!”
“还动不动就在那挤猫尿,真是晦气死了!”
“我们东旭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怎么就找了个这样的扫把星!”
贾张氏一边骂着,一边走到了床边,先躺在床上休息去了。
而小当和槐花则坐在秦淮茹的旁边,哭喊着好饿,肚子好饿。
秦淮茹心酸委屈,却也没有办法。
等她做好了面汤,热好了菜。
贾张氏这才从床上起来,坐在桌子边,抓起筷子自己先塞了一大口进嘴里。
然后又给棒梗也塞了一大筷子。
而贾东旭此刻躺在床上,够不到饭菜,急的直捶床。
“快!快快!”
“先给我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