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77新的篇章(1/2)

作者:龙灵骑士
唐国,铜城,一处工厂的车间厂房里,一名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个比电脑机箱还大的装置。
他很认真,而这个装置里的齿轮一个压着一个,密密麻麻复杂到了一个让人崩溃的地步。整套装置精密而复杂,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工业的光辉。
这是一台机械式陀螺仪的修正装置,可以根据陀螺仪的转动,在电机的驱动下调整齿轮的转动,用来带动一些关键零件的运行。
整个装置非常的复杂,而且已经精密到了需要专门技术工人,拿着放大镜小心翼翼的调整的地步了。
“太夸张了,这东西的精度已经超出我们的理解了。”一名工程师看着眼前的装备,对刚刚收回了手里螺丝刀的同伴说道。
那同伴掀起了自己眼睛上的放大镜,抬起头来笑着说道:“你知道这东西究竟是做什么的,所以应该理解它的精密需求。”
“我只是在怀疑,这种可怕的武器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那个工程师把装置一侧的盖板小心翼翼的扣好,然后开始用轻柔的手法拧上了边框的螺丝。
“没什么,1700公里可不是短短的一段距离,想要让一个东西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飞行那么远,不做到精密是不行的。”头上还顶着一个放大镜的工程师笑着把螺丝刀放在了旁边的盒子里。
躺在这个厂房中间的是一个用帆布蒙着的巨大管状物,在尾部还有突出来的四个尖锐的弹翼。
没错,这东西就是一枚导弹,也是这个世界上可能参与实战的第一枚弹道导弹!
为了让这个东西飞起来,大唐集团的化学品工厂一直都在不停的投入新的生产技术,一直把科技堆砌到了足以生产出火箭发射燃料的高度。
尽管生产这些非常不稳定的化学物质还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终究用化学试验室手工打造的办法,唐国是搞到了一些足够让一枚火箭上天的硝酸与偏二甲肼。
这些东西不是腐蚀性高就是剧毒物,总之都是一些要人命的玩意儿,如果把这些东西灌注到导弹内部,整个导弹经过特殊处理的弹体也就只有两三个小时的寿命了。
所以摆放在这个厂房内的弹体里面是空的,一切都要等准备就绪再开始操作。
为了保证这枚df-3的高彷品能够顺利的飞行1000多公里的距离,并且可以把礼物送到大华帝国皇帝赵凯的面前,唐国的工程师们付出了远超想象的努力。
他们要保证自己的惯性制导系统一直保持可靠的工作状态,控制导弹在100公里以上的高度,用用音速的4到6倍飞行,一直到击中目标为止。
好消息是,那个要击中的目标有十几公里宽,十几公里长,巨大得一眼望不到边。
坏消息是,这个目标距离他们的发射阵地有差不多1700公里远,而且实际飞行轨道没有办法验证测量。
“几天前,不是发射了一枚实验火箭吗?”眼看着设备调试完了,两人又开始了聊天。
“嗯,实验我参加了,火箭的整体运行没有任何问题,最终落点也在设计范围之内。”摘下了手套,丢在了桌子上,头上还戴着放大镜的工程师点头回答道。
他一边说一边又摘下了放大镜,把它也放在了自己的工作台上:“飞行了300公里,偏差控制在了210米之内。”
“这不是挺好的吗?六倍的距离,偏差大概也是六倍的话,无非就是不到1300米,完全符合数据要求啊。”同事揉了揉脑袋上不多的头发,抱怨说道:“为什么还要再提高精度啊。”
“之前的十五次测试,9次失败,这东西都是手工生产出来的,随机性太高了,让人太不放心了。”显然技术更好的工程师发际线也很靠后了,他抓起了自己的水杯喝了一口之后,才又回答道。
坦白点儿说,以现在的加工精度,去搞射程2000公里的弹道导弹确实有些勉强了。
不过大华帝国的帝都距离唐国的边境大约是1500公里,这个距离已经无法保证飞行堡垒的轰炸安全了。
所以,唐陌想要给赵凯送一份大礼,就只能想个更好的办法:可以有去无回的导弹,显然就是一个好选择。
本来唐国的技术积累,生产比较简单的v2火箭并不是难事,可v2火箭太小了,射程才300多公里,无法满足唐陌攻击大华帝国首都的需要。
所以唐国的技术部门不得不从更难,技术更先进的战略弹道导弹入手,照着模样抄袭射程接近的df-3导弹。
因为技术难度的关系,这枚导弹缩短了弹体,尽可能的减小了航程,把射程定在了非常合适的1700公里,算是一种量身定做了。
这样一来就减小了攻击精度的难度,理论上可以把误差控制在七八公里以内。
也就是说,如果以大华帝国的首都最中心点为目标,这枚导弹很大概率可以落在大华帝国首都城内。
如此摆烂的攻击精度摆在唐陌的面前的时候,他甚至都想取消这个不太靠谱的攻击计划了。
在他的印象中,df-3导弹的攻击精度大约在1公里到2公里,想要命中一个城市级别的目标还是非常容易的。
反正他也不想一下子把赵凯给炸死,所以即便没有蘑孤弹,他也不觉得1公里到2公里的攻击精度有什么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他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们计算出的攻击精度测算结果却是让他哭笑不得的“十公里”!
这种攻击精度意味着,哪怕目标是一个数十万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也有可能打偏……
唐陌又想起了那个嘴唇和鼻孔之间留着一撮小胡子的男人,他觉得他的导弹计划和德三的v2烟花计划简直就是卧龙凤雏。
德三在二战中一共发射了v型导弹多枚,取得了击杀超过人的“辉煌”战果……这已经不能用辣眼睛来形容了,纯纯的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的天才行为。
唐陌觉得如果自己用现在开发的df导弹袭击大华首都,那他和那位阿道夫先生也没什么两样了。
可最近几天,原本都已经放弃的计划又迎来了一些曙光:之前唐陌都不准备在这场对大华帝国的战争中使用这种秘密武器了,可现在唐陌准备用这个玩意儿吓唬吓唬赵凯,让赵凯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说白了就是虚张声势,让赵凯感受到首都被攻击的压力,下定决心赶紧认输求和。
大规模的扔肯定是扔不起的,不过扔一个两个的还是没什么问题的。所以唐陌就开始想尽办法的,帮自己家的工程师们提高导弹的攻击精度了。
遗憾的是,实验室手搓导弹的办法可以勉强把技术更新的导弹生产出来,却无法保证这些导弹的质量。
之前的实验型号,也就是纯纯的v2复制品,几乎没给唐陌的工程师团队提供任何可供参考的实验数据。
有的导弹飞100多公里就坠毁了,有些导弹的攻击误差有十公里那么夸张,简直惨不忍睹。
这些数据几乎就是随机性的,偶尔会有一枚导弹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完美的执行了运行指令,落在了攻击目标附近。
可完全一模一样的实验品,也会出现误差五公里,完全没打中目标的情况!
要知道,这可是射程只有300公里的试验品,而真正要往大华帝国境内发射的可是射程足足1700公里的大家伙!
谁也无法保证,实战型的导弹究竟能不能带着1500公斤炸药飞行1700公里,准确的落在大华帝都的某个倒霉蛋的屋顶上。
所以,为了谨慎起见,大唐集团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团队,分别在铜城和南业的工厂里,生产了两枚完全一样的df-3型导弹。
至于说为什么第一种实战型的导弹叫df-3,那就是国王陛下奇怪的武器命名方式作祟了。反正大家都习惯了,习惯了那些诡异的,毫无根据的武器名字。
总之这个世界上第一款即将投入实战的弹道导弹不叫西风南风,也不叫北风,偏偏就叫东风,而且一上来就是第三代……
“下一轮的实验是2代试验品,也就是df-2,射程1000公里,一共要实验3次,如果实验数据证明我们的惯性制导设备可靠,才有可能往下继续……”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蒙着帆布的巨大弹体旁边。
“我真不敢相信,如果十年前有人跟我说,会有这么个东西,我可能会笑他是个疯子。”伸手摸了摸盖在导弹弹体上的帆布,参与了如此尖端技术研发的工程师感慨道。
这可能是整个世界第一次拥有了攻击1000多公里外目标的手段,有了这种武器,距离边境线一千多公里的皇城都将不再安全。
而此时此刻,这个世界的原住民们还不知道,在唐陌的脑海里,这种武器的终极形态,其实是要搭配上一种全新的超级武器来使用的。
一旦两者合二为一,就可以开启一个全新的篇章。
“可不是么?我就是亲眼看着面前的这个大家伙,也不敢相信它能够飞1700公里,命中大华帝国的都城。”另一个工程师兴奋的跟着感慨。
……
冰冷的海水拍打着甲板,一艘u型潜艇正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随着海浪上下沉浮。
靠在已经结冰的栏杆上,艇长端着望远镜,仔细搜寻着海平面上可能存在的目标。
“艇长!我觉得我们被耍了!这种鬼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有敌人的战舰!”一个潜艇上的水手穿着厚厚的呢子大衣,在海浪的噪音里大声的对自己身边的艇长喊道。
“哗啦!”卷着海风的浪花再一次袭来,撞击在潜艇的围壳上,破碎成了无数白色的水珠,到处飞溅。
“有这时间在南面我们可能都击沉两艘运输船了。”另一个出来放风的军官也跟着抱怨道。
他们的潜艇开战以来一直都活动在龙岛以南,攻击的目标主要是从哥布尔到多恩的航线上的运输船。
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已经击沉了超过5万吨的运输船和渔船,可以说是战果丰厚。
可惜的是,他们被调回了龙岛,补给之后紧接着就奉命北上,把补给基地转移到了北渊城。
比起龙岛来,北渊城的潜艇补给设施实在是太差了,维修需要更长的时间,补给环境也不怎么样。
已经入秋的北渊城甚至气温都已经很低了,加上这里的经济条件肯定不如龙岛,官兵们休息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多少地方可以消遣。
最让潜艇官兵们郁闷的是,他们本来以为自己会在蜃国以南地区继续袭击商船运输船,可实际的任务却是让他们前往蜃国以北地区,搜索那支虚无缥缈的联合舰队。
蜃国北部海域海况不好,海水冰冷,气温更低,甚至偶尔还会有冰山出现。这种人嫌狗厌的破地方,确实很难让人喜欢起来。
和气候温暖宜人,随便找找就能找到攻击目标的南部海域比较起来,这里简直就是一片被放逐的地区。
裹紧了自己的大衣,调整了一下围在自己领口的围巾,艇长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在他们离开北渊城之前,会领到这么一大堆看起来没用的东西。
他们的靴子都是特殊的胶鞋,防水又保暖,和之前他们配发的水鞋完全不同。他们有皮手套,还有围巾与大衣。作为艇长,他还有自己专属的皮夹克,看起来都是防水又保暖的设计。
现在看来,这些贴心的东西肯定是之前来过这里执行任务的艇长提议配给的,没来过这里的人确实不会想的如此周全。
随波起伏的潜艇在这片海域的浪涛中显得格外渺小,所以在航行的时候一点儿也不稳当。
为了节省燃料,保持较高的航速,所有的潜艇都只能在海面上航行,这个时代的潜艇与其说是潜艇,比如说是会潜水的船。
哪怕在攻击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潜艇指挥官们也更愿意保持在上浮状态开火,这一点和大多数人想象的完全不同。
只有在面对敌军的反潜力量的时候,潜艇才会下潜来隐蔽自己,类似于卧倒与匍匐,如果想要快速转移,还是爬起来(上浮)更方便。
所以尽管可以下潜避免颠簸,可为了赶路的潜艇依旧漂浮在海上,在惊涛骇浪之中宛如一叶扁舟。
“仔细搜索!你有抱怨的时间还不如再核对一次地图!这里没有航线,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低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