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82 处心积虑(二合一)(2/2)

作者:渔雪
所差甚远。

而且,方卓哪来的钱来投资?

这可是一笔堪称庞大的钱!

媒体的采访要求纷纷发到了易科,但还没等记者采访到当事人,方卓已经被热情洋溢的各地政府给跟进了。

现在是什么时代?

是一切朝GDP看的时代!

这百亿投资,先特么不管怎么来的,就冲对方申城首富的名头,接触邀请了再说!

不同于媒体的反应,几乎,方卓这里几乎是收到了所有省会的考察邀请。

当然,几个如日光城、乌市那样太过偏远的省会对此依旧无动于衷。

地方政府嘛,别的不说,这找联系方式、找中间人是一点问题没有,方卓的手机上每天都有陌生号码来电,对方开口除了表明身份外还能扯到认识的关系。

不管股东还是高管,甚至,自己父母都能当中间人。

方卓有天晚上到家就听见父亲憋了半晌,说起一件事“咱们老家籍贯其实是东北的,你爷爷那时候来到皖省安的家,才一直在皖省。”

方卓估摸着再这样下去,籍贯地的祖坟都能给找出来。

事关DGP,多少有点殷勤了。

不过,百亿投资是什么威力?

就是生造,那都能把祖坟都造出来。

方卓预估了不同城市的热情,但没完全预估到大家热情的程度,而且,碍于行政层面的因素,他应付起来倒是有点焦头烂额。

但是,他顺势也确定了几个城市来进行第二轮的城市考察,比如蓉城、长安、海口、津门。

这一次,方卓不会亲自跟团,只需要看看最后谈成的条件即可。

就像中芯,它也不只是把生产线都放在申城,其他城市照样有厂,充分利用了地方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这一点很值得方卓学习。

就算这次没选中,还有下一次嘛,大家多联系沟通,总有机会一起发财。

第二轮的城市考察比第一轮的动静可大多了,但如此倒让庐州方面忐忑了起来。

庐州国投负责投资洽谈的人已经在申城出差一周多,会议是参加了两场,可实质性的投资没有谈拢,眼看“冰饮计划”又启动了城市考察……

这别考察考察着把自家给考察没了!

就好像庐州当初听到临安的项目消息,转脸就凭诚意和动作拉来了项目团队,保不齐这次有别的城市也如此施为呢!

方卓坐镇易科,接到了皖省领导王书山电话,对方在通话中亲切问候,顺便又提到一件事,进击的中科大正试图推进微电子学院的成立,以此来让学术交流的胡正明有更好的交流空间。

这是一个好消息。

方卓懂。

他当即表示,自己很快就会再次前往庐州,这次就是直奔中科大。

手机用户请浏览八六中文网阅读,,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