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二十九章 欺人太甚!(1/2)

作者:石闻
当天边第一缕阳光升起,浑厚的钟声响彻考场,昭示着考场关闭,未来得及进入考场的人将无缘这次科举了。
好在学子们都知道科举的重要性,早早排队进入考场,不曾有人缺席。
所有考生进入考房,从此刻开始,一直到考试结束不得踏足考场半步,哪怕串稀都只能在考场中进行。
考房外每隔十米就有一位表情冷漠的兵丁守着,任何胆敢妨碍科举的举动都将受到无情镇压。
众考官早已经就为,因科举学子人数多达十多万,是以考官人数也不少,足有上百人,他们将在接下来三天考试中与考生同在,也会不时巡视考场。
至于百十个考官能不能坚固如此庞大的考场,自然是可以的,须知这些考官就没有一个低于先天后期修为,施展轻功整个考场逛一圈下来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考场最前方有一座高台,位居其上足以让考官把考场尽收眼底了。
因考房全都朝着高台方向,学子们能看到诸位考官,很多人眼神中带着期待和憧憬,如今他们为考生,可这次科举后,一旦榜上有名,将来他们也有可能是众考官中的一员。
对大多数学子来说,科举是改变命运的机会,进则位居朝堂受人礼拜,退则泯然于众多年努力功亏一篑只能下次再战。
一众考官里面,要说最醒目的要数太子殿下夏涛了,一身金色长袍,长袍上绣有火红的朱雀图桉,这样的服饰是有讲究的。
大离以离为国号,离为火,是以大离乃火德之国,而太子不能穿龙袍,是以朱雀服才是他应该穿的。
身为太子的夏涛才是全场焦点,一举一动都惹人瞩目,毕竟不出意外的话他将是大离的下一任国君,届时所有人都将是他的臣民。
他不苟言笑,不知是皇家礼教的缘故还是因为身份的改变,身上那不怒自威的威严日渐浑厚了。
当众考生就为后,因为很多考生都是第一次参加进士科举,是以有考官站出来宣布考场秩序,无外乎是一些不得扰乱考场以及舞弊的规矩罢了,算是老生常谈,惩罚极其严重,听得一众考生不敢生出丝毫侥幸之心。
不过朝廷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若是有人自觉放弃科举乃至突发严重疾病之类的,倒是可以在不惊扰考场的情况下打招呼离去,但那样一来这次科举就和自身没有关系了。
各项规矩交代清楚后,太子殿下夏涛目视考场朗声道:“礼赞先贤,文明芳华笔墨生香,愿诸君谱写景秀文章,榜上有名十年寒窗得以回报,发考卷,开考!”
当当当~
在他话音落下后,一连三道钟声响起,此次科举正式开始了,有众多牛车缓缓驶入开始分发考卷。
只得一提的是,整个考场,除了考生和考官外,守护的兵丁以及吩咐考卷的人员尽皆目不识丁,最大限度的杜绝了舞弊的可能性,甚至这些人在确定会加入到科举中来就禁止与任何人接触。
进士试不同于之前的考试,已经不再考基础的东西了,考的是治国之才,是以死记硬背的东西在进士试里面作用不大。
相同的题目,十多万考生要写出花儿来脱颖而出角逐三百个进士名额,可想而知难度之大。
云景进入考场后先是仔细检查早已经准备在考房的文房四宝,以免出现残次品影响考试,提早发现也能及时更换,好在那样的情况并未发生。
朝廷提供的文房四宝自然算不得好东西,市面上最普通的那种,算得上劣质了,用这样的文房四宝书写科举,某种意义上也是很考验考生功底的,毕竟不是自己顺手的东西,有些人恐怕不习惯甚至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来。
云景倒是无所谓,东西再差都不影响他发挥,就拿毛笔来说,只要有毛就成,哪怕没毛也问题不大……
安静的等待中,不久后他就得到了自己的考卷以及一叠足有百张的书写纸。
当他拿到考卷的时候,饶是神话境的心性都不禁嘴角一抽,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这确定不是在针对我?
若不是所有考生的考卷都是一样,他恐怕都会在事后找个机会问问出考题的人你是几个意思了。
因为进士试不考那些花里胡哨基础的东西,是以试题很少,少到只有两个试题。
第一道试题居然是让考生写一首诗!
什么样的诗没有硬性要求,考生想写什么都可以,只要是原创,五言七言也没有规定。
然而众所周知,堂堂神话境的云景,他的诗才真心让人不敢恭维,甚至他师傅李秋都不止一次说要是云景其他方面的才华能分一点在诗词上就好了。
作诗这种事情云景真心不在行啊,没那个天赋就没有,无关修为多么厉害。
“所以这不是针对我是什么?”心头滴咕,云景哭笑不得,差点整个人都不好了。
倒不是说进士试的时候不能考作诗,而是太少太少了,整个大离王朝八百多年历史,进士试考诗词才能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最近一次还是上上上代帝王特别喜欢诗词文章才这么干过,都一百多年没考过诗词了。
合着自己进士试的时候就考诗词了,哪儿有那么巧合的事情,云景那叫一个无语。
考场上静悄悄的,然而对于很多擅闯诗词的考生来说,差点喜大普奔,这不是给自己送分嘛,好在还算克制。
当然了,每个考生都知道,这次科举考诗词其实只是个添头,对于整个科举成绩的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说可有可无了,哪怕写出名垂千古的诗词来,另一道题做得不行依旧榜上无名。
“题材不限,自由发挥,啧,我严重怀疑是黄老的恶趣味”,心头滴咕,云景也不纠结那么多,先把这道试题摆一边,本就不擅长这方面,何必浪费时间?把另一道题解决再琢磨一下吧,实在不行诗词这道题教白卷,反正影响不大。
自始至终云景都没有下过抄一首记忆中前世的千古名篇,不是自己的他骗不了自己,这算是他的底线之一了。
做人贵在心诚,连自己都骗算什么事儿?
然后才是重头戏,这次科举决定成败的第二道题。
题目只有一句话,“徒壁之家,人安在,保暖足以,富贵之家,枝叶茂,尚不足,烦恼常在”
这句话便是此次进士试的题目了,其表达的意思,只要不是笨蛋都能看懂,大概意思就是,哪怕家徒四壁,只要人平安健在,温饱得以为续,那就知足了,而富贵之家,本就富足,且开枝散叶儿孙满堂却不知足,常常伴随着烦恼。
题目就这么一句话,没有其他任何规定,需要考生根据这句话施展才学谱写一篇文章,至于能不能写得出彩,在十多万考生中脱颖而出,那就看自身才学了。
题目浅显易懂,延展开来书写一篇文章不难,难的是写得出彩。
当看到这道题目的时候,云景心道一声果然,在年初的时候,他就猜测科举试题绝对避不开已故的邓长春,而今所料不差。
这句话的出处是一本名为《小草居》的书籍,是一百多年前邓长春所着,那时他早已踏足神话境位列大离夫子之一,写这本书主要是阐述民富差距的方方面面,很是有一定深度。
可以说这本书但凡参加进士试的考生都读过,毕竟一年前这本书都还是在世夫子留下的典籍,万一哪天遇到夫子,总不能关于夫子的着作一问三不知吧。
认真看了试题,云景并未贸然动笔,而是微微闭眼开始打腹稿,他没有去揣测出题人是不是在缅怀邓夫子,虽然题目是摘取邓夫子着作中的一句话,但若刻意迎奉就落入下乘了,以此写出歌功颂德邓夫子的文章估计阅卷之人看都不待多看一眼。
须知站在夫子的高度,放眼的是天下万民,在意的是文明传承,刻意去歌功颂德夫子怕不是要活过来抽你一顿,学的什么玩意,就学了拍马屁?
心念闪烁间云景便有了诸多想法,若是根据题目写关于众生百态的文章未免有些小家子气了,写人心人性的文章亦差了点意思。
各种想法不断出现,又被他一一排除,渐渐的倒是有了思路,依旧没有急着动笔,而是根据自己的思路完善腹稿。
考场中很多学子都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但云景却并未急于求成。
单单是打腹稿他就琢磨了一早上,日上三竿考场都在分发第一餐了他也没动笔。
朝廷分发的餐食自然不可能是什么珍馐美味,两个馒头,一块油饼,外加一碟小菜和一碗汤,不能说难吃,只能说有点难以下咽。
发食物的人员动作轻缓,几乎做到无声无息了,这是为了避免打扰到考生思路,放下食物就去了下一处,至于餐具,吃完后放一边,下次分发食物的时候会有人收走。
云景没有浪费食物,不急不徐的全部吃完了,再难以下咽他都吃得津津有味,他是过过苦日子的,当初家里连吃饱都难呢,想不起来这已经算是美味了。
吃完后餐具放一边,然后才开始磨墨,完了摊开一张纸开始书写文章,只是初稿而已,他也没有急于求成,书写的过程中不时停下思考。
关于这篇文章,云景以底层人士知足常乐为开篇,阐述生活的不易,很多时候仅仅只是温饱这点要求都是奢望。
底层人士的生活云景还是很有话语权的,他本就生在穷苦人家,曾经冬日大雪,他家的茅草屋都被大雪压了一个窟窿,一家人只得抱团取暖,那种心酸唯有体会过的人才知道。
底层温饱尚且是失望的不容易之后,他又稍微阐述了富贵人家的不知足,人性的贪婪永远都没有止境,恨不能把全天下好处都占尽。
贫穷与富足,两种人生态度,两相对比,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当然,这仅仅只是开篇,甚至可以说只是将题目延展来开阐述了一下罢了,连正题都还没开始呢,只是用这种矛盾为切入点延申出接下来的正题。
开篇云景仅仅只用了不到百个字来描述。
接下来内容急转直下,他在文中以提问的语气,问不管是贫民的温饱奢求,还是富贵人家不知足更进一步追求,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去追求这些东西?
答桉是大环境安定下才会去追求这些东西!
这样的自问自答,就是云景这篇文章的核心要点了。
贫穷也好富贵也罢,是人都有追求,这并没有什么错,可若是当大环境不安定,连命都快没了,哪儿还有心情去想那些东西?
人,唯有活着才有追求。
而活下去的最基本条件,那便是家国安定。
有国才有家,家国动荡,兵戈不断民不聊生,连最基本活下去的条件都没有了,何谈什么追求?
文章的核心要点点明之后,云景便开始围绕家国安定的高度进行各方面的阐述了。
家国想要安定,国富而民强,当国家强大后,自然就不会被欺负,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弱小是原罪,弱小就要挨打,你下安定别人也不会让你如愿。
国富民强不被欺负,也就有更多精力和资源去提高民生,也就契合了题目,在和平稳定的情况下,不管是贫民还是富人,才能去追求想要的东西。
文章中云景也不是夸夸其谈,如何国富民强他还是提出了自身观点的。
首先是富,他从三个方面阐述自身观点,粮食是基本保障,大力扶持农耕是有必要的,唯有吃饱了才能去想其他事情,如何从农耕方面入手提升粮食产量,不能一直依赖以往的经验,国家有必要专门培养一些这方面人才,让他们专研农耕,哪怕短时间得不到成果,但只要有人研究出粮食增产,那便是惠及整个国家乃至万民的巨大贡献,其次是贸易,货物也好,钱财也罢,唯有流通起来才能体现其价值,否则那些东西也仅仅看着好看罢了,这里云景还举了个例子,张三有三百斤粮食吃不完,但他缺钱,想取一个女子拿不出钱财当彩礼,而李四有十两银子,但他家里粮食见底了,于是李四拿钱去买了张三的粮食,李四有饭吃了,张三也有钱取媳妇了,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得到了好处,而且国家也从中得到了税收,金钱和货物的流通,贸易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往大方向说,贸易的进行,便是整个国家经济活过来了,而不是一滩死水,接着便是第三个方面,那就是有了粮食保障和贸易流通还不够,不足以体现出国家的富足,需要更进一步,走出国门与他国进行交流,将本国没有的,能提升国力的东西想办法交易回来,如此不但能产生财富,还能提升国力……
关于富足方面云景下了很大功夫去描述,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不是夸夸其谈纸上谈兵。
然后就是国家的强大了。
国家再富有当然是好事儿,可光富不行,那是很危险的事情,若没有强大的实力去保护,空有财富充其量只是肥猪罢了,唯有强大的实力才能保障国家的安稳和财富。
如何让国家变得强大?这方面云景也用几个观点进行描述,首先是军队,军队是保护国家不受欺负的基本条件之一,云景分别从纪律,军备,以及战术方面提出建议,良好的纪律能让军队做到令行禁止,军备能提升军队战斗力,而战术则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战术云景还用几年前那次四国战争中的‘声东击西’战术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