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0章 龙山的精英们

作者:愁城旧事
 在向伟离开之后第二个月,一个规模庞大的车队就抵达了界河防线。
这是向家向龙山交付第一批武器装备,数量足足有可以武装一个师!
对于向家的这种诚意,宋子瑜感到了惊讶。
毕竟在自己的计划之中,想要完成这场交易,至少也得拉锯几个月时间。
没想到他们这么爽快的就交货了。
这真是让宋子瑜惊喜不已。
军火很快就送达了龙山,宋子瑜带着一大批人前往验收。
虽然经过左震和于柯等原北方钢铁联盟的一众高级军官的检验和评估,一致认为这批武器装备都是半旧的,并不值得那么期待……换言之,这是以好充次来的。
但宋子瑜还是欣然收下了。
向家和其背后的钢铁联盟权贵们一定以为自己是赚了,其实不然。
等到恶果开花的时候,他们才知道谁是赢家。
……
宋子瑜现在有些饥不择食,因为麾下一大批新扩充的部队急需要列装。
在这个节骨眼上,宋子瑜也不管他娘的是半旧还是半新了。
自己现在太需要这些武器弹药了。
目前宋子瑜完成了对龙山各大势力的整合,麾下军队已经突破了近万人。
这其中,精锐的龙山战兵有三千人余人,正在垦荒种田改善家园的奴隶战兵有三千余人,还有接近四千数量的第三师旧部。
这三部分的军队加起来就足有万人之多!
除此之外,正规军队编外还有数千具有作战经验的预备役战兵!
这些人接受一定量的军事训练,但平时都在建筑、农业和城防各领域发光发热,只要有战斗的需求,随时可以补充进入军队……
再往外围,就是以荒原联军为旗号的各大聚居地麾下的部众了!
这批人的数量更多,加起来足有数万人。
这些召之即来的联军部众水平马马虎虎,但胜在人多,而且听话,宋子瑜把这些人“盟友”看作可以吸纳的对象。
……
然而!
别看宋子瑜现在兵强马壮,俨然成为了沱地荒原一霸主,但问题却依旧很多
很多,而且非常致命。
如果把宋子瑜在沱地荒原打造的基业用养成游戏的角度来看待,那么,这个建立在龙山的“政权”绝对可以用穷兵黩武来形容。
几万人的聚居地,竟然有一万人的正规部队和几千人的预备役。
感情龙山的青壮年劳动力全他娘的都在服役了呢。
这是非常不正常的!
宋子瑜忍不住叹息。
遥想虞夏国当年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常年里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正规军的数量一直维持在四百万人左右。
等到平山君继位之后主持了几次军改,常规兵力更是下降到了二百三十万人。
十四亿人养二百三十万军队,和七八万人养一万多兵的比例是完全不一样的。
自己目前的情况虽然看来非常风光,其实就是坐在火山口。
这座火山一旦爆发,搞不好能摧毁一切。
也正因为如此,宋子瑜才会非常需要这批武器装备的补充。
有了这批武器装备,宋子瑜西征就能提上日程了。
西征啊,这是宋子瑜看来解决一切内部矛盾唯一有效途径。
荒原太穷,养不起太多兵。
东边强敌甚众,界河以东是公孙家族的荒原,在往东是北方钢铁联盟,再往东是强大且神秘的联邦……
想要生存,就只能往西边开辟土壤了。
当然!
在西征之前,自己还需要做出一些动员和人事调整。
目前宋子瑜麾下的统治是维系在几大派系之间的。
这几大派系就像是几根梁柱一般,撑起了整个集团的构架,让宋子瑜的统治不至于坍塌。
这其中最大的那一根台柱子,莫过于龙山本土派系了。
本土派系里面成分驳杂,其中包括旧三巨头的势力。
这是宋子瑜最早收编整合的势力!
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土生土长的龙山人,
对这片故土有相当强烈的感情,忠诚度也是最高的。
其次就是宋子瑜招募的唐坚、陈天行等人以及其陆续招募的猎人团队。
因为赏金猎人协会的分裂,这帮人成了没爹要的孩子,只能在龙山扎下根。
以上两拨人长期合作你中有我,大家患难与共,构成了龙山战兵的核心……是宋子瑜可以依仗的嫡系。
除开龙山本土系,第二批势力就是宋子瑜从弥罗城邦带出来的奴隶军团了。
这批奴隶大多都是散兵游勇,当初拧成一股绳完全是因为形势所迫,如今找到了生存的应许之地,很多人就谋生了过安稳日子。
也正因为如此,这帮人或许会非常看重龙山的家园,所以这些人也是宋子瑜可以随意调动的势力。
至于第三根柱子第三师的降兵降将,则是宋子瑜的最关心的。
这批人数量庞大,而且非常精锐,绝大部分都是百战黄沙南征北讨的职业军人!
这批人如果能够整合出来为自己所用,必然是极好的。
但就目前来看,宋子瑜对这批人的忠诚度是存疑的。
想要感化他们,让他们实现认同需要时间和精力。
而且,这些军人之中对自己心生不满的不在少数,毕竟自己打死了他们不少人的!
管理上稍有不慎就有遭受反噬的可能……
故而宋子瑜对这批人保持着应有的谨慎。
但宋子瑜始终坚信,最终自己会以熬鹰的手段将这批人纳至麾下。
……
在这三根“顶梁柱”之外,则是宋子瑜麾下一众富有科研精神和改造精神的“建设派”。
这些人武力可以忽略不计,但作用却不能忽视。
这其中包括以白洵、白少卿为首的白石聚居地迁徙过来的诸多学者,这些人负责了城市文化的普及教育、兵工厂的打造、工业基础的设计、城市的规划等诸多事务,是龙山得意发展的重要血液。
然后就是陈友平教授以及其新培养的一群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改良的学生。
这些人致力于让龙山
以及沱地荒原的民众吃饱饭,也是宋子瑜整个统治框架得意凝固的重要因素!
再次,就是以高仲平和公孙婉儿为首的一批内务管理者。
这些人负责市政建设和政务处理,特别是公孙婉儿,有她负责的内政部门,担负起了城市“市长”的职务,充分调动资源稳定民生。
除此之外,围绕着龙山的周围,还有一大群具有向心力的聚居地,这些聚居地现在也是唯龙山马首是瞻……
整理完毕!
宋子瑜将这些人和派系记录在小本子上,这才发现自己身边竟然团结了这么多的人。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群策群力,自己才有今日的局面啊。
……
为了能够顺利完成西征,宋子瑜需要在沱地荒原的范围内做出一场动员,在维护自己统治的同时,能够最大规模的集结兵力。
在宋子瑜看来,自己西征弥罗城邦,不单单是为了解放弥罗城邦被丧尸奴隶的人类,更是有更深层次的考虑。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南都人,宋子瑜对荒原是不甚了解的,
荒原这片区域要怎么发展,自己拿不出来太多的高深建树。
而且荒原实在是太穷了,养不起太多军队,也无法建设现代化。
但在弥罗城邦就不一样了!
自己知道很多东西!
比如说……
曾经旧时代的工业城市、旧时代的军队驻地、旧时代的产业园区等等等等……
只要打下弥罗城邦,凭借自己对南都的记忆,自己甚至可能在废墟之上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一旦这个设想成功了,未来不需要太多年,人类的文明就可以在这片废土上实现重生!
这才是宋子瑜真正的理想!
生活不是苟且,是远方,是野望。
这个信念充斥宋子瑜的心头,令宋子瑜充满了动力。
然而……
就在宋子瑜雄心勃勃准备自己的伟大事业的时候。
远方传来了一个令宋子瑜心绞痛的消息。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