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5章 十年磨一剑(2/3)

作者:武文弄沫
鲍鱼、扇贝等特色菜被服务员摆在了众人面前,每一样都让人垂涎欲滴。
这可真真的就是靠海吃海了,海产总公司自己的招待所,那还不是什么海鲜都能吃得到。
“这第二杯敬丰收!”
……
“第三杯敬合作愉快!”
……
三杯酒下肚,桌上众人的面色都有了些红润,不用让,轧钢厂众人都对着面前的海鲜特色动了筷子。
李学武尝了一口鳗鱼,这东西可是个宝,男人吃了都说好。
“一杯金,二杯银,三杯喝个聚宝盆”
李怀德放下筷子,端起酒杯回敬酒,说道:“感谢海产总公司韩主任的热情招待,这一杯酒就祝前景光明,合作愉快!”
“好!~”
桌上众人再次碰杯,饮尽一杯酒。
三杯酒过后,一杯酒回敬,算是开了今天晚宴的头,接下来就是各自为战,围点打援的时候了。
装潢豪华的包间内,气氛温馨热烈,角落的长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花瓶,却与餐桌上的餐具是统一的风格。
就连插着几朵鲜花的花瓶都是一样,可见这处招待所在接收以前是多么的豪华奢侈。
“李副书记,欢迎你来到津门”
张长明端起酒杯,笑着敬了李学武说道:“下午有眼不识真人了,我该敬您一杯酒”。
李学武却是在碰过酒杯后笑着说道:“我尚且不知津门的朋友会这么的客气和谦逊,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听见这话的韩庆伟笑着点了点张长明道:“该罚!”
“哈哈哈~”
张长明从善如流地使劲点了点头,一杯酒直接干到底。
而当他亮出杯底的时候,却是发现对面的李学武也将杯底亮给了他。
你特么酒哪去了?!
张长明面色已是微红,有些呆呆地看着李学武放下酒杯,再看向桌上其他人,不似是李学武倒掉酒水后的惊诧。
这么猛?!
张长明不到三十岁能坐到这个位置,除了其本身的家庭背景外,还有着一手绝活。
那就是一斤不醉,一斤半绝对不倒。
这让他在面对交际和有宴会的场合出尽了风头,现在正是负责对外贸易的领导者。
海产总公司跟轧钢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是贸易单位,一个是生产重工业单位。
从级别上来说,轧钢厂归属京城工业部门管理,但也属钢铁部管理。
尤其是今年关键时期,轧钢厂有可能一跃成为钢铁部直管单位。
海产总公司则不同,他们跳不出津门这个圈,顶了尖了也就是市直经济部门管理的单位。
要不怎么说李怀德面对韩庆伟没有一点压力呢,以后得是韩庆伟巴着他说话才是。
当然了,在各自的领域说话,坐在谈判桌上双方还是尊重彼此的能力和优势的。
毕竟轧钢厂造不出螃蟹和海参来,海产总公司也拿不出槽钢和拖拉机履带不是。
不是这个年代没有合作共赢,而是合作的时候也没告诉你啊。
公对公的合作都是大项目,普惠的都是相关的特殊群体,比如厂里的工人。
李学武去钢城的时候就听人家说了,一七厂的工人过节的时候可以领小米和白面,还能往家领苹果和梨子。
总不能这些都是一七厂自己产的吧,福利品在这个年代就是特供的意思。
对某些单位也是如此,所以后世所推崇的那些神神秘秘的东西不要看得太重。
什么特么特茅啊,小熊猫啊,不是品质更优秀,只是这个年代生产供给不足,有的人因为某些条件能获得,有的人就不能,这就叫特供。
你要是有钱,去供销社里愣买,这些东西用起来跟挂着那个标志的品质一样。
李学武没把海产总公司的宴席看得有多么重要和难得,这些玩意他要是想吃,找门路天天当饭吃都成。
甚至都有可能不用他去找,钢城训练的那些货船上就有这些东西,想吃多少有多少。
见识和目光代表了一个人的胆量和勇气,李学武面对张长明的试探怡然不惧,甚至还有些忍不住地想还击过去。
韩庆伟显然看出了年轻人之间的别苗头,笑着点了张长明一句,算是给轧钢厂个面子。
服务员很周到,将刚刚烧好的海参用小碟子盛了,分别放在了众人的面前。
其他扇贝、海螺啥的也是如此服务着,让轧钢厂众人有了新奇而又舒适的体验。
“你们来了,柳主任问我喝什么,说茅台行不行,我说不行”
韩庆伟笑着摆手道:“茅台有什么好喝的,来了津门了,就得尝尝津门的酒”。
说着话,示意了杯中酒,介绍道:“津酒啊,是咱们津门酿酒厂的金牌产品”。
“酒液清亮透明,酒香浓郁不浮,酒味醇而不烈,入口绵甜爽润,回味纯净悠长”
韩庆伟看向桌上众人,道:“我说其啊,具备‘色、香、味’三美,38°刚刚好,风格独到”。
“您是品酒名家啊”
李学武笑着端起酒杯示意了韩庆伟恭维道:“我还真是头一次听人这么细致的讲酒,跟您学习”。
韩庆伟笑着同李学武碰杯,随即很客气地一饮而尽。
“嗯,醇!纯!”
李学武品味一番,随即看向对方点头道:“是您说的这个意境”。
“哈哈哈!”
韩庆伟得了李学武的赞如同遇到了知音一般,尤其是看着李学武连连举杯仍不见醉意,便知道这也是个酒精考验的战士。
“清代诗人崔旭写过一首《津门百咏》啊,其中赞曰:名酒同称大直沽,香如琥珀白如酥,南中也爱烧刀好,一斗葡萄博得无。”
“哈哈哈”
韩庆伟似是酒蒙子一般,借着说酒的话又让了众人一杯,同时也招手催促服务员倒酒。
“咱们北方人爱酒,也爱山珍海味”
李学武微笑着开口道:“时鲜无美酒,如遇娇娘长的丑,心里总不是个滋味”。
“呵呵呵~”
桌上众人轻笑,有人看向身边的服务员,又是一阵会意的微笑。
汪宗丽端起酒杯敬向韩庆伟道:“韩主任,美酒配佳肴好,我们李副书记要美酒都不要美娇娘了~”
“哈哈哈~”
韩庆伟同众人一起笑了起来,端起酒杯同汪宗丽示意,随后又同大家示意道:“今夜好,共同举杯品美酒”。
张长明放下酒杯,示意众人动筷子,他自己则是笑着接了李学武的话茬道:“南方人也喜欢海鲜,不过配的是黄酒”。
目光看向李学武和两位领导,把话题引向了今日正题。
“上次贸易列车经过津门,可是给我们来了一场及时雨”
点了点桌上的醉蟹道:“这道菜没黄酒可不是味儿,津门还真就有人喜欢黄酒配海鲜的”。
“凌处”
他看向凌汉滨问道:“九月份是螃蟹最肥的时候,今年咱们自己有黄酒了,螃蟹是不是能多卖几只”。
“呵呵~您说的是”
凌汉滨是个较为严肃的干部,桌上笑容不多,这会儿被点名提问了,也是稍稍微笑,开口介绍了螃蟹的销售情况。
桌上众人听着,手里忙活着,有默契举杯共饮的,也有用心思索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张长明有亮家底的意思,李学武也有了解津门海产情况的意愿。
他边听着边同对方举杯示意着,有了一种较劲比试的意味。
也不伸着胳膊去碰杯,更不在意对方喝不喝,喝多少,反正他是杯杯见底。
张长明自然看出了李学武的意思,也是一杯一杯地跟着,同样亮杯底。
韩庆伟发现了两人的动作,看向李怀德,见对方自信的微笑有些意外地抬了抬眉毛。
再看向李学武的眼神就带着不一样的光彩了,这是第几杯了?
凌汉滨的嘴皮子不是很利索,可能表达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只是报了螃蟹的出产数据,话语也是干巴巴的。
白西元在他说话告一段落后掐灭了手里的烟头,笑着接过了话头。
“其实轧钢厂的同志们也都看见了,一桌子菜呢,不只醉螃蟹一个算鲜的”
他的手冲着餐桌比划了一下,道:“如果把我们津门的海产品都呈现出来,那就跟满汉全席似的了”。
“哈哈哈~”
他讲话倒是风趣,众人也很给面子地笑了起来。
凌汉滨也是不以为意,同给他敬酒示意的李学武比划了一下,干了手里的酒。
白西元手里掐着数了:“我们这春秋两季产卵索饵的鱼类有近 100种”。
“像什么黑鲷、真鲷、牙鲆、高眼鲽、木叶鲽、舌鳎、鲅鱼、鲐鱼、鳓鱼、带鱼、小黄……”
跟报菜名似的,甭管桌上的客人听没听过,他这嘴里是真能说的出来。
知道的他是总务处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销售处的一把手呢。
“其实啊,我们这没太仔细分过海产种类,大概分近海、远海和滩涂”。
白西元解释道:“近海有我说的那些鱼类,还有虾蟹类、软体动物、贝壳类、海藻类等等”。
“滩涂主要以菲蛤、文蛤、红螺、竹蛏、泥蚶等 10余种贝类,以及大量的藻类、蟹类组成”。
“就是这螃蟹”
他点了点手边的一碗醉蟹道:“我们这的螃蟹有二十多种,要论仔细了,一种一个吃法,说三天三夜也说不过来”。
“哈哈哈,喝酒”
韩庆伟笑呵呵地举了酒杯,同李怀德示意,同轧钢厂众人示意。
白西元的骄傲和自豪在介绍中体现的含蓄又夸张,让他很是高兴。
李学武举起酒杯对着白西元示意了,又同对面的张长明示意了,表示了对他们这一介绍的感谢。
张长明微微眯着眼睛,看着李学武把酒倒进了嘴里,心里就是一突突。
他真的麻了,嘴麻手也麻,心更麻。
这酒喝到现在基本上就能看出真章了,能喝不能喝的都露了相。
都是混机关的人,又是会客又是出差的,谁会往醉了喝。
不能喝的已经在品尝美食了,酒量浅的早早的就鸣金收兵了。
唯独京城来的这位李副书记,仍没有停了手里的杯子。
他一斤半的量,放到现在还没见着李学武的底呢,这桌上也就没底了。
李学武身后的服务员都有些傻眼,倒酒的时候不看酒杯,倒看起了李学武的脸。
酒洒是一定的了,可也没那么多慌张和错乱。
李学武摆了摆手,制止了众人的关心,笑着接了服务员递来的纸巾,擦了身上的酒。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啊,我看美人见了英雄是愁更愁”
韩庆伟笑着对李怀德说道:“见笑了,我们姑娘实在是没见过这样的酒中仙”。
“年轻罢了”
李怀德示意了张长明说道:“津门海产也有能人啊”。
“哈哈哈~”
韩庆伟大笑着同李怀德再次碰杯,两人都控制着量,一杯酒喝了八百回了。
李学武这边再次安慰了致歉的服务员,笑着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请帮我满上吧”
服务员看着这位李副书记放下杯子对她示意,抿着嘴拿起手里的酒瓶给李学武稳稳地斟满了酒。
没有年少轻狂,更没有沽名钓誉,有的只是身居高位的洒脱和自然。
待人和煦又温和,举止之间带着从容的气度,让人不容质疑的气场。
张长明看了斟满酒退后的服务员一眼,知道这是在给自己解围呢,再特么喝下去,今天非撂在这不可了。
话才刚开了头,一句正经的都没谈呢,要是钻桌子底下去可就丢大人了。
得了,这酒不能再让他喝下去了,自己实在是招架不住了。
“李副书记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