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3章 干更多有意义的事!(2/3)

作者:武文弄沫
是要多关心一下的”
李怀德点了点李学武,说道:“不要都甩给宣传处,尤其是人事和组织结构上,多用心”。
喝了一口茶,李怀德又叮嘱道:“看看月末的表演情况,如果宣传效果还可以,那就再招收兼并几个文工团”。
“领导,这……”
李学武微微皱眉道:“人事和经费上……”
“没关系的”
李怀德摆手打断了他的迟疑,道:“只要宣传效果突出,那就不要怕付出”。
说着话点了点小桌板上放着的文件,道:“联合企业,能一起搞福利,为什么就不能一起搞宣传和文艺表演呢?”
“您这想法~”
李学武微微一摇头,笑着说道:“我还真就没想到,光顾着业务上的合作了”。
李怀德自傲地笑了笑,看了李学武一眼,道:“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嘛,目光放长远一点”。
“是”
李学武虚心接受批评,笑着说道:“您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
说着话,把前几天去化工厂谈判时候的闲聊内容说了说。
“化工厂别看规模很大,但厂区分布的很散,达不到统一供应宣传的要求”
“同时我也问过了,他们的宣传形式还很单一,停留在厂报和广播的基础上”
“大活动的开展还是以开大会,开小会的形势进行传播,很原始,也很僵化”。
李学武笑着说道:“当我提到轧钢厂要创建广播电台进行宣传的时候他们副厂长吃了好大一个惊讶”。
“哈哈哈哈~”
李怀德大笑着将手里的茶杯放下,对着李学武说道:“这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轧钢厂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敢作敢当的勇气,更有第一个吃螃蟹的魄力”。
他这么说着,很是欣赏地看着李学武,道:“宣传工作是未来大学习活动深入开展的重中之重,不能不重视”。
“那……兼并其他文工团的事,是请宣传处主持,还是……?”
李学武迟疑的重点还是在他对宣传工作的掌握程度上,也就是李怀德对他掌握其他工作的接受程度。
李怀德眯了眯眼睛,考虑了一下,道:“那就交给宣传处来办,你负责协调”。
“明白了”
李学武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了这一条内容,表现的很是专业。
“领导,如果节目效果好,我建议文宣队配合销售处,针对咱们的产品做个宣传工作”。
他把手里的钢笔放下,看向对面的李怀德说道:“虽然我没参加过展销会,但我想来也算是一种摆摊吧?”
“呵呵~”
李怀德轻笑着搓了搓脸,没在意地说道:“你没参加过,我都没想过,咱们都一样”。
“呵呵呵~”
李学武笑着说道:“那我就暂时设想一下了啊,如果优秀的商品再加上靓丽的风采,会不会更吸引人眼球呢?”
“嗯,你这个想法好”
李怀德琢磨了一下,点头道:“宣传工作存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我说兼并其他文工团,就是要形成绝对的宣传优势,把握住这种主动权”。
“我看可以”
李怀德点了点李学武的笔记本,示意道:“这个回去你再研究一下,可以办”。
“那就听您的”
李学武笑着应了,一边做着笔记,一边问道:“咱们厂参展的汇报和申请您这边没问题吧?”
“没问题”
李怀德很是自信地摆了摆手,道:“工业那边给咱们厂开了绿灯,我把那套工具箱带过去了,工业那边的领导也很新奇,说大有可为”。
他没说是跟工业部哪位领导说的,李学武也没问,这种事不需要他来办,过度关心会惹李怀德猜忌。
今天李怀德表现出来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对他在张国祁一事上的表现有意见。
虽然没有明着说,可这样的态度更让人警觉。
“销售处和联合企业管理处等几个重要生产部门已经在谈了”
李学武汇报道:“争取这个月底前把所有样品都准备妥当,到时候您可以再给提提意见,也好有时间修正”。
李怀德摆了摆手,道:“贸易项目的事交给你我放心,你看着办就是了”。
说着话,点了点李学武的笔记本,问道:“贸易项目打上来的几个申请我都找关系在办了,你说说是怎么考虑的”。
“是”
李学武放下钢笔,看着李怀德说道:“要地皮的申请主要有三方面,一个是居民区,一个是亮马河工业区及对面的空地,一个是密云山上”。
“居民区项目用地是早就打好了申请的,但在建设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李学武从包里拿出一份地图在小桌子上摊开了。
手指着轧钢厂居民区的位置,以及整个亮马河工业区的位置。
“咱们在建的居民区项目正好卡在了亮马河工业区的上游位置”
李学武看向李怀德说道:“现在只还建了一栋楼,解决的居住问题只是一点点,未来可还有很多工人需要住宿条件的”。
“按照设计条件,居民区只能建在上游位置,地方就这么多,未来也是要考虑到的”
“另一边在建的联合企业土地问题更是突出”
李学武示意了亮马河下游的位置道:“今年就会把轧钢厂储备的工业用地面积耗尽,明年的新开车间还不知道要放在哪里呢”。
“所以,与其一块又一块的要地,跟狗皮膏药似的,还不如把整个亮马河工业区的空地都要下来”
他轻轻敲了敲桌子上的地图,道:“从工业发展和工厂内部日益增长的居住和生活需要就能看得出,往后啊,地皮会越来越值钱”。
“呵呵~”
李怀德略作不信地轻笑一声,看着李学武说道:“不能吧,这地皮有的是啊,二环外可都是空地,种庄稼都嫌地方太大呢”。
“今日之目光不能看明日之京城嘛”
李学武笑着道:“城墙都快要拆完了,您说是不是城里的人搁不下了?”
李怀德微微挑了挑眉毛,沉吟片刻,心里想着李学武说的不无道理。
城里的居民是一直在往外溢出的,原因自不必说,平安盛世,一定会有个人口急速增长的过程。
“咱们要这么多的地,就只是为了建厂?”
李怀德手指找到了轧钢厂周边这一块亮马河流域的地块,道:“这面积可太大了,建两个轧钢厂都够了”。
“主要是联合企业的新建车间、仓库、原料储备区等等”
李学武用铅笔在地图上做着标记道:“您还得考虑到正在立项的几个研究所,以及未来的科研区域”。
李怀德微微皱眉地看着地图,嘴里问道:“大概要用到多少?”
“往少了说也得两千亩”
李学武提醒道:“您别忘了,跟五丰行要合作的酒厂还没地方安置呢,再加上联合企业配套的设施,要下这块地才能满足需要”。
“眼光是要放长远啊~”
李怀德的目光盯在了地图上,嘴里说道:“轧钢厂的院墙不是发展的限制,你的想法很有前瞻性”。
李学武没在意他的夸奖,能让李怀德听得懂自己的话就很满足了。
“食品厂、研究所、酒厂等等生产车间是需要科学合理布局的,等都建完了再调整就费时费力了”
“还有”
李学武敲了敲居民区项目的位置,轻声道:“您有没有想过把居民区的项目也做大?”
“搞住房?”
李怀德抬起头看了李学武一眼,疑惑道:“不是已经在搞了嘛,要多大?”
“大到能容下轧钢厂的所有职工”
李学武微笑着点了点那块地皮,道:“还能容下其他联合工厂的职工”。
“呵呵,天方夜谭”
李怀德轻笑道:“就按咱们厂那种安置楼,一栋也要十万元的建筑费,你去哪找这笔钱?”
“再说了,这是个赔钱的项目”
李怀德摆摆手,拒绝了李学武要给他续水的动作,自己拿了暖瓶,先给李学武的茶杯里续了热水,又给自己的茶杯续了。
“我知道你干工作有目光,有冲劲,可也得脚踏实地”。
“领导,我可没有杜甫那种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李学武笑着说了一句,谢过刚才对方的倒茶动作,随即又玩笑似地说道:“我是想着怎么给轧钢厂赚钱呢,还有些市侩了”。
“哦?”
听见李学武这么说,李怀德倒是有了些兴趣,笑着示意道:“讲讲”。
李学武从容地说道:“您可能不知道贸易项目开展以来咱们厂内的服务部销售额提升到了多少”。
“换个方向来说,轧钢厂单身宿舍居住员工每个月的消费总数能达到三万多元”
“您知道这笔钱都让谁赚了嘛?”
李学武也没等李怀德回答,直接说道:“以前全是供销社的,现在厂服务部拿下了其中的百分之十左右”。
“也就是说”
李学武在地图上轧钢厂的位置画了一个圈,说道:“一个这么大的厂区,还只是单身宿舍那种消费环境,就能实现几万元的市场经济”。
“如果这么大呢?”
李学武的手指再次画了一个圈,恰恰是他标注的居民区位置。
李怀德的眼睛微微一眯,心里想的是李学武刚才说的目标,这里未来要住多少人。
“几万人的居住区,消费市场又会有多大?”
李学武微笑着解释道:“咱们厂自己建宿舍楼、建居民楼花费甚大,可建好了居民楼再租给其他工厂呢?”
“你想收租金?”
李怀德很是意外地说道:“房屋租金可是……”
他刚想说房屋租金是需要房管部门来管理和收取的,但话说了半截就明白过来了。
这特么不是民房,是轧钢厂的自有房屋,哪里需要房管部门来收费啊。
李学武知道他想明白了,点头道:“对,把房子租给其他工厂,不对个人,只收工厂的租金”。
“这正符合联合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即统一规划生活和生产条件”。
“富集工人,能给轧钢厂以及周边的工厂提供丰富的劳动资源,又能给轧钢厂的贸易项目做出一个大市场来”
李学武看向李怀德,认真地说道:“轧钢厂未来三年的工业生产目标和发展方向已经定下来了,是时候考虑职工生活待遇,以及其他附加问题了”。
李怀德没再去看桌子上的地图,而是微微后仰,靠在了床铺上,道:“依你这么说,咱们是在造城啊”。
“确实如此”
李学武坦言道:“职工们希望在工作和生活上都得到工厂的照顾和帮助,咱们也有义务去提供这些待遇”。
“以前工厂没条件,解决不了多少实际问题,就一个住房都把咱们困住了”
李学武苦笑道:“您是了解职工们的实际困难的,未来的住房和工作问题会更加的严重”。
“所以,你这是在未雨绸缪啊”
李怀德捏了捏自己的眉心,道:“我从来没想过,坐到这个位置上会这么的难,这么的累”。
“……”
李学武有些无语,他说这话是啥意思?
这就累了?
这就难了?
自己耽误他享受快乐了?
我把你顶上去是为了啥?
难道就是为了让你去享受文宣队的那种快乐的?
载歌载舞?
当然是给你更多的工作安排,让你干更多有意义的事!
为组织,为人民,为了轧钢厂辛苦付出,抛头颅,洒热血呀!
你看李学武这一路走来,有多少人为了他的这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