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1章 卖艺(2/3)

作者:武文弄沫
不长远的,要顺应形势,响应号召,鼓励和引导群众发展积极向上的兴趣爱好”。
“李处长总有些新奇的想法,却又能出奇制胜”
谷维洁笑着说了一句,随后看向单南奇道:“多跟宣传处沟通,通过各车间的宣传小组更容易做工作”。
“是,我一定按照领导的指示办”
单南奇忙不迭地答应着,这是三位领导一起叮嘱的工作,必须是他的头等大事。
李学武看向李怀德笑着建议道:“各车间的文宣队应该主动些,选出一些文笔优秀的通讯员来,写一写车间里变革的故事,说一说群众对变革的心里话,更感人,更贴心”。
“看看,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李怀德笑着对众人说道:“集思广益,集腋成裘,大家的思想汇聚在一起,就把宣传工作推进了一大步”。
“还得是您的建议好”
张国祁这个时候挤了进来,笑着说道:“现场办公会,看现场,提问题,说答案,接下来我负责协调这个工作,一定把宣传工作做好”。
“好”
李怀德被张国祁抢着接了任务,笑了笑没在意这个,带着众人又出了值班室,往大办公室去了。
于海棠除了最初的表现,剩下的时间都是背景板,她羡慕地看着值班室里站着的三位领导,大家说话都围着他们,门口挤都挤不进来。
尤其是李学武,年轻,个子高,气度惹眼,让于海棠的眼神一直都钉在他的身上。
李主任固然位高权重,可毕竟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儿”了,她就算是再喜欢进步,可现在也是有底线的。
有李学武在,她怎么都想不到李怀德那里去啊~
还有,别看李主任跟她说话和和气气的,好像很欣赏她似的,可这不是检查嘛。
领导是个什么脾气,她了解的很,现在跟你说的好,不用时间长了,就三天,你再私下里见着他,理都不会理你的。
所以什么欣赏啊~和气啊~都是镜中花,水中月,虚的厉害。
她可以积极地在李主任面前表现,但最终目的还是想让李学武看见她身上的亮点,哪怕是一点点兴趣呢。
自己又不要他结婚,怎么就看不上自己呢!
她确定李学武的眼神落在她的身上了,但跟李主任的不一样,没有很热切,就像是看待普通职工一样。
即便是李学武走的时候对着她点了点头,可这不是她想要的结果。
就没一点点欣赏?
就没一点点嫉妒?
自己都这么卖力气了,你给我一个鼓励的眼神算什么!
男人不都是自私的嘛,你们崇尚的占有和抢夺天性呢?
李学武不知道于海棠想了这么多,更不知道她的目的是吸引自己的注意,他只觉得这姑娘挺上道的,是个好苗子。
当然了,男孩子在外面也是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毕竟危险无处不在。
好在娄姐中午帮他……不!是他帮娄姐打了预防针,所以现在的抵抗力不是一般的强。
在广播站楼上楼下的转了一圈,众人往外走,到了广播站院子外面的大树下,李怀德回头看了看广播站的三层小楼,说道:“地方倒是足够用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李学武笑着看向谷维洁说道:“宣传工作还是需要灵性和必要手段的”。
谷维洁点了点头,也顺着李怀德的目光看向了那处小楼,沉吟着说道:“现在申办广播电台倒是个好时机”。
说着话,又转头看向了李怀德,道:“介入到全国广播电台网络不现实,但就覆盖京城还是没问题的”。
李怀德也是在心底斟酌着,其实成立广播电台的项目,从上个月宣传处就开始推动了,这里面也有李学武的努力。
当然了,李学武主张推动这个项目他并不意外,因为保卫处在山上还有个无线电联络中心呢。
现在贸易项目的主要联系方式就是这个,他同边疆办事处的文字联系也是通过这条线沟通的。
以无线电联络中心为基础,进而发展无线广播电台,这也是一种工作思路。
他现在还犹豫着,主要是近期上马的项目实在是不少了,就算是有景玉农的支持,那预算也不是大风刮来的,随便用。
至于谷维洁所说的好时机他也懂,这算是个专业领域的小风暴。
起因还得从六二年五月开始说,当时国内的广播电视电台实在是太多了,良莠不齐,宣传工作管理混乱。
为了贯彻八届九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调整意见,提出了对广播系统的调整方针是“紧缩规模、合理布局、精简人员、提高质量”。
有线广播和广播工业方面,从原来的2404座广播站调整为2029座,广播喇叭由 604万只减为 548万只。
地方广播工业大部分撤销,只保留京城广播器材制造厂和魔都唱片厂。
这一次轧钢厂要办无线广播电台,也得是从京城广播器材厂下订单。
在无线广播方面,从原有的135座地方广播电台削减到了81座,134套广播节目,总播音时间也削减了40%。
这也是为啥匣子音里的节目少,播出时间短的原因了。
比较特殊的还有电视台,李学武的那台小怪兽为啥能看电视却成了鸡肋呢?
六二年调整的时候,全国就剩下五座电视台了,分别是:京城、魔都、羊城、奉城、津门。
就以当时的信号发射能力,当地人能接受到电视信号都不错了,更不用想其他地方台了。
不过现在还好一些,全国一共有12座电视台,其中一大半只在周末放一次电影。
所以别说这个年代的人不喜欢看电视是因为买不起电视机,而是他们不喜欢看雪花。
光有电视机,没有电视台,也没有足够的电视节目,就像你突然发现心爱的switch大降价,却告诉你一个游戏都没有,或者只能限时玩一个游戏,你还愿意买它嘛?
什么产业都是一样的,内容为先,品质为王。
很显然的,李怀德也懂这个道理,就算是搞了广播电台,覆盖了全京城,意义呢?内核呢?
“重点还是在宣传上面”
李学武挠了挠眉心,看向李怀德说道:“广播电台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能给轧钢厂创造多少利益,也不可能像是贸易项目,快速获取回报”。
随着李学武的开口,李怀德和谷维洁的目光都看向了李学武,其他人四散围着,却也是认真地听着。
李学武推动的项目就没有小的,都是能带动岗位和创造利益的。
别看李学武现在说了,广播电台不能立即获得回报,但这并不代表李学武不重视,或者说领导不重视。
如果李主任不重视,就不会约了主管宣传工作的谷副书记和最信任的干将李学武来现场看情况了。
在场众人或多或少的,都跟宣传工作有些干系,这也算得上是一次机遇了,到时候遴选干部,还不是看对这项工作意义理解的多少嘛。
进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机遇也总是青睐认真的人。
李学武面对着李怀德和谷维洁,三人成三角形位置站立,而三人正好面对着广播站的办公楼。
这让本以为检查结束了的单南奇冷汗都下来了,他以为三位领导研究着要换他呢,站在最外围,大气都不敢出。
这会儿却是听见李学武继续说道:“下半年,甚至是未来一段很长的时间内,轧钢厂的主要工作就是深化大学习活动组织变革和建设,促进工业生产稳步提升,强化多角度、多领域的发展和探索,持续推进贸易项目同生产关系的创新和进步”。
“从工作推进和展开的角度来看,轧钢厂急需一种媒介来展示大学习活动的建设成果,表现我厂工业进步的决心和强大力量,突出轧钢厂对人才和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
“重要的是”
李学武示意了广播站方向,对李怀德和谷维洁说道:“咱们能通过覆盖全城的广播网络收获更多的贸易对象,以及合作方向”。
这个确实是李怀德没有考虑到的,见李学武说完,他率先提问道:“所以咱们的广播站要对内,也要对外,是吧?”
“当然”
李学武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怀德说道:“君子坦荡荡,轧钢厂是京城的轧钢厂,也是工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出工作成绩了,为什么不能说出去?”
“还有”
给李怀德解释完,李学武又看向谷维洁说道:“大学习活动的阶段性建设成果汇报工作也是一个重点,京城有这么多的工厂,谁占据了宣传主动,谁就是最亮眼的明星”。
“这个确实”
谷维洁看向李怀德解释道:“年底一定是各企业单位宣传竞争压力最大的时候,今年的工作重点一定是大学习活动,毕竟其具有持续开展的特殊性质”。
“嗯”
李怀德皱着眉头应了一声,又看向李学武问道:“之于贸易项目的话……”
“广告”
李学武面对李怀德的迟疑直接回答道:“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广告,更应该是以正面宣传的角度出发,比如介绍咱们厂的汽车、消防车、各种工业产品等等”。
李怀德微微眯着眼睛,显然在心里做着平衡和思考,嘴里轻声说道:“有广播电台对产品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这个毋庸置疑”。
说完把目光看向了站在外围,眼珠子滋溜溜乱转的单南奇,招手问道:“单站长,你估计无线广播对于轧钢厂内部职工家庭的影响力能有多大?”
“这……”
单南奇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有些太过于笼统了,影响力怎么判断啊?
“就是收听效率有多高,接受程度有多少”
张国祁倒不是个棒槌,他知道李学武在推动广播电台的建设,所以主动给了单南奇接触他的机会。
在检查之前,他是狠狠地补了作业的,对广播电台还是有了一些了解的,也从李怀德那边得到了他关注的方向。
这会儿低声提醒了单南奇,别让领导对他的印象太坏,否则真不知道该如何保下他了。
单南奇的脸上又开始冒汗了,李怀德之于于海棠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大领导,对于他也是啊。
他距离同李怀德汇报工作还差了好几级呢,所以这会儿面对李怀德的考问真的很有压力。
“具体的不好说,毕竟咱们厂职工家庭中的收音机保有量也没有调查数据”
单南奇先是缓了一句,随后又强调道:“但我想,厂职工及家人都是依靠工厂生活,必定是对轧钢厂现有工作和情况十分关心的……”
“还是那句话”
李怀德不想再听他讲下去了,对着谷维洁,以及她身后的那些宣传处干部说道:“要把节目做出来,要体现价值和效果,更要有内容和核心”。
一边说着,一边点了点张国祁说道:“这个工作更应该跟厂报社工作结合一下,连同刚才李处长所提到的深入到群众中采访,以及轧钢厂工作成果和产品的宣传重点”
“要兼顾到”
李怀德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往回走,边走边说道:“轧钢厂的预算也是有限度的,上马广播站,就要拿出做好这一项工作的态度和决心来”。
听见李怀德这么说,谷维洁知道,他对这一项目是持支持态度的了。
“李主任,这项工作我下来安排清芳同志主办,有什么进度我让她随时跟你汇报……”
“不不~”
李怀德摆了摆手,打断了谷维洁的话,开口说道:“这是宣传工作,还是你负责,我只强调项目资金和最终成果,工作还得需要你们辛苦”。
说完指了指走在一旁的李学武笑着对谷维洁说道:“跟宣传处的同志说,多征求李处长的建议和意见,他对这项工作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
“是,这件事本身也需要保卫处和李处长的支持”
谷维洁笑了笑,看了一眼走在一旁的李学武,说道:“在有些问题的处理方式和看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