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7章 灭顶之灾(2/3)

作者:武文弄沫
> 接过姐夫手里的铲子,仔细看了看,笑着说道:“这个伐木倒是还行,格斗也行”。
李学武也跟着笑了笑,指了指铲子的里面道:“煎鸡蛋也行”。
“额……”
顾延有些发楞,他想不到姐夫的思维为啥这么的跳跃,这边说着杀人和伐木的事,他能扯到煎鸡蛋上面去。
能煎鸡蛋不就能烙饼了嘛,还能煎牛排呢,什么鬼!
李学武同顾延和李正风随后看了消防斧、消防钩、消防叉等消防器具。
赚钱嘛,武器哪有民用的赚钱,消防器具都是能出口的,内地也有需求,这是一个对轧钢企业很友好的发展方向。
生产基地主要的工业产品还是面对民用市场为好,因为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武器市场外面一定很好,可不适应轧钢厂的未来。
包括他给钢城生产基地准备的匕首、工兵铲、消防器材、防爆器材、钢盔、制服制造等等,都是能直接转型的项目。
你让李学武筹备造捣蛋,他想都不会想,改民的时候难道造煤气罐啊!
匕首和工兵铲一类的产品是五金产品的技术延伸,是保证钢城生产基地地位的一种举措。
生产消防和防爆器材,主要是为了给生产基地套上一个生产企业的外壳,也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生产项目。
至于钢盔什么的,能造钢盔就能造钢盆,不锈钢洗脸盆一定会击败搪瓷脸盆,占据日常用品的主导地位。
剩下的,服装类,李学武是要生产消防服、保卫服、板绿、帽子、手套、帆布腰带等等商品的。
这是轧钢厂转型轻工业的必要条件,也是李学武手里的资源变现手段。
这些东西都看过了,李正风拿出最后一样来,示意李学武查看。
“这是水壶?”
“不,这不是一般的水壶”
面对顾延的询问,李学武笑着拆开水壶外面的帆布保护套,随后拿出了这个划时代的却又争议更多的产品。
“看见了嘛,你看着它是一个水壶,可你拆开外壳,它又能做饭盒,扳开卡钳,它还能握在手里在火上加热”。
说着话又将水壶旋盖拆开了,递给顾延试了试。
还别说,真是轻便的很,比现在用的钢制水壶轻了一半左右。
李学武专门从炼钢厂要来的不锈钢材料,李正风用这边车间里的机器加工的,他设计的饭盒+水壶套装。
借鉴了78式水壶的设计样式和功能,改变了材料和部分设计,重要的是增加了一个功能。
“实验过了嘛?”
“当然”
李正风挑了挑眉毛,道:“还别说,你小子还真有鬼点子”。
说着话指了指装水壶的帆布外套道:“在那个小兜里”。
“什么?”
顾延晃了晃手里的水壶,看了看桌子上腰子似的饭盒和盒盖,不知道这玩意还有啥多功能。
难道也能摊鸡蛋?
李学武却是翻找出帆布包内层夹壁里的小药包,仔细辨别了一下,道:“这些量够做一顿饭的?”
“当然不够”
李正风无奈地说道:“只能加热到60-80度,热方便面和压缩干粮做粥还成,焖米饭是不成的,除非用班组套锅”。
李学武点了点头说道:“也行了,喝温水总比喝凉水强”。
说着接了李正风递过来的水壶,将手里的细布包扔进了饭盒里,给顾延手里的不锈钢水壶灌了半下水,示意他把水壶放进饭盒里。
顾延不明所以,但姐夫说了,他就又放了回去。
李学武拎着冷水壶,一点一点的往不锈钢水壶边上浇水,直到有溢出才停止。
可这会儿不锈钢水壶下面的小药包已经开始反应了,不断地发出嗤嗤的声音,顾延惊讶地发现,这个饭盒套水壶的东西竟然能加热。
是的,很普通的自嗨锅原理,李学武扔进去的小药包里就是生石灰,生石灰遇水会释放大量的热,可以加热水壶里的水。
可在顾延看来,这特么就是妥妥的高科技啊,一想到刚才姐夫说的加热水壶里的水,这还真是……不可思议。
就算是他没上过战场,可也知道温水对于一个战士的重要性。
体温这个日常并不会被重视的数据在战场上代表的是体力和生命,还有战斗力。
等待的这段时间,李学武又跟李正风讨论了药包的日常保养和保存需要。
其实小药包里还可以增加其他东西的,材料并不昂贵,甚至可以说便宜的很。
生石灰包遇水只能提供60-80度的加热能力,可如果添加了铁、铝、镁、炭粉和盐,那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
铁、铝、镁、炭粉和盐在遇水后发生原电池反应铁、铝、镁粉作为电池负极,炭粉作为电池正极盐溶于水后充当电解质溶液,空气参与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热量加热物体。
其本身的放热能力升温可达150℃,蒸汽温度可达200℃。
如果叠加了生石灰这种热反应会更加的剧烈,并且产生大量的气体。
李学武让李正风研究的班组加热组合锅就是用的这种自热包。
除了高原会有气压影响在其他地方绝对是避免生火造饭产生浓烟的绝佳良方。
李学武设计的单兵水壶底部和饭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就是留给石灰包反应的空间。
而78式集成水壶最大的缺点就是一旦水壶收到外力破坏,外面的饭盒就拿不下来了。
这是因为饭盒所用材料限制的,也是最初设计时所留下的缺陷。
不过不锈钢材料会在最大的程度上避免这一情况,如果外部饭盒发生挤压变形,那就把加热包塞进水壶里,拧紧了壶盖,等着热膨胀把变形的部分修复。
当然了,你要说修补不了,还是拿不出来,那这个组合就没有再继续使用下去的必要了,换一个就是了。
还有,为啥班组加热锅的加热包不能用在单兵水壶上,这是因为强力加热包产生的电解反应会同时电解不锈钢饭盒,用不了几次就完蛋了。
还有,那玩意儿的威力有点大,蒸煮水壶不值当的。
说白了,李学武设计的这个自温水壶主要的目的还是让战士们在不生火的情况下喝到温水。
都处于这种极端情况了,任何其他缺点都会被忽视掉了。
至于生石灰包的保存问题,这东西又不是啥金贵玩意儿,要不是分包保存费事,扛一袋水泥都合适的很。
至于说用班组锅煮方便面,或者用水壶煮压缩干粮,这都是现在已经有的项目了。
李学武在南方的时候就吃过这两样东西了,方便面是五一年总后軍需研究所搞出来的东西,压缩干粮更是有好几种口味。
现在南面的猴子就大量的从国内征求这种干粮做补给,后来还有商人大量的从国内购买这玩意,说当地的人吃惯了,就觉得咱们这东西的口味好。
当然了,饭都吃不起了,龙虾海参啥的没吃过,干粮倒成了忆苦思甜的奢侈品。
李学武不好评价这些快餐的好坏,毕竟他是靠这些东西活下来的,总不能吃饱了骂厨子吧。
说话的工夫,饭盒里面已经不再冒热气了,顾延想要伸手去拿,却是被李正风给制止了。
递给他一副手套,这才让开了身子,由着李学武和顾延两人去看。
顾延也是好奇,用戴着手套那只手拿起了水壶,又用不戴手套的那只手去碰了碰壶底,结果可想而知。
龇牙咧嘴的顾延跟好地给李学武诠释了啥叫二愣子。
因为是夏天,看不见水壶口冒出的蒸汽,但李学武还是能判断出水壶里的水已经有了一定的温度。
说不定起始温度高,这会儿的水温真的能达到80度。
即便是在冬天加温到60度也行啊,死冷的战壕里不能生火喝一杯60度的温水,要气死对面的敌人了。
不过这玩意儿的弊端也很明显,近些年还能用,未来真要是有热成像,这东西早晚得淘汰掉。
这些小零件的东西部队里绝对是没有的,可又是需要的,还是便宜的,李学武有信心能推荐上去。
而似是钢盔和兵工铲这一类的,只能等这些小物件打开局面,获得信任之后才能实现推荐。
没办法,轧钢厂的底子薄,重工业转轻工业,不想点奇妙的招数,不准备好一系列连续的产品,势必难以转型。
当然了,今天看到的这些东西可不会立即被推荐给采购人员,钢城生产基地还在完善和建设中,冷不丁的拿下订单生产不出来可就闹大乐子了。
未来一两年之内,循序渐进,随着局势的稳定,李学武要帮董文学,要帮轧钢厂,也是帮他自己,把转型的路铺垫好。
谁都知道,十几年后,重工业会成批成批的倒下,死的比赵四他爹都惨。
那么多的工人失业,工厂停业,造成一大批传统工人涌入自由市场。
自由市场就真的自由了吗?
李学武没有给这些人伸张正义的能力,更没有这样宏伟的志向,他只能利用自己微薄之力去扳动轧钢厂的发展方向,能影响和照顾到多少人,全是时代的福气。
——
周日下午,李学武带着顾延从轻兵所出来,绕路去了趟四合院家里。
因为昨晚已经开会定下了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和行动目标,这边已经完成岗位交接。
有前期的工作经验,无论是回收站这边还是门市部那边,交接的都很顺利。
于丽把店里所有的工作事无巨细的都跟迪丽雅和王亚梅交代了一遍。
老彪子早在中午饭以前就过来带着沈国栋离开了,说是趁着周日去拜访关系。
李学武在门市部还看见了打杂的傻柱,跟自己抱怨一个工作拴了两个人。
迪丽雅见李学武笑,不好意思地要赶傻柱走,傻柱却又死皮赖脸地帮着门市部干活。
他是想着不能累着媳妇儿的,可也有主动帮忙的心思。
赶着今天休息,中午饭和晚上的饭都由着他了,恐怕以后都得由着他了。
雨水倒是不在,说是见同学去了,约了人去逛街,不过依着于丽说的,早晚得来这边帮忙。
李学武在院里也没多待,看了看家里,便带着于丽和顾延往俱乐部赶。
于丽在路上也同李学武说了些院里的事,可能是换工作有些忐忑,也可能是去俱乐部上班有些兴奋,话有些多。
顾延不知道于丽是谁,李学武没给他介绍,他也装哑巴。
路上一直都是李学武两人在说话,话题主要还是院里的人。
东家长,李家短的,顾延听的也是齁没劲的。
等车拐进了俱乐部,他率先跳下车走人了,看方向是往台球室去了。
李学武没管他,带着于丽下车,同门房的赵老四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过来。
等到了管理处,娄姐已经在等了,两人通过电话,她早有准备。
而于丽和娄晓娥自然是认识的,娄姐知道要来接自己班的是于丽,于丽却是不知道自己要接的是娄晓娥的班。
两人一个惊讶,一个无奈地在李学武的介绍下重新认识了一遍。
两人的情况都差不多,而在李学武的介绍中,娄姐是经理人,于丽则是回收站项目管理人。
就好像总公司和分公司干部调整一样,两人心照不宣。
娄姐接到李学武电话的时候就知道了,于丽跟李学武的关系不一般。
于丽见着娄晓娥在这的时候,听了李学武的介绍,也明白娄晓娥跟李学武的关系非比寻常。
李学武倒是没什么好尴尬的,给两人介绍完,又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以及俱乐部的情况,便示意娄姐带着她做交接。
于丽接的是俱乐部的管理权,而非娄姐手里所有的管理权,这是本质上的区别。
就像西琳负责吉城贸易站、闻三负责钢城贸易站一样,于丽也开始独挡一面,负责一个具体的事务。
未来回收站里的人都会有这种锻炼的机会和机遇,李学武会按照他们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