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3章 本是同根生(2/3)

作者:武文弄沫
片。
采访就是围绕着这一次的捐赠开始的,包括李学武的稿费来源,写书的动机,捐赠的想法,以及这两次捐赠的目的和意义。
“无论是文学创作,或者是知识总结,都是要立足于社会,服务于人民,忠诚于国家的……”
“我是劳动者,是组织培养的干部,成绩我已经得到了,也获得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劳动者,荣誉应该归功于人民,归功于组织的培养,所以这些稿费也应该用在人民的需要上、组织的需要上”
“我的生活不需要这么多的钱,有工资养活家人呢,呵呵呵~”
……
李学武回答的很正面,也很认真,而叶科长今天显然是有备而来的,除了书籍写作和捐款外,还问到了李学武的家庭,工作和其他善举。
轧钢厂的保卫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分局治安工作、治安大队的管理工作等等。
问了李学武的妻子支不支持他捐款的行为,包括劳动奖章,这跟捐款的那本书有关系,所以问的也多一些。
而冬天的时候,李学武下冰河救了那些孩子的事也被周记者找了出来,重新问了。
李学武听她问这个只觉得有些脸红,既然人家能找到这件事,那就一定能找到他当时救人的照片。
要是看见了他救人的照片,那就一定能看见……
好在是他们来的时候就已经上午了,留给她们的时间不多,在中午饭前便结束了采访。
李学武再三邀请她们在轧钢厂吃个便饭都被两人拒绝了,言说要回去赶稿,李学武也只能笑着送了她们下楼。
看着吉普车离开,李学武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转头拍了拍沙器之的肩膀道了一声辛苦。
沙器之笑着摇了摇头,言说做这些感到荣幸和骄傲。
订购了书记和文具,不能一送了之,刚才记者问李学武妻子支不支持他捐款的事,其实这件事李学武还没有跟顾宁说。
今天回去是要说一下的,他打算在给山区小学送书和文具的时候带着顾宁一起,也让她放松放松。
跟沙器之站在楼门口说了几句捐赠的事情,李学武便跟沙器之分手,往招待所食堂吃饭去了。
李学武也没觉得自己晚多长时间,可进了招待所小食堂的时候,发现他们这几桌的人都来全了,除了张国祁。
“来,学武,坐这儿”
谠组部的韦再可见着李学武进来便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坐,李学武也是摆了一下手,在同其他人笑着点头后,坐到了韦再可那桌。
刚一落座,韦再可便笑着问道:“听说把人民大报都招来了?你这一下可是惊了不少人的眼球”。
“谁的?你韦处长可没见着多惊讶”
李学武笑了笑,从桌上的盆里拿了馒头,动了筷子便开始吃饭。
韦再可也是一样,只不过边吃边对着李学武说道:“我怎么没惊讶,我惊讶的时候你没看见,下巴都要掉了”。
“哈哈哈~”
桌上众人听见他的话都是笑了起来,而李学武更是仔细地看了看他的下巴,众人笑的更欢了。
要说李学武得了五千多的稿费,这些人一定不会问,不会打听,更不会在这种场合议论着。
当然了,背后说一些话是有可能的,嫉妒、羡慕、嫉妒到恨的那种都有可能。
可李学武比他们更狠,一股脑的全都捐了,买书了,送孩子们了。
这可真是让这些人想掉了脑袋都想不明白了,这明明是自己的钱,明明是自己赚来的钱,凭什么就捐了啊!
想不明白也问不明白,因为李学武根本就没有解释的意思。
众人说说笑笑的,从李学武捐款的事情上不知道怎么就转到了李学武妹妹成了景副厂长秘书的这件事了。
韦再可调侃李学武组织工作做的好,都把工作做到对面老窝里去了。
这话当然是玩笑话,都是同志,哪有什么不团结的事情啊。
说说笑笑罢了,但李学武的笑真的是苦笑。
尤其是当吃过了中午饭,李学武被秦淮茹拉着问的时候更是不知道怎么跟秦淮茹解释这个情况了。
恰好谷维洁吃好饭从这边过,见着李学武的时候还说呢,可惜了,她还想着等李雪再锻炼锻炼的,好要过去当秘书的,没想到苗还没长高呢,就被人连秧薅走了。
李学武看着微微摇头满脸可惜离开的谷维洁真不知道说啥好了,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中午这顿饭也不全都是不好的消息,当然了,这也不一定就代表是好消息。
有一个消息是聂副厂长来上班了,不知道是不是休息了几天身体健康了,痊愈了,没问题了,反正是来上班了。
怪不得今天中午饭的时候众人看向邝玉生和夏中全的眼神里很是玩味呢。
据听说,聂副厂长虽然上班了,但完全不管手底下两个部门的事了,也不知道是跟邝玉生他们两个来劲还是跟工作组来劲,反正就是一副不理世事的模样。
而邝玉生和夏中全两人也是很有意思,聂副厂长不管事,他们两个还是很正常的去汇报工作和处理工作。
该提交的报告一份不少,该请示的问题一条不落,看着是很和谐的状态,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仨人没救了,走对立面去了。
也不知道怎么,邝玉生和夏中全就得了两个部门工人的支持,他们也是主动站在了工人的那一边,使得厂里很被动,杨厂长也很被动。
现在杨厂长没工夫搭理他们的事,得可着工作组的事先解决,也就有了现在机关里传着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了。
而下午一上班,杨凤山的糟心事就更多了,缘由还是早上的事。
早上接到那么多的举报信,墙上被贴了那么多的大字告,工作组经过一上午的讨论,决定对副厂长景玉农展开调查。
好家伙,这可算是将杨凤山所有的人马一把掀了,从李怀德开始,到聂成林,再到景玉农,一个不落了。
杨凤山真的想问问工作组到底想要干什么,是要把轧钢厂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他一个人来做嘛!
而书记杨元松更是阴沉着脸同冯道宗做了沟通和交流,不知道是不是去问他把厂办公会议这边的人都收拾完了再去收拾谠委那边。
厂长和书记都对工作组的工作产生了质疑,这也让工作组在厂办公会议这边和谠委那边失去了支持。
尤其是景玉农,她哪里会容忍这种羞辱,直接找到了厂长杨凤山,主动提出要交接联合企业项目,不干了。
杨凤山也知道景玉农的气愤,理解这种委屈,但现在就算是同意了景玉农的请求,让谁来接手啊!
厂业务这边的副厂长全军覆没,李怀德被审查,聂成林被调查,现在景玉农也开始被调查,让他找谁接啊。
景玉农在杨凤山办公室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正好书记从工作组那边回来,听见景玉农如此说了,也是眉头深皱。
“这件事还是要仔细考虑的”
杨元松劝说道:“尤其是在这种时局艰难的时候,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度过困境,伱也是老同志了,不用跟你讲责任和担当你也一定明白这些道理”。
景玉农立着眉毛,看着杨凤山和书记二人道:“这担当我没法担了,我在前面干着,后面的人举报着,骂着,调查着,我怎么担,是不是非得把我搞下去这个工作才有人不得不接手!”
就知道景玉农是个不让份儿的,平日里工作中就很严肃认真,她可不是邓之望,不会凭白受了这个气。
杨凤山叹了^_^记杨元松问道:“工作组怎么说?”
杨元松吐了一口烟,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而没说什么就代表他的话在工作组那边没什么作用。
杨凤山皱眉道:“周六已经有不少干部在反应工作组工作作风霸道蛮横了,他们想干什么!”
景玉农没听他们在这废话,直接站起身,对着杨凤山说道:“一会我让徐主任把联合企业的资料都给您搬过来,我去工作组办公室坐着等,等他们给我个调查结果”。
说完也不顾杨凤山和杨元松的劝阻,直接甩了门出去了。
景玉农厌倦了杨凤山在轧钢厂管理上的软弱无能,更厌倦了这种无休止的复杂斗争,甩袖子不干了,爱找谁找谁去吧。
联合企业又不是她家的,做起来了还是轧钢厂得益,工人们得益,现在都交给工人们,让他们自己去决定,自己去做吧。
杨凤山看着景玉农出门,眉头皱的更深了,看了书记一眼,道:“她能找我说不干了,我得找谁去说不干了?”
“呵呵,找我吧”
杨元松苦笑了一声,随后说道:“你找了我,我再去找上面,咱们一级找一级,都不干了”。
“那可倒是好,真如了工作组的心愿了”
杨凤山也是满脸苦笑地说道:“到时候这轧钢厂彻底乱了套,他们拍拍屁股走人,也算是各得其所,互相成全了”。
两人正说着呢,徐斯年敲门走了进来,看了看屋里的书记和厂长,苦笑道:“刚才景副厂长说让我带着人去她办公室搬联合企业的材料”。
杨凤山也是没想到景玉农来真的,不由得也是一瞪眼睛,问道:“她人呢?”
“去工作组那屋了,看着情况不大好啊”
徐斯年说完,有些皱眉地介绍道:“景副厂长直接去了冯主任的办公室,冯主任正在呢”。
杨元松抿了抿嘴,站起身对着杨凤山说道:“得了,走吧,当小兵的都上了,你我还能干坐等着啊”。
说完带头先往门外走去,看样子是要往冯主任办公室去了。
而杨凤山也是在烟灰缸里掐灭了烟头,跟着书记出了房门。
三楼今天可是热闹,好戏连连,节目不断,好事的都不知道应该聊哪一件了,只能可着最新的消息聊。
景副厂长不顾工作组的人劝阻,直接闯了冯主任的办公室,现在正在闹着,书记和厂长随后也过去了,这事成了大家讨论的焦点。
这工作组从调查李副厂长开始,真的是越来越大胆了,所有的副厂长都在调查之列了,大家都在猜测接下来工作组会调查谁。
调查谁得取决于工作组收到关于谁的举报信,从现有的发展脉络来看,下一步很有可能就是杨厂长了。
好家伙,轧钢厂领导层全被调查,那请工作组主持工作吧。
嘿!你还别说,他们一讨论啊,这工作组最后的目的真的就浮出水面了,会不会是工作组想要夺了这轧钢厂的行政权啊。
大家也都是这么猜,具体会怎么发生谁也不知道,就知道现在工作组那边很热闹,都等着看最后的结果呢。
最后的结果就是,工作组的冯副主任亲自送了景副厂长出来,一并杨书记和杨厂长都在,在走廊上好言好语的劝了好一阵,这才把景副厂长劝回去。
至于工作组还会不会继续调查景副厂长了,这还不得而知,毕竟这种调查也只是会通报给杨书记那边。
工作组门口的好戏散场,接下来就成了机关这些人的主场了,各个办公室都在说刚才发生的事,看景副厂长是被冯主任亲自送出来的,一定是没少闹。
还得是女同志啊,还得是有点魄力啊,不来这么一下子,终究是让工作组的人以为轧钢厂的领导都是面瓜呢。
而经历这么几次,机关里的人看热闹的时候也有了同仇敌忾的心,总不能老看着外面的人欺负自己人吧。
有景副厂长闹了这么一下子,众人的心里也都出气不少。
可有了景副厂长做对比,这杨厂长的形象就有些不好说了,他是正的,正应该主动跟工作组表明态度的,却是一直犹犹豫豫。
平常的工作管理中态度含糊一些都正常,毕竟是一把手,做决定要慎重。
可现在刀都抵在脖子上了,再不还手死了个屁的了。
有人说杨厂长软弱无能,有的人说他内战外行,外战不在行,也有人说他这是深谋远虑,谨小慎微,反正说啥的都有。
王敬章也是听着这边的事情告一段落了,这才上了楼。
看了一眼走廊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