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章 诺言(2/3)

作者:武文弄沫
杨元松在出来前,同其他几人所说的,他实在是不想在这种事情,这种情况下面对李学武。
李学武的目光并不犀利,但很深邃,且愈加的平静。
这种平静绝对不是温顺服从的平静,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只看保卫处现在被他带的跟狼一般的团结和行事做风,便知道李学武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杨元松倒是坐的很稳,话里没停,继续点着李学武说道:“你主持负责一个部门的工作,关心下属,勇于担当是正确的”。
“但不能将这种大义当做肆意妄为,蔑视上级的外衣,那组织的意义又代表了什么?”
“谁愿意发生这种事情?我吗?”
杨元松微微提高音量,手指点了点沙发扶手道:“如果我们知道他要做出这样的极端情况,会给他反思的时间吗?你把我们想成什么了?”
“荒谬”
“轧钢厂谠委、厂委所下达的命令和意见,做出的决定都是经过集体讨论和表决的,你第一天进厂啊?”
杨元松微微昂了昂头,说道:“我看你是缺乏对组织的敬畏之心,更缺少思想上的教育和建设,还敢威胁厂长不接受处分”。
说到这里,杨元松点了点李学武问道:“我问你,你是不是轧钢厂的人?”
“保卫处出了事情,连基层同志都知道一起扛,你作为保卫处负责人,在厂里出现事故就躲了是吗?”
“你就是这么给手底下人做榜样的?真不怕有一天你手底下的人指着你的鼻子跟你说不接受处分?”
“看你往日里聪明绝顶,实则幼稚到家了!”
杨元松点了点李学武,恨铁不成钢地训道:“没有一点处级干部的样子,更没有一个部门负责人应有的气度和涵养,我看你不称职”。
李学武的表情没有丝毫的变化,杨元松所说的话,所训斥的重点均是依照他的表达和说辞来判定的。
单把李学武的话拿出来说自然是不好听的,更不合适的,但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如何的,这屋里的人心里都清楚。
这无非就是领导在表达意见,或者解决事端的前提下所提出的铺垫。
李学武要等他说出厂办公会做出的决定,一切都要以实际决定为主,他不想做无用的表态,也没有时间跟他在这虚与委蛇。
也许是李学武的态度让杨元松有了火气,也许是今天的事情太过于复杂,让他很是烦躁。
所以在同李学武谈话的时候表现出了严肃的一面,这些话说完,杨元松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还没放下茶杯呢,眼睛低垂,声音放缓了一些,道:“给薛书记打电话,请他来主持调查”。
李学武不为所动,仍就看着他,倒是徐斯年,主动开口道:“我来打我来打”。
他今天也是给人垫了一天的台阶了,也不在乎忙前忙后的了,站起身便往办公桌上的电话走去。
而李学武的目光逐渐锐利,直接盯向了徐斯年。
“你担得起这个责任嘛?”
杨元松见着李学武要开口说话,立即皱眉提醒道:“家丑外扬?”
“不都已经扬了嘛”
李学武看向杨元松,说道:“再有,前面都不想调查,现在接手,他们调查的清楚嘛?”
徐斯年那边可没有给李学武阻止自己的机会,一个电话就给薛书记打了过去。
虽然不是李学武打的,也不是李学武表达歉意的,但薛直夫得来。
跟李学武这个铁头顶不起,也犯不上,本身就有责任,有了坡就赶紧下驴了。
这下坡也不是冲着李学武,而是冲着杨凤山和杨元松。
他要是再跟李学武僵持起来,这个事情就变的更加的复杂了。
徐斯年那边撂下电话,杨元松这边看着李学武轻蔑的表情也是头疼。
嘴里的话转了又转,这才开口说道:“涉及到了这么多事情,你一个保卫处长,即便是有了其他部门的协助,能查到多少?”
杨元松点了点李学武的方向,道:“不要意气用事,薛书记这人是很正直的,是碍于我们都愿意劝邓之望主动去找组织交代问题才延缓上报的”。
“这个问题就到这吧”
杨元松看着李学武说道:“厂里已经决定支持薛书记对这个案子开展调查和上报工作,保卫处配合调查”。
说到这,杨元松看了李学武一眼,道:“你也知道这里面的复杂情况,就别麻烦人家调查处的同志了,至于市里的纪监,这件事本身就是要同他们沟通,交给薛书记来办吧”。
“我去迎迎薛书记”
徐斯年当了这么多年的厂办主任,自然是眼力好,见着书记开始变换语气,立即便提出了离开的意见。
严肃的话他可以听,讲感情的话他就没必要听了,不太好。
待徐斯年离开,杨元松的语气愈加的柔和,丝毫没有了刚才的严肃。
“唉~多事之秋啊”
杨元松站起身走到李学武这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轻轻拍了怕李学武的膝盖,叹了一口气。
“你是咱们厂树起来的典型,厂里对你的任用是有计划的,你在工作中也要时时刻刻约束自己,提醒自己,严格要求自己”
“这一次厂里承认对邓之望心存善念,判断上有了失误,但这并不能成为你威胁某个领导的理由,你就保证自己在工作中没有判断过错嘛?”
杨元松坐在李学武的身边苦口婆心地劝说道:“组织对谁都是宽容的,都是要把拯救放在首位的,你不也常说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嘛”。
“处理决定呢?”
李学武声音低沉地问道:“这件事总不能和稀泥吧?”
“谁说和稀泥?”
杨元松挑了挑眉毛,道:“宽容并不代表仁慈,惩罚亦是帮助的一种形式”。
“这件事且先不说别人,我同凤山同志会去上面做检讨的,更会接受厂里的批评”
说完关于自己的意见,杨元松又说道:“这件事跟直夫同志是没有关系的,你确实没必要纠结这一点,你若是不信我,可以问问维洁同志嘛”。
“我信任任何人”
李学武目光坚毅地说道:“保卫处永远是站在轧钢厂的立场上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但总要有个意义”。
“是要有个意义”
杨元松点头道:“这个案子没有人想要包庇他,让保卫处从一开始便参与调查就没想着包庇他,我们也没权利,没义务包庇他,可你总得能看到当前恶劣的形势吧?”
说完再次拍了拍李学武的膝盖,道:“该承担刑事责任的,让他杀人偿命,该承担其他责任的,组织上也不会放过”。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保卫处就吃这一回亏,不会再有下次了”。
“不要这么说,我同你一样负担沉重”
杨元松叹气道:“为了保护你们这道红线,轧钢厂接二连三的制定规则,行政不准干扰保卫处调查,拥有独立办案权利”。
说到这,杨元松看着李学武说道:“你更是以弱冠之龄,凭借出色的办事能力负责管理保卫处,这都是组织上的一种保护”。
“刚才的会议上,大家也都认识到了这次案件所带来的风险和责任,各自总结了教训和经验”
“凤山同志也是主动提议解决你谠委委员的身份问题,进一步加强保卫处的独立办案权利,以及行使调查权的强度”
“好钢难得,好钢也易折啊”
杨元松放在李学武膝盖上的手捏了捏,提醒李学武说道:“在这种时候,在这个案子上,私下里大家都得称你是条汉子,讲义气,维护下属,敢作敢当”。
“但你是保卫处处长,是轧钢厂的青年突击手”
杨元松的话也是很恳切,劝慰着道:“你发脾气我是要批评你的,但凤山同志,直夫同志他们两人可是没有说你一句不好的”。
“你是凤山同志同我,我们所有班子成员一起树立起来的,代表了轧钢厂最优秀的,也是最先进的,带领轧钢厂全体青年干部奋勇向前的排头兵,领头羊”
“我们站在领导的位置上是要关心同志的,更要爱护基层的同志,所有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总不能我们天天琢磨着何时把你搞下去吧?”
“我信任组织,也信任领导的关心和爱护”
李学武微微皱眉道:“这件事我对我鲁莽的行为向组织道歉,请组织处理我,但也请组织深思这一次的问题根源”。
“稳定是基于一个可以容忍的框架内部的动态概念,超出框架的,应该属于不可阻止的,甚至是不能允许的变量”
“框架是有承受限度的,这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请问组织有处理的办法和合理的应对措施了嘛?”
杨元松听了李学武的话久久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他一个人就能解决的,更不是他一朝一夕,三言两语就能回答的。
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更是一个严肃且直观的,就将要发生在眼前的问题,更是对轧钢厂,对其机关内部环境即将造成冲击的危险和难题。
这个问题不能回答,也没有正确答案,只能用实践的手段去应对,去处理,细化到每一个时间会发生的事故。
“这个问题就留给你,未来的轧钢厂厂长、厂书记去探寻和解答吧”
杨元松听见了走廊里的脚步声,再次拍了拍李学武的膝盖,感慨地说道:“今日之我们,对轧钢厂所做所为,是功大于过也好,是尸位素餐也罢,都是要你们来给盖棺定论的”。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随后徐斯年打开了房门,请了薛直夫进来。
在薛直夫走进办公室后,徐斯年并没有再关上房门,而是示意沙器之进去倒水,自己则是往门外走去。
杨元松见薛直夫进来,手抓着李学武的膝盖站了起来,同时也给李学武传递了一个信号。
李学武犹豫了一下,还是跟着站了起来,看向了走进来的薛直夫。
薛直夫还是那副表情,看了李学武一眼,随即同杨元松点了点头。
杨元松也是摆了摆手,示意薛直夫坐,自己则就是同李学武继续坐在三人沙发位上。
“刚才我们还在说后人当如何看待今日之我们的话题”
杨元松对着薛直夫苦笑了一下,道:“我想,后人再看到这一段历史的时候,当是嘲笑我们的愚蠢、固执和无能吧”。
薛直夫看了一眼李学武,并没有开口说话,对着给自己端来热水的沙器之点了点头,便迭着腿坐在了那里。
“这么多年的辛苦抗争,这么多年的艰苦创业,都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此话看来是有道理的啊”
杨元松无奈地点了点头,随即说道:“但我们是今天轧钢厂的守护者,总是要做点什么的,也有同志坚定不移地在实践自己追随组织时所立下的诺言”
“这是我最欣慰的地方”
在说到这里的时候,杨元松的手是轻轻示意了李学武这个方向的,所代表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
“同心戮力,方得清白,保卫处的工作是保卫轧钢厂的安全,同纪监部门一样,都是守护轧钢厂所有人行为和道德的最后一道红线”
杨元松看向李学武说道:“我的观点你不反对吧?”
“是”
李学武点了点头,随后说道:“保卫处会积极配合厂纪监的工作”。
杨元松又把目光看向了薛直夫,薛直夫也是点了点头,道:“这件事我是有责任的,对韩科长,也对保卫处的同志深表歉意”。
李学武看向薛直夫的眼神眯了眯,这还是他今天的事故发生后听到的第一个道歉。
“纪监处在这一次的调查和行动中主动性不足,思想意识不到位,行动方式和方法有矛盾”
“我稍后会同纪监处一同反思过错,严肃纪律,我会做出深刻检讨,也会对这次案件造成的人员伤亡负责”
“现在不是谈责任的时候”
杨元松听了薛直夫的话也是微微皱眉,知道这是薛直夫在表达意见了。
在刚才的会议上没有说出来是给了他面子,但现在说出来是给李学武听的,也是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