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4章 杀局已现!真假难辨!(1/2)

作者:左岸七夜
李诺不知道,姜秋月更不知道,这位大胤天子的身体里又换了一个灵魂。
说起来,景泰帝也确实有些凄惨。先后被皇祖父(文宗)、父皇(景顺)夺舍了身体。
可以说,他是中原历代皇帝中命运最惨的一位。
自己的神魂却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每日有十一个时辰他的神魂处于黑暗之中,剩下的一个时辰,他对外界环境有些许感觉,但无法发声,更不能动弹。
这是神魂囚牢!
让他生不如死!
只能说,皇家无情,尤其是在坐上那个九五至尊的龙椅时,什么父子之情,手足之情,都将彻底抛弃。
先秦时代,帝王可都是自称“孤”或“寡人”的。
这也是孤家寡人的由来!
景顺帝蛰伏整整三十年才发动政变,后在位又有十五载,早就养成了冷漠残忍的性子。
想当初,西楚献月公主和亲,进宫为妃,可姜秋月却并不安分。
在新科宴上自导自演的那一场戏,虽然都是假的,但在名义上,也算是亲手给这位大胤帝王戴上了一顶绿油油的帽子,顺便将最具有前途的新科状元郎拉下了水,这还真还一箭双凋呢!
可即便姜秋月被打入了冷宫,另外一位无辜的男主角李子安也被一撸到底贬为狱卒,但这一切都难以洗刷景顺帝身为男人的那一份耻辱!
信王李载钧深知自己这位皇兄看似心胸宽阔、礼贤下士,但内心也是十分的记仇。
不然他的那几个非一母同胞的兄弟们,为何夺嫡失败了也不被放过,总是隔三差五就莫名其妙暴毙?
其实历代帝王,没有一个真正心胸宽阔过。即便有,那也是演出来给外人看的。
耳熟能详的缔造了贞观之治的雄才伟略的帝王,以诤臣魏征为镜,敢纳谏言,但到头来呢?
都说人死债清,但这位帝王却是连最后那一抹黄土都没放过!
更别说容不下韩信的汉高祖、嗜杀成性的明太祖……
扯远了。
帝王无情本就无错,这跟慈不掌兵是一个道理。
信王自然也是有野心的。
他要回归王朝,重掌军权,没有天子的支持那是痴人说梦。
故而他必须要为这位皇兄解开心结,唯有如此,他才能重新得到皇兄的重用。
他认真回道:“那臣弟现在就施展神通,不过张秋实和白马寺那边,还得皇兄出面才行。”
“朕的信王就放心吧,张秋实现在有的忙了,他是顾及不到【兵家沙盘】了。至于白马寺那边……释空方丈乃是朕的人,他会用佛门神通【梦幻泡影】给所有人都编织一个美妙的梦境。”
景泰帝略显得意。
为了李子安入这个必杀之局,他可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张秋实已经被他打发去【兵道院】,整合历朝经典战役,编修兵书去了。而【兵道院】又被布置了一个隔绝阵法,外界是无法影响到里面的。
信王点了点头。
既然天子已布下天罗地网,那他当然也不能拖后腿。
他摊开手心,托着天策上将的【印绶】,运转气机缓缓注入。
碧绿的【印绶】立刻变得如火烧云一般,令人不敢直视。
“吾以大胤天策上将之名……虚境退去……真境降临……印!”
【印绶】不住地颤动,很快脱离了信王的手心,朝着桉几上摊开的黄帛盖上了一个深红色的印记。
这是以兵道神通强行改变【兵家沙盘】上正在推演的战役!
【兵家沙盘】,乃是兵家至宝,但并非张秋实一人一家之物!
此物乃太祖李世渊一统中原后,采集九州之山石,又以大胤王朝气运与自身精血混合炼制而成。
太祖对于【兵家沙盘】的使用权也是做了限制。驾崩后,中原王朝只有两人,或者说是只有两个官职才能够催动这方宝物。
一乃兵部尚书,其二就是天策府上将。
而一直以来,【兵家沙盘】都是交由兵部尚书保管。
故而常人往往都忽略了天策府对【兵家沙盘】也是拥有使用权的。
【兵家沙盘】有两种状态可以设置,一为真境,二为虚境。
之前李诺、庆阳还有杜晏,在【兵家沙盘】中也是重演过一次战役,不过那是在虚境之下,不会真正死人。
而在真境中,一旦死亡,那可就真的死了。
当初北蛮铁骑的先锋军,就是被【兵家沙盘】的真境狠狠地坑了一把。
而今,信王要做的就是将虚境转化为真境!
如此一来,李诺和姜秋月两方人马,那可真的是要杀得头破血流了。
当然,信王也没想到,还远不止如此!
景泰帝,还悄悄安排了一支奇兵作为收拾残局的后手,待到李诺和血浮屠两败俱伤之时,这支奇兵就能发挥出妙用了!
他要李诺和姜秋月这对狗男女,死在这场战斗中!
景泰帝也确实心狠手辣。这是准备让燕王在内的五千龙骧卫,以及淳城的老百姓一起陪葬!
当然,燕王的参与,其实是一个意外。
景泰帝也没想到李诺会选燕王当副将。
不过他并不心疼。
……
沙盘虚境。
夜幕悄然降临,四周一片死寂。
正带着万余名老百姓们撤离的李诺忽感脑袋一沉,眉心间好似有什么针刺一样,令他隐隐作痛。不过这感觉也只是一闪而没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帅,怎么了?”
身旁的校尉见李诺忽然停下脚步,便急忙询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无妨,可能是太累吧。”
李诺揉了揉眉心穴。
“我们走了差不多有两个时辰了,要不歇息一会?”
校尉说道。
“还不能歇,必须在天亮之前将百姓送到奉城。”
李诺抬头凝望着夜穹上的月色。
月郞星耀,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不过他内心也是浮现起一丝疑惑。
以他的体魄强度,即便被压制了修为,但也不该会感到疲乏才对。
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但仔细打量四周环境,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的地方。
是自己多心了?
“大帅,卑职之前没来得及问,燕王率军去虎牢关,我们为何不去和他们汇合,偏偏去奉城?”
校尉提出了心中的疑惑。
李诺瞥了一眼这一大群拖家带口的老百姓们,反问道:“你觉得带着这些百姓,能在血浮屠的追击下赶到虎牢关?”
“可是奉城的城墙比淳城的更差,血浮屠一旦追杀过来,我们可就无险可守了。”
校尉茫然不解。
当然,他心中还有一个最大的疑问不敢提。
为何要带这些累赘一起上路?
直接丢在淳城不是很好吗?
反正这只是一场推演战役,又不会真正死人。
李诺笑道:“我们一路行来,留下了不少踪迹,你猜血浮屠是追杀我们,还是去追击大军?”
“这……”
校尉当然猜不出来。
不然,他就是大将军了,而非龙骧卫的一个小小校尉。
话不多言。
其实李诺带着百姓一起撤离,是忠于自己文心的抉择。
他曾立下宏愿。
为生民立命。
即便这一场战役对他来说也只是模拟演戏……
这一路行去,百姓们也无丝毫怨言。
终于,在翌日一早,他们赶到了奉城。
“大人,所有人都进城了,无一人丢队!”
看着百姓们排队进入城池后,校尉一扫脸上的疲乏,眼中闪耀着兴奋的神色。
“嗯,你让弟兄们在城中多多关照他们。本公现在快马加鞭赶去虎牢关。”
李诺也没来得及让战马多休息一会就翻身上马。
“大帅!”
校尉咬牙道。
他明白,一旦留下,那么这一战对他来说就算是提前结束了。
但他不甘心。
毕竟,跟随在武安公身旁的机会那可是少之又少,一定能学到很多本领。
他可不满足于区区一个龙骧校尉的身份!
尤其是看到当初与和他一样身为校尉的老陈,而今却已成了奋威将军!
说不羡慕嫉妒,那是假的。
而这一切,不正是从遇到武安公开始的么?
“大帅,百姓们自然是有兄弟们照看着,少我一个也无碍事,卑职想跟着大帅您一起杀敌!更何况,大帅身边岂可无亲兵?”
校尉硬着头皮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跟随本公一起杀敌?”李诺微笑道,“你可知此番前去虎牢关,十分凶险。”
“卑职不怕!”
校尉挺直胸膛。
李诺讶异地打量了这个校尉一眼,说道:“本公可是听说了,龙骧卫此番参与此推演战,上边可是下了重赏,谁若坚持的越久,就能得到更多的赏赐。你只需好好呆在奉城,那么必然是会坚持最久。”
校尉丝毫没有犹豫,他坚定道:“赏赐年年都有,但跟随武安公身边的机会却只有这么一次。还请大帅给卑职一个机会。”
“本公倒是无所谓,你想跟来,那么便来吧。”
李诺哈哈大笑,随即马鞭一挥,朝着虎牢关的方向奔去。
而淳城外的血浮屠营地。
姜秋月想了一晚,越想越是觉得不对劲。在翌日清晨时,她就急不可耐地带着几个心腹上前查探。
赫然发现,此时早已人去城空。
血浮屠大军冲入了城内,不见一个活人。
倒是假人见了不少。
原来白日里,城内让她隐隐担心有埋伏的,便是这些假人!
中计了!
好你个李子安,竟然敢这般戏耍我!
姜秋月心中那个恨啊,立刻聚起大军,追击而去。
连奔数个时辰,大军来到了一个三岔口。而此地的脚印更加混乱了。
“殿下,往北去的几乎都是战马的脚印,往东北方向的,基本上是人留下的足迹。”
看着地面上的痕迹,副将分析道。
“这个李子安,看来是兵风两路了啊。”
姜秋月喃喃道,“不过这个分兵倒是有点意思,往东北方向的几乎没有战马……”
副将点头道:“殿下,东北方向,最近的应该就是奉城了,我们只需一个冲锋,就可拿下这座城池。”
姜秋月看向北方:“那北方呢?”
“北方……那应该是虎牢关,易守难攻。李子安这是准备跟我们打持久战!”
副将冷吸一口气,“那朝北追击?”
“我们若是不计伤亡进攻,几日可拿下虎牢关?”
姜秋月神情凝重道。
虎牢关,那也是一道雄关啊。
“若是对方没有援军的话,末将自信最多五日便可拿下!”
副将自信道。
当然是不可能有援军的。这场战斗,就是他们一千血浮屠对战五千龙骧卫。
“好,那就日夜奔袭,争取明日日落之前赶到虎牢关,没准,我们还能在半路追上他们。”
姜秋月说道。
不过就在副将准备下令全军追击时,姜秋月忽然眉头一皱!
不对!
被李子安深深地欺骗过一次了,她可不想再重蹈覆辙。
“慢着!”
姜秋月一声娇喝。
“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副将疑惑。
“这样,你率大军朝北追击,务必拿下虎牢关。本宫去奉城看一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