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0章 玉麒麟儒学巨作求斧正?(1/2)

作者:左岸七夜
“太子太师来了,快快里面请……”
“李大人,还以为您不来了呢,快请入座……”
“李子安年纪轻轻就已位极人臣,深得陛下之信任,当真是吾辈之楷模也!”
“诸位莫要忘了,两个时辰前西域喇嘛还在东华门挑衅,李大人一手【炼狱塔】祭出,直接将之镇压,实乃我大胤守护神也!”
“李大人文可提笔治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能文能武,当世第一人也!其风华英姿绝对要盖过前朝那位战神!”
李诺的到来,也是将场间的气氛推向了极致。
现在的朝堂重臣乃至儒林学子,差不多都已认可了李诺的文道能力。
而他自毁儒道根基的曾经往事而今也是鲜有人会重新提及。
不管是老是少,都是表现的客客气气,绝不敢在他面前端什么架子。
其实也端不起来了,人家可是太子太师,即便是狄征明,也只能仗着自己年事高,等李子安先向他行礼。
李诺径直走向了狄征明面前,拱了拱手,嘴角满是揶揄道:“狄大人,尚能饭否?”
“老夫日啖一牛不在话下,无需李大人担心。”
狄征明嘴角微搐。
这个李子安,真是牙尖嘴利,还能不能愉快地聊天了?这一下子就戳到了他的痛处!
年事已高,文道修为又没长进分毫,他的精力确实不比以往了。而今,吃一碗粥,配几根萝卜条,他就感到饱腹了。
但他不服老!
必要在有生之年,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
李诺感触极深,无比真诚道,“狄大人可是硕果仅存的四朝老臣。常言道,家有一老,如获一宝。于朝堂而言,狄大人亦是如此也!”
狄征明眼皮子跳了跳。
硕果仅存?
还真的是!
可是这话粗听是对他的赞美,但仔细一琢磨,似乎别有所指……
上一个四朝老臣是谁?
窦拯啊!
这位继崔无悔之后的当朝首辅,却被李子安搞得灰头灰脸,最终不得已告老还乡,差点晚节不保。
这个李子安,果然是牙尖嘴利不饶人。明面上看着是在说他好,实则在指桑骂槐呢!
身为太子太师,文道又是【四品真意境】,可以说,除了麓山山长李岐之外,李诺可以随意编排任何一个还活着的朝廷文官和儒林士子。
君不见连太子太傅杜晏都时时在李诺面前吃亏,更何况区区一个只会和王八比活命长的狄征明?
没将这老家伙直接骂出朝堂,已算是李诺仁慈了。
李诺见狄征明面色不是太好,便笑呵呵道:“开个玩笑,狄大人该不会是生气了吧?”
狄征明也只能咽下这口气,他没好气瞥了李诺一眼,说道:“老夫这点肚量还是有的,文宴马上开始,李大人还请先入座吧……”
李诺大摇大摆坐在了狄征明主位左手侧的第一个位置。
狄征明乃是贡试主考官,理应坐在主位上,是今日的男主角,一会可要接受诸位新科举子的拜礼,李诺自然不好一来就夺了人家的风头。
而卓麒麟乃是西楚使臣,文道修为又是在场中最高之人,自然是坐在了右手侧的第一个位置,与李诺正好遥望相对。
不过两人也只是相视一眼,并未有过多的交流。
丝竹奏起,悦耳绕梁,余音不绝。
教司坊的舞姬们也是前来助兴,看得场上那些年轻举子热血沸腾。
一个个宫女将一盘盘美味佳肴端上。
一个个太监将一坛坛美味贡酒提来。
朝廷对待士子,其实还是非常优握的。有什么好处,都是优先念着士子。
新科举人们的这第一杯酒敬的自然是当朝天子,这没什么好说的。
这第二杯敬的则是主考官狄征明。
不过狄征明才举起酒杯,正满脸笑意地准备接受诸位举子的敬酒呢,结果卓麒麟却抢了个先,当场祭出了他藏了数日的大杀器!
“诸位,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夫近二十年里走遍天下,着有一书,正好借这个机会,请吏部尚书狄大人以及在座的各位饱读之士斧正。”
就是这么突然,就是这么的猝不及防!
就问你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当然,李诺也是心中暗暗感叹。
卓麒麟这时机选的真是太好了!
这里是举人的谢师宴。
何为谢师?
自然是鸣谢诸位大儒恩师们的谆谆教诲,以及主考官的赏识,这才有了他们这些学子的今时今日呀!
而卓麒麟却要众人为他所着儒书斧正?
这若提不出什么像样的意见,岂不就是显得他们这些翰林学士很废物?
翰林院何许地方?
一堆文采横溢,能将文章作得花团锦簇的进士们高度内卷的地方!
代表的更是朝廷门面啊!
这被活活打脸,不就是在说他们的文道造诣不过尔尔,那么儒道正统,是不是该挪一挪位置了?
在座之人都是饱学之士,自然是能从卓麒麟轻飘飘的一句话语中感受到了那满满的……恶意!
狄征明此时的脸都绿了。
伸在半空的枯皱如树皮的老手忍不住一颤抖,酒水飞溅了出来。
他是靠着年龄和资历硬生生熬退了好些朝臣,这才熬到如今这个吏部尚书、内阁学士的位置上来的。
至于他的文道修为,咳咳,抱歉,恐怕比在座的某几个天赋绝伦的学子还差一些。
而且,这主考官本来是轮不到他来当的,是他走了很多人情,豁出这张老脸皮抢来的!
他都耄耋之年了,容易吗!
让他斧正?
斧你个娘咧!
你个存了十万只坏心眼的破麒麟,不去找太子太傅杜宴,不去找太子太师李子安,偏挑这个时候找老夫的麻烦?
到底是何居心!
老夫惹你了?
是吃你家米了还是用你家墨了?
李诺离得最近,自然是将糟老头子那憋屈的神情都看在了眼里。
他紧绷着脸,努力保持肌肉不动,憋笑憋得真是好辛苦!
老狄啊,真是委屈你了!
不过这也不能算是无妄之灾,谁叫你领了这份差事呢?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嘛。
既然想做天下师,不得先给人称一称文骨有几斤几两重嘛!
我挺你!
最好能玉麒麟的这部儒书批判到一无是处,狠狠扇其脸。
你行的!
而场上其他年轻士子见状,眼中迸射出丝丝火热。
二十年的呕心沥血、出自卓麒麟之手的文坛巨作,终于要问世了吗?
难掩激动与兴奋呐!
他们都将成历史的见证者!
至于狄征明这老家伙?
爱咋咋滴!
这糟老头肚子里有多少墨水,他们真不知道吗?
四朝老臣?
啊呸!
分明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好嘛。
在场人士,确实都不怎么看得起这位吏部尚书狄大人……
水货一个,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国子监的许云城此时也不管什么尊卑了,立刻兴奋吼道:“大儒之文坛巨作,学生定要好好拜读!”
狄征明倒也是个人精,立刻顺势说道:“是是是,大儒之巨作,哪是我等敢评点的?我等一定静心拜读。”
卓麒麟手一招,文气涌出,一个个字符便于半空中呈现。
大家都是儒士,懂的都懂,立刻将文气汇聚于双目上,静心观之。
这部巨作的字数不多,也就五千余字。
但字字珠玑,使人三千汗毛顿时舒张,又如饮甘露、吸霞云、食仙草,回味无穷。
众人逐字逐句顿读,根本不敢用【一目十行】之类的神通。
一个时辰过去了……
众人也终于缓过神来,心中感慨万分。
不愧是大儒啊!
此等赋文,他们一辈子都难以写得出一篇来!
望其项背!
李诺自然也是……一边啃着大鸡腿,一边囫囵吞枣地读完。
但……
也就那样了。
这并非完整意义上的一部儒学典籍。
这五千余字……其实是由十篇文章结合而成。
每一篇文章也算是一则小故事、小寓言。
这些故事都发生在九州各地。
总之,就是卓大儒这些年的红尘历练的经验总结吧,每去一个地方,就作了一篇文。
这十个故事十篇文,用了借古讽今、以史为鉴等等手法,文字犀利,特色鲜明,也算是难得的好文吧。
但怎么说呢。
文章做得花团锦簇,也是言之有物。但有一个很大问题……明里暗里都在嘲讽当权者不会治国,视黎民百姓如草芥。当然,在文中卓麒麟也提出了他的治国手段和政治抱负,但真正实现起来,太难太难。
就好比都还没实现社会主义呢,就想着直接迈步进入共产主义?
这爬都没学会,就想着和博尔特赛跑了?
是不是太天真了?
当然,抛去政治这一块,这十篇文章,确实是极好的。
这一点,李诺也是承认的。
甚至,每一篇都能被当做传家墨宝了。
尤其是那儒圣体,铁笔银钩,力道遒劲,透着一股苍茫之感。
李诺也是有些眼热。
这儒圣体的火候已达登峰造极之境,比他恩师简玉衍的还要略胜一筹。
“诸位,这十篇赋文乃是老夫游历天下二十载有感而发,还请诸位饱学之士斧正。”
卓麒麟昂首捋须,满脸春风笑意。
别看只有区区五千余字,但的的确确是浓缩了他数十年的精华所在。
每一字,都已做到了无法删减。
每一篇赋文,都蕴含人生乃至寰宇哲理。
而此时天上,霞云万丈,涌如火海,文曲星自霞云中探出一角,这一幕,自然是让宴席上的西楚士子兴奋至极!
而在场的翰林文臣们,面面相觑。
他们也是汗颜啊。
这十篇文的水准远在他们之上。
斧正?
别逗了!
连文曲星都认可了卓大儒的赋文,让他们斧正?
非要班门弄斧,图惹人笑话吗?
我斧你个娘咧!
他们虽也是文道佼佼者,但此时此刻,也只有顶礼膜拜的份。
礼部左侍郎是个老实且正直的人,人称“陈老实”,他正气凛然道:“卓大儒,这十篇赋文如雷贯耳也,今日能够亲眼目睹巨作问世,实乃我等为官者之幸也!今后,我必定时时诵读,以这十赋文为戒,请受我一拜!”
说着,陈左侍郎双手一拱。
其他翰林文官顿时无语。
这个陈老实,你到底站在哪一边的啊?
这么一搞,显得他们里外不是人了呀!
于是,他们也只能有样学样:“请受我等一拜!”
卓麒麟面带笑意,大方接受了诸人的顶拜。
西楚士子重重呼出一口浊气,眉目间,皆是洋洋得意之神色。
扳回一城!
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连大胤的翰林文官都对他们的卓大儒顶礼膜拜,这不是说明他们大楚的文道比大胤更优秀?
那么儒道正统,是不是也该往大楚那边挪一挪了?
数日前缠绕在心头的阴霾也是一扫而光,离恨山顿感心旷神怡,余光中却瞥见李子安在那吃吃喝喝,不管不顾!
这下他立刻就炸毛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