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百六十二章 较劲的郁希夷(上)(2/4)

作者:平生未知寒
过拐角。

前面一条长街两侧,站满了人。

密密麻麻,都披甲悬刀。

从他们身上的甲胄来看,很显然这批人,在军中,官职都不低。

此刻他们齐聚在这里,等着陈朝。

为首的一位雄伟武将,看向陈朝,满眼欣赏。

其余大多,情绪都是如此,也有少部分人眼神里神色复杂,很难说清楚是些什么。

陈朝站在原地,沉默不语。

那些个披甲将军们互相对视一眼,纷纷抱拳。

动作整齐划一。

“镇守使大人与陛下一脉相承,为国为民,我等钦佩,能与镇守使大人并肩而战,我等三生有幸!”

“愿镇守使大人武道前景,宛如长河流动,生生不息,望镇守使大人永镇大梁,不让我大梁百姓,受半点灾祸!”

声震长街。

陈朝站在原地,听着这些话,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是沉默许久之后,同样抱拳,然后深深鞠躬。

敬这些为了大梁百姓,有家不回,性命说丢就往这战场上丢的赳赳。

……

……

黄龙州,历来被认为世间剑气最盛所在。

铸剑最好之地,剑气山,在黄龙州。

世间独一座的剑道宗门,剑宗,也在此处。

有了这飞剑最顶尖处,剑修最强所在,自然而然在接下来的漫长时光中就能吸引别处剑修也好,铸剑师也好,来此地落脚。

哪怕最开始没有几个,但随着时间推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地堆积的飞剑也好,剑修也好,都越来越多,越是如此,黄龙州的剑气便自然是越来越盛,看不到尽头了。

到了大梁朝开国之后,黄龙州的闲散剑修和铸剑师数量到了一个数不胜数的地步,黄龙州自然便被认为是剑道所在之地。

以前曾有山野散修出身的剑修放出豪言,如何才能算是成为世间的剑道扛鼎人物,很简单,那就是先上剑气山带走一柄百年一剑,而后持剑挑落剑宗宗主的发冠,那便成了。

但这话说出来这么多年,甚至早就过了百年,却也没谁能做成这等壮举,百年一剑这剑气山的确又出了一柄,名为野草,但取剑离开的,哪里是什么寻常剑修,也是出自剑宗门下的剑修。

且不说他这个身份会不会去挑落剑宗宗主的发冠,光是说他取剑之后这些年,虽说听闻已成剑仙,但距离当世用剑第一人的剑宗宗主,只怕还有十万八千里。

那位此生所求不过悟出完美一剑的剑宗宗主,不知道有多少年不曾在世间出现过了,之前出手两次,分别向两位帝君出剑,虽说好像都没胜,但却都没死,别看这战绩好像是不太光彩,可实际上哪里差了?

这世上有几个人能够在两位帝君的手下安然无恙地全身而退?

只怕没有吧。

所以即便两场不胜,世间剑修还是愿意将剑宗宗主视作当世剑道最强者,依旧对其十分钦佩,也心心念着剑宗宗主什么时候才会再次出关。

想着是这样一回事,但从月初开始,那些个冒着风雪来到一座名为三尺的小镇的剑修们,可不是为了等着那位剑宗宗主闭关结束的。

而是早些时候,黄龙州开始流传一个消息,说是剑宗里有一位行将就木的大剑仙自感时日无多,要在这些时日,在这座三尺小镇来筛选一个衣钵传人,作为自己的剑道传人。

而且要求几乎没有,不管他们以前是否练过剑,有无师承都可以。

最开始剑修们得知这么一个消息的时候,其实并不当真,毕竟一位修行到了忘忧尽头的大剑仙,即便真的将要身死道消,只怕也会将自己的毕生剑道留给剑宗里的剑修,怎么会朝外而传。

但后来这个消息越传越久之后,渐渐有其中更多的内幕传出,说是那位大剑仙不是旁人,乃是早些年在世间闯出过极大名声的绿亭剑仙。

绿亭剑仙杨绿亭,甲子年前,便已经是名震世间的大剑仙了,这位大剑仙当时虽说在那一代的剑修里不算是最了不起的存在,但声名一定是最好的,这位大剑仙行走世间的时候,常常出剑斩不平,为不知道多少修士出过头,也是因此结仇颇多,但实际上那些仇怨,几乎没有哪一件是他自己身上的。

之后这位大剑仙曾被当时的痴心观观主联合数座宗门的掌教围困,双方鏖战数日,这位大剑仙遍体鳞伤,几乎就要身死道消的时候,剑宗宗主出现,因为惜才,便不惜拿出几件重宝将杨绿亭保了下来,但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杨绿亭从此要加入剑宗,做剑宗宗主的陪剑。

所谓陪剑,其实也就是两人互相较量,也是互相问剑,各得裨益,只是当时的剑宗宗主心高气傲,并没有想着要从这杨绿亭身上得到半点对方的剑道,只是想着拿一位大剑仙试剑。

同样都是当世的剑道宗师,杨绿亭当时只问了一句,我如何才能下山。

剑宗宗主的答案也简单直接,要么问剑胜过他,要么就是在寿元将尽之时。

当时杨绿亭只说伤好之后,最多不过十年,便要胜过剑宗宗主,得自由身下山离开剑宗。

但最后结果呢?外人不知晓,但剑宗内部却有些资历足够的剑仙们知晓,之后的岁月里,他和剑宗宗主几乎每隔五年,便有一场比剑,最开始两人相差不大,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了上一次两人比剑,剑宗宗主便已经只出半剑,便胜过了杨绿亭。

杨绿亭不强吗?

事实相反,杨绿亭其实剑道通玄,在剑宗内部,也排在前三。

就是这样,更显得剑宗宗主的恐怖。

他和世间的其他大剑仙之间,或许永远都有一道鸿沟。

大剑仙和大剑仙之间,是不同的。

如今既然说这位想要传道的老剑仙是杨绿亭,众人其实就觉得此事合理了,一来这位绿亭剑仙一直都是那种侠义心肠的好人,二来,他也不算是剑宗的剑修,只是被逼着在剑宗待了一甲子,真要说对剑宗有感情吗?只怕也说不上,只是不怨恨就已经相当难得了。

所以知晓这个消息之后,剑修们陆续赶往三尺小镇,这座位于黄龙州北部的某座偏远小镇,从此刻开始,传说不断。

有人说这是绿亭剑仙的出身之地,如今老剑仙要落叶归根,选在此地合情合理,也有人说此地其实不是绿亭剑仙的家乡,而是这位剑仙心爱女子陨落所在,当初绿亭剑仙纵横世间,为不少人出头,最后拖累了自己的妻子,在一次围杀中,妻子便死在此处。

还有人说,要不是因为绿亭剑仙的妻子死在此地,让绿亭剑仙剑心破碎,那么之后在面对剑宗宗主之时,决计不会胜不过对方。

总之众说纷纭,人们都来了。

有些人不求得到那位绿亭剑仙的剑道传承,只求能见一面那位绿亭剑仙就好,这等传说中的人物,或许对于整个世间来说分量没有那么重,可对于剑修一脉来说,却不是这样。

这是剑道上的传奇。

见一面便是大幸运,若是还能有幸被对方指点几句,那就是幸运

中的幸运了。

要知道这样的人物随口一句,说不定就是旁人终其一生都没办法在别的地方得到的,这样的事情不是没发生过,曾经便有位大剑仙随口指点过一位剑道后辈,然后那人便最后成了一位剑仙,当时此事,甚至沦为一段佳话。

三尺小镇,剑气驳杂。

日落之后,夜幕降临,虽说小镇已经人满为患,但还是有人在赶往此地。

一对剑修夫妇,男人和妇人都是负剑,走入小镇之时,仍旧是牵着身侧妇人的手,妇人打量四周,是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了,而男人则是目不斜视,对周遭情况,其实好像没有那么关心。

进入小镇之后,妇人还是忍不住提醒了几句自家夫君,让他尽量少说话,少与人相争,就算是受了些委屈也别太在意,但不说还好,这样一开口,那男人便有些皱眉,说是自己受委屈倒是无所谓,但是她要是受委屈,他肯定是要出剑的。

妇人无奈地拧了一把自家夫君的手臂,“话是这么说,要是到时候对面站着一位剑仙,你出剑不出剑,有什么关系?”

男人刚要说话,妇人便盯着他说道“你如今距离剑仙不过一步之遥,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事情,真能觉得不后悔?”

男人沉默片刻,笑道“不后悔。”

妇人哀叹一声,自家夫君这性子,从来如此,怎么劝都劝不动,她其实也是没什么法子,她只能寄望于这次来这里真不会遇上什么事情了。

其实要不是这次是绿亭剑仙的剑道传承,她也不会拉着自己夫君来到这里,两人都是散修,本来修行就要困难不少,如今自己夫君距离忘忧只有最后一步,虽说依着自家夫君的说法,这最后一步只需要潜心修行个数载,说不定就能成了。但她其实还是不太相信,想要在这里来碰一碰运气,万一得到了那绿亭剑仙的传承,那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以散修出身,成就剑仙。这种事情,可不多见。

而一旦做成,甚至便已经可以开宗立派,传下道统,那也算是没在这世上白来一趟。

因此这件事,妇人很想做成。

眼见自己夫人已经有些生气,男人牵着妇人手的力气更大了些,然后语气柔和了些,“尽量,尽量。”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妇人便有些生气,你能尽量,那不是拿我当三岁小孩儿哄吗?

男人没法子,叹气道“我辈剑修,一剑在手,是该直抒胸臆嘛,要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练个屁的剑。”

眼见自家夫人要反驳,男人赶紧拿出某人举例,“那位镇守使大人不就是这样吗?你看看,现在人都是什么境界了?”

妇人冷笑道“徐白,你觉得你哪一点可以跟他比较?”

这话一说出来,叫徐白的男人立马便泄气了,他张了张嘴,没有反驳,的确,不管是背景天赋还是什么别的,他可都比不上陈朝。

不过已经说起陈朝了,徐白还是有些感慨道“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这位镇守使大人一次,到时候好好喝一次酒。”

说到喝酒,妇人眼里的神色变得柔和了些,她轻声道“到时候我给你们做点下酒菜,希望那位镇守使大人不嫌弃。”

妇人在外人看来,绝对不会是个很好很好的女子,但偏偏在徐白这里,她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女子了,没有之一。

徐白握住妇人的手,轻声道“要是那位镇守使大人嫌弃,那就不上桌一起喝酒了。”

妇人这一次没说话,因为她发现自己身边的这男人,表情十分认真。

……

……

随着这对剑修夫妇走进小镇,小镇外又来了一架马车,驾车的马夫是个壮硕的中年男人,只是看气息,不像是剑修。

来到小镇外,汉子驾车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