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送菜风波 下

作者:不稳定平衡
饭吃到后半段时,李小敦跟毕威和小杨老师打个招呼说要去卫生间。

他悄悄的来到柜台先把账结了。然后回到桌前接着吃。

吃完饭,毕威和李小敦打着饱嗝揉着肚子向外走。

小杨老师说道:“你们先出去吧,我把账结一下。”

小杨老师掏出钱包走到柜台前。

“您是哪号桌的?”收银员问道。

小杨老师报出桌号,也有一个给他们上菜的服务员过来观看。

“你们那一桌的账刚才已经结清了。”收银员说道。

小杨老师马上醒悟过来。她冲出火锅店,远远的看见李小敦拉着毕威正撒丫子狂奔。

跑出一百多米后,毕威站住了。

“不用,不用再跑了。小杨老师追不上了。吃的太多,再跑肠子就断了。”毕威喘着粗气说。

李小敦向后看了一眼说道:“行,慢慢走吧。”

毕威突然低头想了想说道:“小敦,你比我还小,但是做事情却比我,比我圆滑多了。”

李小敦不禁苦笑。他从小被长辈教育做人要厚道,要实在。但是毕竟父母是经商的,耳闻目染还是受到一些影响。

“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别误会!我是说你更成熟。其实你这个人很不错。”毕威急忙修补道。

“好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李小敦笑道。

出了满头大汗再蒸干,李小敦和毕威脸上都是灰扑扑的。

再加上白菜叶子弄得两个人衣服上有一块块的绿。

所以李小敦和毕威一进寝室就让在寝室里的严宇飞和王元看出端倪了。

“你们两个干什么去了?弄得浑身上下都没有孩子样了。”严宇飞问道。

“小杨老师把我们找过去给家属院里的老教授们搬了一下午白菜土豆。”毕威无所谓的答道。

没想到毕威这样一说,王元一步就跨到毕威面前问道:“这么说,下午你们给小杨老师干活去了?”

“我们不是给小杨老师干活。是我们和小杨老师给一帮老头老太太做好事去了。”李小敦纠正道。

“就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不来叫我?”严宇飞问道。他的语气里略带责备。

“就那么点活,我们两个干就行了。我警告你们两个不要出去胡说!马上就毕业了,我和毕威就想顺利毕业,也用不着老师帮我们什么,你们不要往外处想。”李小敦急忙解释道。

严宇飞没有再说什么,可是王元却瞪了李小敦和毕威一眼开门出去了。

其实李小敦和毕威干活的时候一点功利的目的都没有,现在被人误解心里很不舒服。

不一会以班长高峰为首的十几个同学就来到寝室里。

毕威自我感觉嘴笨,李小敦自觉的充当发言人的角色。

李小敦大致把下午发生的事情说了一下。不过,他把干活时间缩短到一个多小时。搬的蔬菜也只有大半车。

他也没有重点说帮几个老教授搬白菜土豆。而是特意提了一下原来在实验室管器材的老周老师。事实上,他和毕威也的确给老周老师家搬了白菜和土豆。

不过十几个同学还是很不满意。责备他们忘了大家都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好兄弟。

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里面的学生也不是个个单纯。

这些李小敦也理解。他现在真想把这些同学带到他的别墅看看,他根本用不着在这方面花这么多心思。

接下来就成了开李小敦和毕威的批判会。

同学们纷纷指责两个人不够意思。

李小敦和毕威则不停的替自己辩解。其实他们心里也清楚,如果小杨老师真的把这其中的几个人找去干活,也许他们心里反而不高兴甚至在心里骂娘。

一直到熄灯高峰他们也愤愤的离开寝室。

高峰找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给小杨老师打电话。他用略带撒娇嗔怪的口气表示他很不满意。为什么小杨老师有事情不来找他这个班长。

小杨老师也马上解释她是碰巧遇见李小敦和毕威的。如果她没有遇见李小敦和毕威,那就一定会先到寝室来找他。

高峰关上电话时很满意。他已经向小杨老师表明了他是一个愿意听老师话的好同学。虽然他并没有去干活。

李小敦和毕威躺在床上就这个事情又进行了讨论。两个人一致认为:这个班级除了李小敦和毕威同学以外但是势利小人!

严宇飞和王元躺在床上大声表示抗议!

小杨老师放下电话心情不太好。她刚刚回到国内还不适应情况。

她不知道这件事在班级群里会不会对李小敦和毕威有不利的影响。

她把这件事跟正坐在沙发上看书的老杨教授说了。

“下午的时候我看见两个学生扛白菜土豆了。如果是小事情也无所谓。可是今天那么多白菜土豆就让那两个学生扛就有些过了。”老杨教授说道。

“我现在也有些后悔。不过我看那两个学生挺单纯的,也挺不错的。其中一个就是那天把走丢的魏教授送回来的学生。满心功利的学生不会拍一个已经退休那么多年而且脑袋不清楚的老头的马屁吧?”小杨老师笑着说。

“大部分学生还是好的。不过现在社会越来越复杂了,大学里的学生就不会受影响?以后再遇见这样的的情况还是要注意一点。”老杨教授叮嘱道。

“不过说到这两个学生。其中有一个想去德国留学。到时候您老人家给写一封推荐信呗。”小杨老师撒娇的说道。

“你刚刚给他们打包票说没有功利心,现在就搞这一套。”老杨教授嗔道。

“哎呀,真的没有!我就是看着他人不错。而且连着三年获得二等奖学金。其实另一个叫毕威的也不错。那个高一些的就是你的老乡东北人。还是一个省的。他是完全靠自己勤工俭学念的三年大学。完全没有花家里的一分钱!”小杨老师解释道。

这一次老杨教授感慨了:“我们那时候上大学不用交学费,还有助学金。现在的孩子能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解决学费生活费念大学,的确不容易!叫毕威是吗?不错!”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