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天有几重?(1/2)

作者:木恒
其他秀才们也纷纷叫嚷着:
“这不可能!”
“人就是他杀的!”
“绝对是这样的。”
“谁在信口磁黄,你们敢违背圣人的法旨?”文举人一听,勃然大怒。
这不是在砸他的饭碗吗?
竟然敢质疑圣人的话!
他可是靠这座庙供养的。
这就等于有人说庙里的菩萨不灵,而且还在撒谎。
是个和尚就不能忍。
除非他是道士。
众秀才顿时沉默了。
而在这时,文举人冷冷道:“好了,都回去吧,事情已经出来了,这个秀才是无辜的。”
钱秀才很生气,但他又知道,事情不能更改。
圣人都发言了。
你还敢反对?
你是觉得功名戴得太久了?
即便是皇帝,在圣人面前都要低头。
年年上香。
为此皇上自然有不满意的。
但是不满也得跪着。
不然,你就要落水、拉肚子、感冒……
而且死后不得封神。
这就是圣人的威力。
闻人升微微一笑。
“圣人果然睿智,明眼万里。”
他这是讽刺。
自己只是稍稍修改一下记忆,就让圣人做出了错误判断。
不过如此罢了。
当然了,如果圣人能多看几个相关人的记忆,大概就能推断出真相。
但是,但是,一个人记忆30两,要看几个人的才够?
而且圣人也不是能天天打扰的。
所以都是问一下核心问题。
然后就结束了。
随后闻人升返回。
钱秀才等人悻悻地离开。
离开前,有秀才转头道:“赵秀才,你别得意,这次是你运气好!”
“识相的,赶紧把何家千金让出来,给钱公子当个小,你还能落个五十两。”
“不识相的,你等着今年的考核!”
闻人升看看那人。
突然上前,就是一脚踹去。
直接将那秀才踹出去三米远!
虽然神秘之种撬不动这个世界的太多规则,但是增强身体还是能做到的。
当然只能增强到秀才的极限。
也就是八倍于常人体质。
有功名的人,就可以修习功法,君子六艺,其中功夫也很重要。
秀才要佩剑。
可惜这一切好处,都改变不了封闭带来的自我禁锢。
“敢侮辱我,你长了几个嘴巴?”闻人升冷笑道。
“你,你敢打人!”那秀才躺在地上,直接哀嚎,根本起不来身。
旁边几个秀才立刻过去将他扶起。
其他人也顿时愤怒起来。
“打的就是你。”闻人升再次逼迫过去。
众人顿时吓得连连后退。
这些家伙,光靠着自己功名、与官府的关系、背景来压迫别人,哪里还有古代秀才的风范?
持剑杀敌,想也别想。
“你等着!”钱秀才带头逃跑。
“等着你们!”
闻人升不屑一顾。
一时间,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青春时代。
有人欺负自己就反抗。
不想那么多,也不瞻前顾后。
或许人年纪大了,想得就多了。
现在看看,年轻真好。
不过,话说回来,他一直都是18岁啊。
比年轻人还要年轻,嗯,那就没事了。
随后他一路回家。
然后那个自行车秀才,则是一路跟着他。
“看来是我输掉了,不过直觉告诉我,你没有那么简单,这样也好,正好合作制作自行兽。”
随后两人就开始在家忙碌起来。
主要是解决木质不够坚固,只能在城里的石板路上骑行。
一旦到了乡下泥泞路,就会出现大问题。
这木头很容易散架。
毕竟它不像两轮车,基座宽大,稳固性好,可以用更多木料来维持平衡和坚固。
它的设计就是违背平衡的。
“要改成钢管,”闻人升提出建议,“那样做自然是昂贵的,所以说可以换成坚韧的竹管。”
“竹子?”自行车秀才疑惑道。
“是的,竹子便宜还容易生长,而且还不容易腐烂,另外比较轻。”
“车架由竹子制成,包括上管、下管、座管、后上叉和后下叉……”
听着听着,自行车秀才两眼放光。
“这,这也太厉害了。”
“就是这轮子怎么解决?”
“轮子还是用竹子弯曲制造,这样的话节省成本,整体造价不会超过五钱银子,主要是人力成本。”
“而人力最不值钱。”闻人升摇头道。
对方听得很是激动。
如果只有五钱,那么即便只能用半年,相信也有人买。
主要是那些送货的,送吃食给大户人家的,需要用这东西。
一来用马车太昂贵。
用牛车太缓慢。
但速度慢了又会菜凉。
其实古代早就有外卖了。
就是给大户人家包月送餐。
或者是给衙门中人定期送。
县城自然是支撑不起来。
但是府城,省城,乃至京城,是大有市场的。
那里的市民阶层,对这东西的需求很大。
因为对这自行车的需求也很大。
很多人就是因为缺少便利的交通工具,不得不每天浪费几个时辰在路上。
有了它,就可以多赚钱。
五钱银子卖上一两。
一两的话,大城市的人,用上一年多,节省的时间就能赚回2两到3两。
自行车秀才很高兴。
他这才自我介绍道:“我姓高,叫高要。”
“赵,赵前。”闻人升说了说本身的名字。
“好,咱们合作愉快,一人一半,投入股份,最后平分。”高要兴奋道。
闻人升摇头道:“若是这样做,用不了半年,生意就被人抢走了。”
高要这才从兴奋中冷静下来。
是啊,别的不说,文举人会第一个来抢。
闻人升微微摇头。
封建社会的官吏们,又凶狠又愚蠢。
他们哪里懂得什么是生产渠道,销售链条,经济循环?
他们只知道设卡收钱,和卖敲诈。
往往商人们千辛万苦搞出一条商道,然后与民也有利。
但最后却不得不献给官吏。
而官吏自有其短视性,随意榨取,一年节假,都是借口。
即便是红楼中的荣宁两府,都避免不了夏太监动辄千两百两的敲诈,恨恨地说这起祟,如何了结。
何况是别的小民之家?
就这样的恶劣环境,如何诞生出开化文明的商业环境,如何诞生出各种发明创造,如何诞生出保护商业的体系?
不存在的。
即便文圣人,他能明辨是非。
但问题是他的庙宇要依靠举人进士们的维护。
小民想要找他做主,也找不到头上去。
“那该怎么办?难道看着好生意就这样没了?”高要很郁闷。
闻人升笑笑。
这算什么好生意?
他脑海中的好生意亿万,随便哪个拿出来不是赚大钱?
别的不说,一个治疗伤风感冒有效的艹药方,当然就是现代有效成分的原始版本,就价值无数金。
这年头,因为伤风感冒而死去的儿童、大人,数不胜数。
有功名者可以靠文气庇护身体,百病不生。
但是想考功名却太难。
毕竟不能场上作弊。
而且还有时间限制。
一般人消耗不起。
所以这药物肯定能大赚钱。
但是也不能随便去做。
“只要我们考上举人,这生意就能做了。”闻人升说着。
“好,考举人。”
随后就是考举人。
举人很难考。
考场之前,闻人升买了很多往年金题。
然后发现年年都是大不同。
和明清不同,明清出题范围狭窄,为了不重复,只好搞排列组合。
只能从四书五经中出题。
结果就是截搭题,就是从前面的内容中找一句,后面再找一句,拼凑到一起。
坑死人没商量。
破题破不好,这科就白考了。
根本对实际没有一点用。
反而考进士时,的确就针对实际出题了。
比如崇祯就考过,兵制如何,如何改进,如何征税……
问题是毛病大家都知道,想要解决,没有能执行的人。
而这个世界的题目,则是海阔天空。
根本没有什么限制。
天文地理,无所不包。
从这里看,倒也比封建王朝开放许多。
比如前三次的举人考题,也是写策论。
比如“天上的太阳,为什么早上大,中午小?”
又比如“有一只鸟生出三条腿,这是为何?”
还有“赵家有五万亩地,但是他祖先只有30亩荒地,这些地从哪儿来的?”
“怎么解决他们家的地?”
可以说,因为有神明,那皇帝也比较奔放。
而且考官本身又是进士,所以出题也比较浪。
也不怕事。
而这一次的考题又会是什么?
果然考举人就很难了。
你不能光背那些经典书籍,你得博览群书。
光要看的书,就得上千本。
这对别人来说是个难事。
对闻人升来说也是个难事。
他难就难在,他不能说出正确答案,而是要引用那几千本前人之书,给出答案。
至于你说你自己的发现,不好意思,得看命。
如果是让一个比较厉害的考官看到了,他觉得你的对,可能选拔你当头名解元。
如果你运气不好,那不好意思,你完蛋了。
你啥也没有了。
甚至还有可能因为狂妄自大,要求回家反省自己。
于是闻人升就只好借书来看。
书非借不能读也。
很快考举人的时候到了。
经过一通繁琐流程后,终于拿到了举人的策论。
上面写着:“天有几重,地有几层,人有几级?”
“平天,削地,等人,可否?”
我考,闻人升对这个世界又有了新看法。
这类似于明末思想开化啊。
明末小说,基本都有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比如水浒、西游,都有明显的类似想法。
但这样的书,在清朝出一出试试?
不给你个九族套餐,算你运气。
水浒在清朝就是禁书。
在清朝统治期间,清官府对《水浒传》共计毁禁23次。
当然崇祯也干过禁止此书传播的事。
但他有心无力,说出的话,哪能出得了京城?
所以水浒持续火爆。
而现在,这个世界,进士们显然是放飞自我啊。
这话都敢写。
闻人升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地。
平着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