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三百四十章 变成凶手(1/2)

作者:木恒
进士数量固定。
但举人就不限固定数量。
能考上就当。
大乾帝国,举人有36万。
而且举人考进士,是不限制年龄的。
也就是说,每十年理论上有三十六万举人赶考进士。
而秀才则是360万。
举人考进士,取中率理论上是万分之一。
当然很多举人,不想去考进士的。
因为需要去镇守海外。
但又因为进士死后可以封神,可以享受香火。
而举人虽然尊贵,但你死了之后就啥也没有了。
所以说很多举人都是享受到50岁之后才去考进士。
这也算是享受过了。
有些怕死的人可能拖到七八十岁。
但那时候基本没什么希望取中。
一来你七八十岁的脑筋,肯定不如二三十岁。
二来主考官看到这样的就厌恶,太利己了。
一点没有为国之心。
能取中者,也有。
但那往往是80岁考中了秀才,86岁考中举人,接着又去考进士的。
也就是说,人家不是有意拖延的。
所以一般举人,是四十多岁考进士。
再晚,你的精力就赶不上,考官也厌恶。
即便是有很高能力,也是不被取中的。
闻人升想明白这个世界的背景之后,他就知道了,这是一个儒道世界。
其实他对儒没有恶感和偏见。
但对后来逐渐谄媚君上,谄媚权贵的儒教不屑一顾。
当然那也是因为在封闭环境中导致的。
只要封闭,就会有奇形怪状的东西生出来。
就好比,封闭的寨子,也知道要走婚,不能自己繁衍自己的,那样也人会奇形怪状的东西生出来。
古人早就知道的事。
生孩子是这样,文化思想也是这样。
而在这时。
正当闻人升回忆之时,突然间,门外有一个少女提着盒饭站在门口等着。
闻人升扫视一眼读书的学生们,然后走出门去。
“赵先生,赵先生,这是我家里给你送的饭。”
“对了,我弟弟现在学习怎么样?”少女抬头问道。
闻人升仔细想了想。
这女人叫何云。
她弟弟叫何正。
是个小胖子。
每天就是吃喝玩乐样样精通,背诵学习样样稀松。
但是他擅长在家长面前表现。
大家都还以为他学的很刻苦。
除去这些,这小胖子也很会来事。
挺会孝敬他这个老师的。
可以说每次送礼都是最好的,最充足的。
四时的瓜果蔬菜。
节日的红包银钱。
因此前身对这个小胖子也是又爱又恨。
也是对他们家里说这孩子有潜力,有潜力……
谁让对方何家是个殷实人家。
几乎可以说他一个人送的礼物就占了整个班的1/3。
也是因为他这家比较富裕。
这是个中等地主啊。
家里至少有800亩好地。
又是一根独苗。
在闻人升看来,早点结婚,早点生几个孩子,挑选一个更加聪明的来读书,更加效率。
这读书真的看天分。
后天教育好的难度太大。
他还知道,其实何家还看中了前身,想要把女儿嫁给他。
毕竟他怎么说呢也是个秀才。
虽然年纪大了些,但人脉还是有的。
何家800亩地,现在就缺一个秀才来来庇护自己的家产。
何家也是刚刚发家两代。
何云祖父是小商贩,是靠着走村窜巷,卖针头线脑,偶尔偷偷卖点盐。
这才慢慢的发家。
胆子不大,光指望勤恳节约,想发家,意外太多了。
可能一次勒索就让你破产。
偷偷卖盐,赚得就多了。
实际上就是捎带私盐。
这私盐可是暴利啊。
官盐卖得太贵。
很多百姓只能淡食。
一斤盐卖到上百文钱。
一人一天六克,一年就是接近2000克。
也就是4斤盐,相当于一人一年光吃盐就要吃掉半两银子。
这一家全收入才六七两,这一家几口人,就光吃盐了?
不可能的。
这哪个百姓家抗得住?
而私人盐只卖30到50文,甚至粗盐10文也卖。
那就节省得多,等于一年全家只花三五钱银子吃盐。
这样的话,勉强能维持。
然后他父亲这一代又开始变成了坐商。
当然私盐还是偷偷卖。
这消息,闻人升能从记忆中知道,也是因为何胖没有把门的,一次送礼时贸然说了出来。
好在前身不愿意多事,警告他不许再出口,自己什么也没听见。
由此可见前身还是比较善良的。
知道贩卖私盐,和贩卖人口,放贷做当,不是一回事。
只是最近何家开始上岸。
所以买了土地,又想在士林中起步,想要耕读传家。
这就需要一个秀才来庇护自己。
这是传统家族的形成过程。
运气好的话就能奠基。
一个家族慢慢就煎熬下来了。
运气不好的话。
半路家产就被人吞了。
至少闻人升从记忆里发现,县里几个豪强,盯上了何家的产业。
毕竟何家不大不小。
800亩好地,能卖2000多两银子。
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了。
即便当朝首辅,帮人办事,一次也就收3000两银子。
由此可见银子的贵重。
2000两银子足够补上一个七品的缺。
因此这些豪强正在找机会下手。
据说他们已经联合县令,已经盯上了何家。
就等着抓住何家的把柄。
这也可以说他们为什么要急于与前身去联姻了。
至少前身,还有老师,还有同年。
有些秀才同学已经考上了举人。
拐弯抹角也能攀扯上关系。
最怕是有钱没地方送。
闻人升微微一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这时才说道:“何胖,成绩最近不错。”
“他已经有向学之心。”
“多谢老师教导,这是家父给您带来的今年的时文。”
说着,何云将一本书交给闻人升。
“既然如此,那代我多谢谢令尊了。”
“哪里,还要多谢老师教导我那兄弟。”
闻人升看看那些学生。
他以前的大教学术,又可以继续用了。
这也算是干回老本行了。
之前呢,是让他去做侦探老本行。
现在又要他做回教学老本行了。
他也想再作弊一把。
结果发现这一次作弊似乎不是很好作弊。
想要撬动这个世界,有点困难。
看来这个世界比较坚固,比较强大,而且关联也比较多。
想到这里,闻人升摇摇头。
然后他直接向何云问道:“你们家,最近是不是有些事?”
“没有啊,多谢先生挂念。”何云有些慌张。
“那好,有事自来寻我就是。”闻人升点点头。
随后何云匆匆离开。
莫非先生知道了?
何云心头一阵沉重。
她想到了,前些天,城西老秀才王鳏夫,想要娶续弦,就是来找她。
父亲一下就看穿了对方的用意。
娶了她,下一步就是害死她兄弟。
然后害死她父亲。
这样就顺理成章地霸占她家的产业。
这种事,她们已经听说过多次了。
比如城北的陆家,就是这样败落的。
而且事后还找不出一点麻烦。
只有家里有秀才的中产,才能保住家业。
因为可以去告文庙,让圣人做主。
这样的话,圣人眼中,不会有错。
至少这种明目张胆地违背礼教,违背朋友,违背纲常之事,是没人能做到的。
但是如果你家里没有秀才,告不到文庙去,那事情就大了。
对方可以随意拿捏你。
有9种方法弄死你。
因此她赶紧跑回家中。
将这事情一说。
何父叹气道:“看来赵先生是好人,他肯定是从同窗中听了些风声。”
“既然如此,我明日就找人向赵先生求亲,希望他能答应吧。”
其实何父之前露出过意思,但闻人升的前身没有同意。
其实还是心气高。
觉得应该找个官宦小姐。
而不是暴发户之女。
何况对方还没有什么文气。
完全不能提供什么助力。
所以就这样耽误下来。
这一次,何父决定拿出家传的一件宝物做为嫁妆。
这本来是要留给何胖赶考之用。
那是一个砚台。
是他父亲在外帮助了一个读书人。
那读书人病死在路上,最后将砚台给他,求他将自己送回家乡。
他父亲就这样做了。
古代送尸体回家乡,那费用可高了。
而且一路上也容易因为尸体腐烂而感染疾病。
总之千里运尸,是美名,是大义举。
让人落叶归根。
而他父亲就得了这个砚台。
然后果然事后一帆风顺。
后来他也问父亲,既然这砚台如此了得,为何保护不了读书人?
他父亲也回答不出来,求教其他人才知道。
这东西可以保护不同的人,但对每一个人只能保护一定次数。
看来那书生的次数是用光了,才病死。
他肯拿出来,也是觉得这东西保护自家也是用光了。
不然的话,怎么会出现有人来谋夺家产的事。
所以这也是他果断送出去的原因。
…………
随后闻人升自然是答应了下来。
反正只是这个身体的事。
和他没啥关系。
而且这也只是定亲罢了。
等到他走后,自然就是这个身体承接因果。
他看了看那个砚台。
顿时神秘之种发动,解析了一下。
“墨蛟之砚:文气(0/10)。”
“存在文气时,可以消耗文气抵抗灾祸。蛟龙骨所制。”
“原来如此,这是因为消耗殆尽了,所以才不能抵抗何家的难。”
何家是不知道文气怎么收集,也看不出来这东西能收集文气。
恐怕最初的主人也不知道,只知道时灵时不灵。
而那书生死前,一身文气散佚,就给它充能了。
所以这何家是身怀宝物而不知道。
这就是打眼了。
相当于漏掉了一尊传家之宝。
如果他们家真出了秀才,这东西就能世代而用。
不愧是用蛟龙之骨制成的砚台。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