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三百一十九章 来了个仙人(1/2)

作者:木恒
在这位大明副将看来,对方承受了充分的攻击。
这才崩溃。
换成是东百的士兵,主将一跑,肯定就溃散了。
这些能被派来远征的倭寇,果然是精锐。
还能坚守到主公撤离。
随后这位大明副将,看到敌人崩溃,就对左右说道:“兄弟们,跟我杀!”
“这些该死的倭寇,一个不留!”
说完他一拍马匹冲了出去。
左右家丁跟上。
即便不吃空饷也有家丁护卫。
这是自己用自家的田地养出来的。
“怕这些倭寇干什么?”
副将一路带人追杀。
小西本来还想打个伏击,奈何手下已经乱成一团。
不得不说这大明的将军还是很勇猛的。
就算是那些辽东将领们,已经军阀化了,他们也一样有勇猛之士。
很多总兵、副将这样的高级将官,还带头冲锋。
当然被围困而死的也不少。
这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下的战术。
因为财政崩溃加喝兵血的太多,养不起太多精锐,主将带着家丁猛冲敌人,将敌人击溃。
再让一群奴仆杂兵跟着驱赶。
就成了流行的战术。
说他们这种行为很鲁莽,容易陷入敌人包围。
很多时候也很有用。
也可以证明他们的强悍。
但是没有几个人明白,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
自己不冲,家丁也不会冲。
指望杂兵一接触就会崩溃,就不可能打胜。
所以那是无奈。
现在就不是了。
他们都是精兵。
所以副将可以等到将敌人打溃败了,再进行冲锋。
此时此刻,军中中下层同样出现了许多大明勇士。
现在的话他们更加有勇气,更加有主动性。
个个战斗力很强。
因为他们武将封神的人也很多。
相比于那些文臣,其实武将封神反而更加容易一些。
不用考虑那么多事,不用做那么多社交,不用摆平同僚。
你只要足够勇猛果敢,只要能在关键大战之中立下功劳。
比如说击溃敌人精锐,攻城拔地,先登死士……
基本都有机会被封神。
当然,文臣一般封的上限比较高。
武将只靠勇猛立功,一般卷帘大将,捧盏侍从走起。
好处就是数量多。
武将就是上限比较低。
这一点是没办法的。
因为即便现代社会也是文管治国。
武臣你想要从正,必须要辞去军职才行。
避免出现均人管理的色彩。
无论东、西都是这样。
还是知识文化才是最终的战斗力。
勇猛不怕死,只能是个人之勇,能决定战术层面,不能决定大局。
能决定战略局面的,还是文官体系是否还健康,是否能正常运营。
当然,也因为如此,自然而然,武将们都选择了奋勇作战。
当然大部分底层小兵,还是靠督战队。
无令而行者,就地斩杀。
古往今来都这样。
没有军法是不可能的。
随后,大明就这样一路平推。
东百在十年之后同,就归了大明。
对于大明来说,打败一个东百简直是无足轻重的事。
然而消灭东百非常容易,想要成功统治,纳入自己土地却很难。
历史上有很多横跨三洲的大帝国,最后都消失了。
因为他们占据的都是好地方。
所以争抢的人多。
而这一次的消耗,就是整整1亿两银子,全部花光了。
这就是征服一个东百的代价。
要是没有封神这个胡萝卜,文臣武将们自己把它背后象征的财富,分了不香吗?
有了封神的胡萝卜,他们就不这样做了。
而是倾家荡产也要打下来。
等到东百纳土归降之后,天降甘露,封神的预兆也就开始了。
皇帝狂喜。
大臣惊喜。
武将奔走相告。
个个开展家祭。
告诉乃翁又要封神了。
同时,各种私下的手段也开始进行了。
联姻,交易,结盟……
一次封神,就会影响之后二十到五十年的正治格局。
没人不想成为神仙。
可是之前的战争中,大家功劳已经定下了。
其实谁有多少功劳,大家基本有数。
这就和科举一样,考得如何,大部分人心中都有数了。
而且这还是不能作弊,没法做场外功夫的科举。
前人早就有过教训,谁玩花样谁就死得最惨。
三月之后。
正是黄道吉日。
天坛之上。
皇帝亲自率领众臣焚香祷告。
“十年之功,三千里河山纳入大明之土……”
一番长长的祭文送上后,
众人都知道了。
大明一口气又增加了数千万亩土地。
当然实际可耕地根本没有那样多。
而在这时,只听天空一声巨响。
降下仙音无数。
天音出现。
“天帝有诏:”
“大明**皇帝,勤恳为民,开土拓边……”
“特封为正清…………宫之主。”
“尔其钦哉。”
随后就是诸位内阁大学士,各部尚书……
一一封神。
其他人还好。
到了户部尚书,则被封为倒茶童子。
好家伙,兵部尚书很郁闷。
别人都封神主,怎么到了我这,就变成童子。
但仔细一想。
倒也正常。
他自己两袖清风,但是他没有管住手下的本事。
因为很多人知道自己没有希望封神。
于是还忍不住贪。
他也只能管住直属的一少部分人。
再向下去,那些人仍旧在败坏朝纲。
仍然在偷漏朝廷赋税。
仍然在欺诈小民。
毕竟这是本能,看着钱就在眼前,有几个人能忍住不拿?
看着平民的田就在手前,伸手就将自家的地连成一片了,能因为一个虚无飘渺的封神胡萝卜,就选择不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不可能的。
大人物要名声,要封神功业。
但小人物只要钱,只要眼前痛快。
【就是因为这个,才连累了我。】
【都是你们害苦了我!】
户部尚书狠狠地心中想着。
盘算着上天之后,该如何从新做起。
如何狠狠整治一下那些底层官吏们。
虽然不能直接沟通,但可以间接交流。
可以趁着烧香时显圣,背诵古诗,或者其他东西。
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来整治那些人。
唉,总之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
户部尚书心里想着,他当然不敢埋怨上天。
能上天封神就不错了。
随后一圈封神下来,这次是“大封神。”
封了足足九九八十一人。
几乎靠谱的重臣,还有下面英勇的将士都封神了。
不过有些人还年轻,距离死还早着了。
所以就要等到死后上天。
这些被封成神的,自然是要坚守本心,有些坚守不住,做了恶事,那资格就会被取消。
这样的案例不是没有。
当然若是被人刻意算计了,倒是无妨。
有些人老了,就直接上天。
只见天上降下朵朵金莲,每一朵金莲都对应一个被封神者。
随着金莲入体。
每个人都恢复到年轻时代。
这时候底下无数臣民看到这里,个个羡慕。
羡慕之后,又是振奋。
“皇上成神了!”
“大学士们也成神了。”
“以前都说人家是天神下凡,现在看来就是这样,又回到天上去了。”
有人这样安慰着自己。
当然年轻一代有志者也在暗暗发誓一定要再接再厉,自己同样要封神成功。
当然有这样志气的人,都是千万人中选一。
大部分人还是安于命运。
毕竟上亿人口,二十多年下来,才八十一个封神者。
数量可比考中进士少多了。
难度堪比考中状元。
人人都有状元梦,但真考上状元者,三年就那么一个人。
“这就是大明的天命!”
封神之后,京城、各地,都是沸腾了。
“这就是天命的最好证明,谁能像大明一样得到天命?”
“没有一个朝代能够做到,这就是大明独一无二的天命。”
大明的天命如此强大,以至于颇有许多海外之岛,直接纳土归降。
而大明新皇帝,自然是来者不拒。
上一个皇帝封神了就上天了。
免得在人间享受太多。
毕竟大家都知道,足球夺冠后,一般都没了进取心。
能持续有进取心的球员,为数不多。
闻人升看到这里之后。
他发现整个大明就因为封神一事,而从保守颓废,变得积极主动。
这就是一个胡萝卜的事。
虽然大部分人看不到,但总有看到的人选择拼命。
而大明从来不缺少敢拼命,能拼命的人。
从此之后,虽然说也有一些挫折,也有人开始想方设法,想要固定。
不想让别人折腾,只想千秋万代,一教到底。
结果他们都被封神派们给打败了。
因为那样做的后果,就是打不过别人。
被别人蹂.躏。
自己的土地都保不住。
封神更加别提。
为了这个目标,那些精英们积极学习各类文化知识。
时刻与时俱进。
其实大明落后,就是精英们自甘堕.落。
仔细看看历史就知道,虽然说百姓决定历史。
但是历史有多曲折,要走几个拐弯,却是精英们决定的。
也就是说,百姓决定大势,精英决定大势下的个人命运,能否少受些苦。
这就是互相成就。
而大明也走过不少的错误之路。
但最后,又走回来了。
因为你走错了,土地就会少。
有句话说的好,战报和嘴巴可以骗人。
但战线和土地不会骗人。
你说你强盛,可是就剩下一个小岛,是个人也不会认为你强盛。
你说你和平,你弱小,可是你土地还是那么我,谁也不会当你是真弱小。
而大明的土地也变得越来越大。
而为了更好地统治这土地,为了让这些土地不分离出去,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西方的火车、蒸汽机、先进的火枪火炮等技术。
还有电报、铁路、蒸汽船。
这些都是统治土地的上好方法。
所以后来能出现几千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
没有这些东西之前,大帝国超过千万后,就很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