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二百四十六章 老祖论道(1/2)

作者:木恒
而在这时【王卫国】突然站起身来,然后恭恭敬敬地行礼。
接着开口问了一个问题。
他说:“老祖容禀,既然如此,人口就是一切根本。”
“也就是说,百姓越多,我们的气运越多,是这样吗?”
“对,没错,是这样的。”圣地老祖和蔼可亲地看着他。
就像看自家的乖孙子一样。
尤其乖孙子还自我阉割了,不用自己照看孙子将来不懂事的儿子,这更加幸福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为什么无论是文官还是我们这些修炼者,怎么不集中精力发展那些能够大量提升粮食产量,增加人口的技术。”
“为什么不大力兴修水利?”
“为什么不大力改进良种、土地种植,反而纷纷将其当成贱业,顶多是兴修水利上认为挺重要。”
“但也不认为那多好,反而翰林清贵官才是他们所追求的?”
圣地老祖笑道:“呵呵,乖徒弟,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这么做呢?”
“他们每年也是在兴修各种堤坝工程,另外还有安排符诏,庇护风调雨顺。”
“可是,”【王卫国】摇头道,“他们明明可以做的更好。”
“现在他们能有十分力,却只出了一分力。”
“就是说他们只会兴修一些水利工程,搞搞治水。”
“搞一些农业工具,指导农业生产,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迫切地将老百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
“这从他们将那些工匠成贱民就能看出来来。”
“他们将天下之民分为士农工商,而且工匠向来不被重视,只被呼喝来去。”
“每次大工,动辄死伤许多工匠,毫不在意。”
“就像徒弟看到的皇家内庭,有着百多种优良农具,十多种优秀良种,偏偏无人推广,或者即便一时推广,也只是少量使用。”
“而那些工匠,更是被残酷压榨,动辄叫去维修自家府邸,又不给钱,只给点饭,甚至更有者,饭都不给,只当是征用差役……”
“以至于工匠纷纷逃亡,甚至逃到蛮荒族群中,蛮人们反而重视工匠,让他们当主子,给他们联姻,赐予他们官位……”
他说的其实是大明和满清。
大明失败很大程度上就是全面溃烂。
对工匠低贱,克扣粮食,同样是造炮的,在大明的就要克扣经费,让你自己出;而逃到大清,就能当主子,给奴仆给田地给官位。
在大明,你一个毫无功名的工匠想当官?
非得足够狡猾,有足够钱才行。
想靠技术当官不可能。
这也是为啥其实大明的火器明明应该比满清强,反而实战中,是满清用大炮摧毁了大明的阵容……
大明的火枪火炮就没有几次发挥了关键作用的。
听到【王卫国】的话。
圣地老祖沉默。
随后他说道:“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说一切要以民为中心,一切以老百姓的数量增加为目的,是不是这个意思啊?”
这时【王卫国】说道“嗯,我是这个意思,老祖,老祖英明。”
“好了,你不用拍马屁,其实你这个问题,早前他们也商讨过,后来也有人进行过推演。”
“那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卫国】又疑惑道。
“你可知道,假如照你的办法去做,一切以百姓为中心,尽量增长老百姓的产量。”圣地老祖缓缓道,
“你所谓的使用技巧来增加百姓数量。”
“比如说种地的技巧啊,又比如说这些治水的技巧,比如大力提高工匠地位,比如让工匠的创造积极性增加……”
“最后的最后就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
圣地老祖看着众弟子。
众弟子有人迷惑。
有人恍然。
【王卫国】则是属于恍然到一半的那一类。
圣地老祖微微一笑,很是欣慰。
“就会出现百姓不需要,不依赖我们这些修炼者的情况。”
“你知道吗?”
“百姓有了自己的技巧自己的生存之力,就不再需要依赖我们这些修炼者了。”圣地老祖又重复了一遍。
一开始【王卫国】其实还没完全明白什么意思,仔细听听之后,他才突然明白这个老祖到底什么意思。
顿时恍然大悟。
老祖微微一笑:“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王卫国】感觉很悲哀。
就像现代社会一样,各个老百姓都吃的肥头大耳的。
谁需要什么神仙来帮助自己吃饱饭?
谁需要什么神仙来帮助自己过日子?
还需要什么皇帝吗?
不需要它们。
只需要科学,只需要正常的商业规律,只要不折腾,你自己不折腾,只要按照正常的教育,正常的科技发展。
老百姓第一次安然无恙地,没有后顾之忧地都能吃饱穿暖。
大家求神拜佛也更多的是一些求安心,求自己治不了的病。
然后就是求个长生。
但是问题来了。
仙人们会给普通人长生吗?
不可能的,他们自己还需要气运去修炼去长生呢。
谁又会消耗气运给普通人求长生了?
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是说,一旦这个农业社会、封建社会迅速进阶,到了工业社会,进入到科技时代,固然是人口可以迅勐增加。
从区区五六亿人增加到十几亿人,其实也是只增加三倍而已。
比如说原来农业社会是四万万五千万,后来到了工业社会就有14亿人。
也就增加了三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而且到了工业社会就开始下滑了。
谁也阻止不了。
这是【王卫国】亲眼所见。
再好的措施也没用。
因为工业时代的劳动力培养成本过高,主要是时间成本。
而势力再给普通人优惠,也不可能给你时间上的宝贵资源。
而对于工业人来说,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人口增加了三倍,气运是增加三倍。
但是老百姓对神明的依赖却是降为原本的百分之一了。
以前封建社会的时候,可是明确说过神权属于三座大山之一。
而到了工业社会,神权还能压住谁呀。
它谁也压不了。
实际上大家只是想拜神,更多是求一个心理安慰。
这和现在可是不一样。
现在真真正正,哪个老百姓,都不得去上庙烧香,求神求仙。
不然的话,神仙记不住天天拜的,但能记住天天不拜的……
后者少,所以记起来容易。
处罚起来也容易。
神仙只给最虔诚偶尔一点奖励。
但对那些从来不拜的,就是惩罚。
所以不用奖励,只要没有惩罚,百姓们就不得不拜仙了。
那些虔诚的祈求,都存在于农业和封建时代。
如果这些修炼者,假如说帮助百姓他们进入了工业社会。
他们肯定也不诚心拜佛求仙了。
人就是这样现实的生命。
别管多么大恩情。
只要你没用了,抛弃你没商量。
几天不会抛弃,几年也不会吗?
几年不抛弃,几代人还能对你个无用的人那样恭敬吗?
即便是现代那些虔诚信徒们,真正将全副身家捐给神明者,又有几个?
但此时此刻,很多人却真的将身家给了神仙。
然后自己只做个管家。
这样倒是有个好处,能够避开封建皇权、士绅权的压迫。
至少神明不在乎那点田地,在乎香火。
你能多生孩子,神明庇护你还是能做到的。
这就是互相克制,互相制衡。
因此,如果到了现代社会,那么这些气运,大量的气运也就不会被这修炼者轻松收割走了。
也不会给白白剥夺。
这就是他们为什么不全力助推百姓进入工业时代,进入科技时代。
其实以这些修炼者的经验、眼力,完全能够找到契机所在。
其实就那一个关口。
因为需求不足,因为内敛封闭,因为外向经济不够多,所以大乾一直是封建社会,而不能一跃进入工业国。
他彻底明白了。
【王卫国】叹息。
修炼者和百姓之间属于一个良性寄生的关系。
也就说这个寄生虫是修炼者。
它们很有意思。
它们不像蛔虫只会乱钻,并不知道宿主死了它们也要死。
修炼者就知道。
他们既不会让宿主死亡,还会帮助宿主清理三高,同时也不会让宿主太过于英明神武,太过于强大。
如果太过于强大的话,宿主发现怎么吃都不胖,就会吃一些杀虫药,把他们这些虫子给杀掉。
是的,看似高高在上的仙,神,佛,才是虫子!
是真正虫豸,不是别的。
而在这时,闻人升的异种突然动荡一下。
闻人升为此一喜。
不错,棋子有用了。
看来还真找到了一点提升神秘度的契机。
果然还是要广泛撒网。
而且也不能随便自己下去。
自己一下去,那些家伙们就会缩起来,不会暴露真正的奥秘。
【王卫国】自己明白后,就准备坐下。
但突然间,又一个拿着折扇,气质很像卧龙的同学说道
“既然如此的话,那那我们可以多开发些仙术仙法……”
“比如用那些修仙之术,给老百姓弄降水安排。”
“定时降水增长产量,防止旱涝灾害。”
“又比如能够检查善恶,又比如能够探查背后是否有人说坏话?”
“这些仙术发展起来,这样的话,他们不是更加依赖于我们呢,”那位卧龙同学胸有成竹道。
【王卫国】无话可说。
这位同学,不是那些单纯的修炼者。
他要单纯地开发奇迹之术。
因此这个时候的【王卫国】也只是点点头,为这个同学点赞。
圣地老祖高兴道:“嗯,没错,小子你这个想法很好。”
“这正是我们仙术一脉所要做的。”
“只不过开发种类太多太多。”
“基本上这都是一些老人看不到修炼奇前途的人在做。”
“而且他们之前也开发了很多的仙术。都是为救世之用。”
想到这里,【王卫国】又说道:“既然如此,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利益纠葛。”
“是啊,这就涉及到和那些文官利益之间的竞争。”
“他们中的人,基本都是走的是神道,以及气运。”
“气运修炼成神,合为神道。”
“就是死后再生,阴灵以灵感,应和祭拜香火而成神。”
“我们走的是仙道,就是主修炼生前。”
“他们是修炼死后,一个是生前,一个是死后的区别。”
【王卫国】再次点点头。
他大开眼界。
“原来这些文官们不怕死,非要邀取名声,就是看在死后能够有名声,有名声就有香火,就能成神。”
“而那些普通人拼命生娃,正是家族繁衍所需,是老祖的要求。”
【王卫国】彻底恍然。
“最中,所以咱们搞的这些修仙科技,都不能用出去。”
“相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