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二百零六章 看病的娄小娥(1/2)

作者:木恒
而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
随着赵涵几次下乡。
每次下乡骑着个自行车,然后带个药箱,每次都带回来一大堆东西。
那东西可比许大茂放电影带来的多的多了。
鸡是平常事。
咸鸭蛋、腊肉、风干鸡、活鱼、生猪肉……
大米,白面……
还有一些水果,好吃的好玩的。
车子上的东西从五十斤,飙升到一百多,二百多。
实在是装不下了。
众人这一看。
心里个个都精明得和什么似的。
赵涵有祖传医术的传言,就慢慢在大院里面散发开了。
而且从大院里面,传言开始向整个锣鼓巷传递而去。
毕竟这年头娱乐少。
邻居四合院里的八卦就是非常多了。
四合院的赵三,每过几天就带着药箱,骑着自行车去下乡。
然后回来就是一大堆东西,这种事情大家一看就看明白了。
要是医术不好,纯属是个骗子,难道乡下人是傻子吗?
看不好还给你这些救命的粮食、肉?
要知道这些东西可是拿钱和票都不容易买到的。
得去鸽子市场上换。
众人看得那叫一个羡慕。
以至于秦淮茹向赵涵家跑得更加勤快了。
反正赵涵不在乎那点东西。
每每让对方拿一些粮食回去。
她自己又吃不完。
于是三大爷闫埠贵也来了。
好么这一下子,一个接一个地过来打秋风……
偏生赵涵不是傻柱。
傻柱可是只给秦淮茹家。
别人家想要盒饭,没门。
他可是直接能骂人的。
赵涵只好看着人家给。
好在还是有顾及脸面的人家不来。
赵涵心中算了算。
傻柱和何雨水一家不会来。
一大爷易中海家不来。
二大爷刘海中家也不来。
许大茂的家里也不来。
后院定海神针聋老太太的家里,也不来。
她这医生做得很红火。
大家也羡慕得很。
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这年头,对这方面管的还不是很严。
毕竟这年头还有个叫做*脚医生。
哪有什么证件,哪有什么行医证。
要一直持续到八十甚至九十年代之后,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才真正严格起来。
开处方,行医,必须要有行医资格证。
甚至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还有很多县医院里面有很多老医生没有这个证件。
所以他们不能开药方,只能看病,做辅助,打下手,不能开药。
开药下处方需要正式医生。
也是因为人员不够还有历史积累。
不过总而言之,赵涵在四合院里的地位,明显急剧上升。
已经超越傻柱、许大茂,一大爷易中海的地位了。
一来对方家里不少吃的。
每到放学后,一大院的孩子就跑她家门口眼巴巴地围着。
让赵涵奇怪的是,偷王卫国鸡的棒梗反而不那里等。
他两个妹妹小当和槐花,还有大院的刘光福,闫解旷等一些小孩,跟着领头围着他家门口转悠。
“赵叔好好,赵叔叔帅,赵叔叔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赵涵又是来自现代东洲,心肠比较软。
看着一大堆眼巴巴的孩子围绕着,像王卫国那样放狗赶人的事,她打死也做不出来。
再说她根本不差这点吃的。
家里堆放的粮食腊肉,都不得不趁黑夜凌晨去鸽子市场上换成粮票、钱、工业票了……
因此都是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零食就拿给孩子们什么。
从花生、到油条、烤土豆、烤地瓜、炒腊肉、豆干……
好家伙,硬生生以一己之力包了整个大院孩子的晚饭。
这样倒是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她在四合院的口碑直线上升。
都说她做人不忘本。
赵三是个好心的。
对她的尊敬程度也直线上升。
毕竟大家也都知道,有时候头疼脑热的,跑医院是来不及的。
虽然在城里的话医疗条件相对比较好。
但是仍然不可能与后世相比。
这个时候工人看病说是免费,但是免费的时候你也经常拿不到药的。
这个时代药品缺少。
总之看病绝对不是方便的事。
更不说许多病,在医院也是治不好的。
治都没法治的。
最典型的就是不孕了……
所以说一时间赵涵地位迅速上升。
很快就比后院王卫国的地位还高。
甚至超过了一大爷易中海。
一大爷易中海虽然德高望重,但他不能给大家提供实实在在的好处了。
就像王卫国再怎么着,他再富裕,也就是一个木匠。
虽然打家具打的比较好吧,一辈子也就用上一两次。
傻柱是个大厨师,一般大家也用不上,只是羡慕他能经常吃肉喝酒。
但是赵三和他们可不一样。
你可能半年一年就会生次病。
三大爷租给她的自行车都不要押金,甚至都不收钱了……当然赵涵每次回来都送他点粮食吃。
不过赵涵也打算过些天买辆新的自行车。
甚至还想买车。
是小汽车的那种。
后来王卫国一听她要买车,立刻劝阻。
“在这里可不兴高调啊,还有你这下乡行医卖药的事,也少做几次。”
“别让人看到。”
“哦,知道了,卫国大哥。”赵涵虚心接受。
大院里的三个大爷,对她说话也客气了很多。
这一天。
一大爷带着后院的聋老太太,让她给老太太看看身体。
后面还有一堆人排队。
“老太太身体好的很,耳朵也很好使。”赵涵检查一番后,果断说道。
说到前面时,老太太很高兴的样子。
说到后面时,老太太一脸迷惑:“什么好事,有什么好事,小赵,你是不是有人要给你介绍个漂亮媳妇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赵涵无话可说。
这老太太压根就不耳聋。
怎么王卫国背后就喊她聋老太太?
“看来是我医术还不精通。”她只好这样说。
“这孩子,你这医术可是祖传的啊,我记得以前你爷爷就会针灸。”聋老太太唠叨道。
“只是没有你现在这么强。”
赵涵仔细回忆,在这个身体的记忆中,赵三老爹好像就是一个裁缝,兵荒马乱的,有一天出门上街给个大户人家做衣服,结果就没回来。
就剩下赵三一个人过活。
也是大院里人你一口我一口喂大的。
就是冲这份情,她也不能不管那些事。
但是这老太太却给她正名了。
“哦,原来是祖传啊,难怪这么灵验。”一大爷易中海点点头。
赵涵并不知道。
在后面排队的王卫国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老太太精明着了。
她这是给赵涵的医术找个出处,怕对方被打成特务啊!
要说这事,还是老太太想得周全。
而且老太太虽然不知道赵三怎么成了神医,但看人准。
知道这孩子是个心善的,不可能是特务。
赵涵也是不知道事情的厉害。
真要是被人揭发她莫名其妙懂了医术。
很有可能被人猜测成冒名顶替了原本赵三的身份,然后来四合院里潜伏……
不要以为这是开玩笑的事。
就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
赵涵莫名其妙就有了个厉害医术的爷爷。
不过,她也是意识到一些事情,就是顺着坡下驴说道:
“是啊,前些天我在屋子里整理,找到了爷爷留下来的医术,仔细看了看,终于学会了一些……”
众人也纷纷点头。
“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厉害。”
“的确是这样,我好像也有点印象,赵三他爷爷走街串巷是卖些药。”
其实是卖大力丸谋生的。
只是大家牵强附会,加上有聋老太太站台,就当成这样一回事了。
这就能看出话语权的厉害。
如果换个人这样说,还没人会信。
总之这年头有个会传统医术的不容易。
听到这里,赵涵才有些恍然。
这个聋老太太是给自己铺垫啊。
省得让人觉得自己古怪。
她顿时挺有好感的。
因为对方给自己站台了。
这样的话,自己的医术也不至于是无中生有的。
这时二大爷刘海中疑惑道:“哎,我怎么就不记得那个老赵家会什么医术?”
“我说海中,你知道个啥?老赵当时兵荒马乱地跑到外面去了,他家里的确是会医术的。”聋老太太毫不犹豫地纠正道。
“哦,原来是这样,咱这大院里就老太太您知道的事多,看来以后有有小赵在,老太太再有个小毛病啥的,也就不是问题了。”二大爷刘海中立刻顺势说道。
他可不会和聋老太太争辩。
这可是四合院里辈分最高,地位最高的人。
“那可不,小赵可是个好孩子,不像那许大茂,我告诉你啊,小赵啊,”聋老太太又神秘地低声道,“你以后再到后院来的时候,一定要离那个许大茂远点。”
“许大茂那家伙放在民国,他就是铁杆汉奸啊!”
啊?
汉奸?
这是什么新名词?
因为东洲有异种者坐镇,哪有汉奸这个称呼?
都是别人纷纷投靠东洲的。
好家伙。
赵涵已经从记忆里知道。
这个许大茂的确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里其他几个人也在纷纷说着:
“这个许大茂作风不正,不是个好东西。”
“是啊,经常对女同志动手动脚,前些日子还看他和秦寡妇有拉扯……”
“这许大茂没孩子,是不是想再找个媳妇?”
通过这好几个人的说话。
赵涵确定这个许大茂的确是一个有问题的人。
不然的话,能有这么多人都说他不行吗?
而在这时呢。
真的是说曹操曹操到。
许大茂的老婆娄小娥走过来了。
这几天,因为赵涵忙着下乡,还真没怎么见过娄小娥。
毕竟娄小娥经常往娘家住。
她这一抬头看,立刻有一股子惊艳感。
这明显是民国大小姐的气质……
突然间她想起来,这娄小娥据说是娄半城的女儿。
因为现在是工人地位高,许大茂家三代雇工,所以才下嫁给了许大茂。
再结合之前的话,赵涵不由地生出一股“癞蛤蟆吃了天鹅肉”的想法。
太不值得了。
这时娄小娥手里提着二斤点心。
赵涵看到这里,好感大生。
别的不说,主动提礼物过来检查身体的,娄小娥还是头一个……
一大爷易中海倒是让她待会去家里一起吃饭。
讲究人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