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敌前撤退(1/2)

作者:木恒
此时此刻。
义子甲率领的7000人,正在辽东女真各地大肆烧杀抢掠。
他们将一个个小分队派了出去。
在周围进行扫荡。
打破庄子,烧毁耕田,抢走那些包衣,不管老人小孩,统统带走。
而在这时,早早得到消息的二贝勒阿敏已经开始张罗起来。
从留守的1万多人中,他凑齐了2000骑兵。
然后快马加鞭,一人双马,赶过来阻止对方,命令步兵慢慢赶来。
得到对方大规模骑兵出动的消息之后,闻人升的义子们迅速地开始将士兵收缩回来。
并且开始逐步退却。
一共真正烧杀强掳的时间,也就是十天窗口期。
不过退却之时,现在他们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有着随军西洋火炮。
现在女真人有大炮,但只能用来守城,是缴获之明军城池上的大炮,太笨重了。
现在女真人还没有这种随军火炮。
集结之后,就开始迅速撤退。
他们一路退到之前被拦阻的那条河的桥旁。
接着又退到那条河的南方,烧掉了桥。
弱势的300人都没有烧桥,而他们烧掉了。
这个现象,让追击的阿敏明白,对面是一群新手,没有自信。
阿敏立刻命令骑兵顺着上下游收集船只,寻找浅窄处,尝试从上下游渡河,包抄和夹击对方。
同时他又下令后面的步兵加速赶来。
既然对方是新手,就不用担心步兵急行太快,被对手击败了。
义子甲发现现在确实有些麻烦。
他知道这一条河的上游有一处地方可以过河。
如果对方从河北面绕过来,就能很快追上他的步兵们。
现在他的位置距离临时海港一共是300里路。
继续向海港撤退,现在每天能撤退60里路。
这对于携带着大量随军火炮,还有刚刚抢来的人口辎重来说,已经是速度的上限。
每天都只能做到临时扎营,最简单的版本。
即便如此,也要5天后,才能退到临时海港附近,得到安全的保证。
可是阿敏的骑兵已经过河。
随后以一天150的速度追击。
终于在距离海港还有150里的范围,追上了对手。
这时候双方就在距离海港150里处,展开了一场会战。
这场会战,显然不是义子甲愿意进行的。
但他跑不过对方,不得不进行。
就像骑马与砍杀中,不开挂,那前期最重要的就是加向导技能,没有之一。
然而阿敏犯下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而不自知。
也不能怪他。
此时他还不知道皇太极正在千里大回返,准备兜住敌人。
他这一路追击,反而将对方给压迫到海港附近了……
为了防止走漏消息,皇太极在出发时,并没有通知阿敏。
否则的话,阿敏现在已经选择退缩不出。
应该示弱。
甚至故意打一场离心离德的败仗……
诱敌深入。
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成为现实。
皇太极想要通知阿敏,是很简单。
他可以利用明朝的驿站去通知。
直接从山海关,然后再到锦*,直接花钱就行了。
只需要短短五天时间就能通知到阿敏。
至于阿敏为什么如此主动,想打赢这场战斗。
那就是他想立战功,别人都在关内劫掠立下战功。
他却在关外防守老家。
而在这时,义子甲命令小队开始组成大队。
150人的小队能够对付300人的队伍,但是绝对无法应付千人规模的骑兵。
十个150人小队集成一起,组织1500人的空心大方阵。
中间放上大炮。
长枪手在中间,盾牌手在前,以及火枪手分布在4个角落。
他用来放火枪。
用来反骑兵。
对方的骑兵其实就是骑马步兵。
他们是要以重甲步弓列阵而战的。
而不是在马上,像现在的蒙|古人那样玩软弓骑射。
双方见面了。
距离有三里。
阿敏遥遥看着对方的阵形。
他看到了对方开始披甲。
他的眼神很好。
对方的盾牌手披了三层甲,长枪手披了双层甲,火绳枪手也披着双层甲。
而他的兵马也早早开始披甲了。
士兵们都已经下马,开始牵着马前行。
包衣和侍从们帮助白甲披上层甲,红甲披双层,也不一定,有钱的红甲,同样可以披三甲。
棉甲,锁子甲,铁甲,三套下来有30到50公斤重,非强力精锐,光是背负都难,别说是作战。
双方都已经披甲列阵完毕。
阿敏看到自己这一方,速度比对方还是快了少许。
但对方也是久经训练的精锐,至少全部有甲,就很吓人了。
7000人全部有甲。
这得多富有才能做到?
他自然不明白海贸的利润有多大,远远超过他们的强掳。
他很快就下令一个固山开始带上1000人前去试探敌阵。
而他自己的300名白甲,还有1700名,充当预备队。他都没有动。
骑兵牵着马在前进。
他们要到2里的范围内,才会上马冲击。
只是当这些骑兵们逐渐接近时,一声炮响,打乱了他们的节奏。
只见空心方阵两侧,已经推上炮车。
马匹被解下,炮火已经开始发射。
这些炮声影响了骑兵们的节奏。
他们开始飞速上马,然后拉开疏散的距离。
这让实心炮弹的效果降低了很多。
打在骑兵冲锋的路上。
很多炮弹都打空了。
但是还是有一些炮弹运气挺好,打到一些马匹。
随后在阿敏心疼的眼神中,数十个骑兵倒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然后他们开始迅速迫近一个最前面的空心方阵。
两侧各放有10门6磅炮。
它们开始陆续地射击。
为了这次战斗,闻人升也是下了血本。
连买带彷造一共弄了了60门6磅炮。
随着对方骑兵的接近,炮兵们陆续开始将大炮装入散弹,并且推到阵前。
如果这20门炮全部装上散弹,打出去,无疑会造成骑兵的重大伤亡。
相当于一拳直接打在了对方的心脏上,自然是非常危险的。
只是这个时候,当骑兵迅速靠近时,阿敏已经注意到了对方炮的危险。
他立刻让旗手挥动旗号,让前方领军的固山额真选择撤退。
他们的骑兵在阵前一个回旋,1000人最后丢下了20多个伤兵,然后撤了回来。
能带走的伤兵,他们尽量带走了。
现在对方大炮还在不停地轰鸣。
有些装了散弹,有些还在装实心弹。
他们如果多耽误那么半分钟,就有可能多损失几十个人。
敌人的炮射速又快又勐,还打得准。
是的,就是比明军准多了。
而且还很有勇气,在骑兵接近时,还不逃跑。
阿敏发现这点后,没有再选择进攻。
因为他舍不得消耗自己实力。
他后退两里路扎营。
等待自己的步兵跟随上来。
对手想要跑也不是那么容易。
回到营帐中,阿敏儿子忍不住道:“阿玛,我们只要硬冲上去就行了,绝对能将他们打得崩溃。”
阿敏闻言怒斥道:“硬冲你就知道硬冲,你知道这样一来,本旗人马将损失多少?”
“对方有火炮,我们就没有办法用步弓将他们射崩溃,何况他们还有盾牌。”
“对方火炮打得又远,又快,又准,我用的是骑兵试探,还能打死数十人,若是步兵集群射击,那肯定就是数百人死亡了。”
“我们死的都是最精锐的士兵,他们都是一些红毛人,两钱汉。回来后大汗就会砍我的头,到那时我也要先砍你的头。”
阿敏之子顿时低头了。
他是阿敏最小的一个儿子,刚刚上阵没几年,还很想立功。
而听到父亲这样一分析,才明白那个阵势的厉害。
女真人玩不起这种兑子战术。
如果不是关键的大战,他们不舍得消耗人命。
如果是平时小型战斗,他们都要考虑是否能够全胜,是否会赔本。
如果不能全胜,那么他们宁可不去打。
因为他们承受不起这种放血。
但是每当到了决定全族命运的大战,他们又敢于牺牲。
一死死上千人他们也在所不惜。
白甲打完红甲上,红甲打完征发老人上。
一定要将明军的那股气势打下去,保持百战百胜的这种心理优势。
而在这时,阿敏已经看到棘手的地方。
对方有能够用于野战的炮。
明军本来也有,但都是小炮,射程不过百步。
还不如他们的步弓强悍。
所以他们不怕。
还经常炸膛,简直是他们免费的内奸。
而现在,对方的炮兵,就将他们最强有力的武器步弓给粉碎了。
他现在想要冲破对方阵形,必须用骑兵以密集阵型冲锋。
而对方的炮兵能打到三里。
一开始骑兵可以稀疏阵形前进,避开炮火的杀伤。
但到了500步之外,必须集合了。
不然的话,就没有时间整队集结。
500步冲到对方的前面,需要大概30秒。
对方应该只能射出一轮。
但是一轮,也是20发炮弹。
一发炮弹打出一条血肉胡同,能打死伤10个人。
20个就是200个人。
这就很要命了。
何况冲到阵前也没用,对方还有重盾重甲。
里面还有火枪。
双方对射,仍然吃亏。
骑兵想硬冲,对方有长枪。
拿宝贵的骑兵去对长枪,肯定亏本。
但如果牺牲10个骑兵,能让对方阵形松散,大阵溃散,然后就是追杀。
那时候10个骑兵的死,能让其他骑兵砍杀对方上千人,那就赚了。
这就是为什么还是能看到骑兵冒死冲击长枪阵了。
只要冲散一个缺口,其他骑兵涌进后,杀崩溃了,后面就好杀了。
怕就怕的是对方不崩溃,一直和骑兵对着干。
那就麻烦大了。
即便下马步射,用重箭,也必须要在30米范围内平射,才能够打穿盾牌和重甲。
然而这时火枪在这个距离上,也有破甲的功能。
想明白这些的阿敏,自然会感到非常棘手。
远战对方有炮,近战对方有重盾。
可以说闻人升一开始设计这套战术,就是保证在被动防守的情况下能够站稳脚跟。
这就是所谓的立于不败之地。
对方的骑兵再强,重箭破不了巨盾,骑兵破不了长矛,还要接受火绳枪的洗礼,必然会溃散。
阿敏虽然一开始决定了会战,但当他发现对方是个乌龟后。
立刻开始专业化使用骑兵了。
不再冲阵,而是纠缠骚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