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3章 世代更迭(2/2)

作者:北城二千
上。

随着风沙吹来,一股升腾的热浪拍打在人脸上,叫人连呼吸都觉得困难。

只不过,这样的苦头并不能打消明军的战意。

隐藏在面甲下的双目透露着嗜血,谁都想立马动手,将希瓦城捣灭的同时,将希瓦人的首级筑成京观点数,多拿一些赏银回家,让家里过一个好年。

是的,过年……

尽管距离过年还有四个月的时间,但是对于西征的明军将士来说,从河中回家却需要两到四个月的不等时长。

因此,他们迫切的希望能荡平河中地区,而眼下,他们面前的这座城池,便是吹响西征大军回家的第一声号角。

“火炮就位!”

“定射装填,方向辰时七刻五分钟。”

“定射装填完毕!”

听着耳边回荡的炮手声音,李定国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随口说道:
“预射,十二轮!”

“预设十二轮,预备……放!”

“碰碰碰——”

二百门燕山五斤炮猛烈的响声在希瓦城前的半戈壁半草原上响起。

伴随着火炮作响,一门门铁火炮打出的铁炮弹开始轰击在希瓦城头,城下。

一时间,整个希瓦城内外的希瓦大军乱作一团,而面对这种局面,希瓦人并没有办法组织反击,这一切只因为他们现在是一个没有大汗的国家。

自从天启二年,希瓦王子伊尔巴尔斯发动叛乱,希瓦大汗被废,并被挖掉双目开始,希瓦汗国就没有了大汗,并且从此开始长时期的王族内讧,以及陷入了乌兹别克人与土库曼人之间的激烈斗争。

也正因为如此,林丹汗才没有和希瓦、土库曼人交手的机会,不然在拥有大汗的情况下,希瓦汗国的乌兹别克人肯定会去林丹汗的地盘上劫掠。

明军恰好是抓住了希瓦汗国群龙无首的这个时间,因此才能连续不断的击败他们,直到将他们逼退到希瓦城下。

他们的联盟过于脆弱,一旦遭遇硬仗就会自乱阵脚,无法组织有效反击,现在也是一样。

虽然他们之中有少部分人意识到必须突破明军骑兵在外围的包围线,并试图发起冲锋。

但是,那只有一两个人并排,看起来十分脆弱的包围线却在他们冲锋的道路上,成为了一堵坚不可摧的钢铁城墙。

“砰砰砰——”

无时无刻都在响起的枪声让人胆寒,伴随着枪声响起,许多试图突围的希瓦人纷纷连人带马的栽倒。

二百步的距离,哪怕是骑兵也需要十数秒,而这十数秒,他们将遭遇包围线上近千人的抬枪射击,连续三次……

“唏律律!”

“砰砰砰——”

“突围!”

“真主保佑!”

“冲不过去!”

“真主阿啦!”

“真主强大!”

“额……”

刹那间,战马嘶鸣声,枪炮作响声,叫喊突围声,倒地声连续不断,络绎不绝。

分属十几个部落的三万骑兵,按照各个部落头人的只会,从各个方向突围,但他们无一成功,尽数倒在了希瓦城下的戈壁、草原上。

半个时辰过去,当明军的枪声停止,刚才还雄赳赳、气昂昂的三万希瓦骑兵已经殒命,战场上除了成片的尸体,便只剩下了哀嚎的伤兵,以及部分错过,四下走动的马匹。

战争的逆转发生的太快,以至于城内的一万希瓦守军来不及做出反应,城外军队便已经全军覆没。

伊尔巴尔斯看着城外的这一幕,他精神恍惚,不敢相信明军的火器如此犀利,战力如此彪悍。

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明军打扫战场,将一个个希瓦伤兵击毙,同时回收城下的铁炮弹。

半个时辰后,明军回复了力气,再度向希瓦城发动了炮击。

“碰碰碰——”

火炮声再度响起,希瓦城内十几万军民已经陷入了绝望。

与此同时,城外的朱慈焴也策马从外围来到了李定国身边,手里呈上咯一份军情:
“总兵,南边的李总兵已经收复河中南部城池,五日后将出发收复南虏所掌控的坎大哈。”

“曹总兵派来军报,令我部十日内攻陷希瓦,围剿河中南部的希瓦、土库曼贼寇后,酌情支援李总兵。”

“由于军区调整,拿下坎大哈后,单于四营和陕西四营的兵马会换防河中、岭北,西征十二营兵马休假三个月。”

“好!”听到可以休假,盘踞在李定国身边的许多参将、守备纷纷拍手叫好,脸上的喜色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

不过相比较他们的高兴,此刻的李定国却皱着眉头,拿着一支步枪摆弄着。

在诸将高兴的时候,他拿着步枪说道:

“国朝的步枪虽然犀利,但在风沙大的地方却容易出现卡壳的情况。”

“当年北伐时,这种情况就出现过,只是没我们在河中时的情况那么严重,频繁。”

“这个问题得让军备院的人重视,改进才行。”

李定国说着,而朱慈焴也道:

“卡壳还算好的,听说岭北那边一到十月,步枪就会被冻住,根本装不了子弹,打不出去。”

“唯一比较适应战场的是西军和南军,但是南边潮气多,步枪必须经常保养,不然就会生锈。”

朱慈焴将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但最后也爽朗笑道:

“即便有这些诸多缺点,但凭着步枪的射速和威力,还是能为国朝打下疆域,守下疆域的。”

“不能掉以轻心……”李定国摇了摇头,紧接着抬头看向那正在饱受火炮摧残的希瓦城。

“拿下这里,我也就能回京了……”

李定国神情有些动容,不知是想到了什么。

旁边的朱慈焴见状,当即便知道他是想起了远在中原的朱由检。

和李定国相处那么久,朱慈焴也很不舍李定国。

他清楚李定国如果留在大明,那将是大明在未来二三十年的柱石。

可是,李定国心不在大明,这是他无法改变的。

况且,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李定国身上,事实是普遍出现在五军都督府的各军军中。

但凡入伍十年以上者,基本都青睐齐王大于青睐国朝。

这种现象,尤其到了黄龙等三位昔日都督迁移齐国后愈发严重。

他们三人愿意迁移,这说明齐国没有众人想的那么差。

加上《大明报》曾经用一个篇幅介绍了诸藩情况,并且着重介绍了齐国呢情况,这让许多将领更动摇了起来。

唯一能让他们犹豫的,或许就是齐国太过太平了,这让将领们失去了建功立业的机会。

只是,朱慈焴也知道,大明已经打了二十几年的仗,是时候该休息休息了。

如果两国都不打仗,那除了新生代的将领不会青睐齐国以外,恐怕许多老将领都会选择前往齐国。

“唉……”

长叹一口气,朱慈焴也不再言语,只是与诸将一同,看着一枚枚铁炮弹打在希瓦城头。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