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9章 秋风起(1/2)

作者:北城二千
第609章 秋风起
作者: 北城二千

第609章 秋风起

“皇城三卫,内帑,这些都可以妥协,太子上位也是可以的,但是决策……”

官吏坊内,在陆元高走后不久,成德就召集了燕山派在京高官们,把齐王的底线告诉了他们。

面对朱由检的这些底线,不管是兵权还是内帑银,或者是太子掌权,燕山派的高官们都可以点头应下,唯独决策权这里,他们有些迟疑。

“依我看,决策可以给太子和万岁,但最主要的还是得废除这些严酷的律法。”

狭小的会厅内,十余名燕山高官们讨论了起来,而成德不显山不露水的坐在主位看着他们讨论。

一名兵部官员站起身对众人作揖一圈,随后才说道:
“兵马司的情况我了解,虽有六十万之众,但只需十营拱卫营便能击溃。”

“与齐王交手非我等本意,动刀兵惹百姓受兵灾,这是万万不可的。”

“只要万岁和太子、齐王愿意更改《大明律》之中的严苛律法,并且不改对于官学、官制的新政制度,那都是可以议论的。”

“没错……”礼部官员起身作揖一圈,紧接着说道:

“先宋时期,文官派别之斗,派别之分并不是没有,但大多也不过是流放、发配罢了,何曾有新政《大明律》之中的诛九族、三族之说?”

“再提地方,齐王的分税制是好事,可对于官员的考功,一年一次是不是太过频繁了?”

“依我之见,恢复当年的三年一次便足以。”

啪啪啪啪——

此人说完自己的己见,四周便响起了拍案之声,显然都十分认可他所说的这些话。

燕山派和齐王并没有什么利益纠纷,当年希望齐王做皇帝的人,早就已经在岁月和官场的腐蚀下抛弃了这种想法。

他们虽然口口声声说着“民贵君轻”,但为的也是巩固自己的权力,保障自己的性命。

齐王要走,能给燕山派带来的就只有一个变动,那就是人员变动。

古往今来,莫说朝堂,便是一个普通的店铺,一旦换了掌柜,那下面的账房、活计、马夫都得一个个的更换,更何况一个皇帝呢?

东宫那几百名官员看似不多,却都是太子朱慈燃的嫡系。

朱慈燃要是主政,这群嫡系难不成还在做普普通通的七八品官员?谁不想更进一步。

改律法,是为了不让朱慈燃主政后找他们麻烦。

毕竟众人谁的屁股都不干净,仔细一查肯定能查到够斩首的罪刑。

既然如此,那就把律法改了,到时候即便朱慈燃主政,众人要让出位置,也不至于如当年陕北民变一样,被锦衣卫抓去挨个跪在黄河边被砍头。

先保命,再保权。

“太子主政,我并不反对……”

人群里,燕山派的一名官员看向了成德,继而说道:
“新人主政,自然要安排自己的人,这是人之常情,你我也都能理解。”

“可依照太子在去岁移民之中的狠辣来看,谁又能保证太子安排好了自己的人后,不会对我们这批老臣痛下杀手?”

“即便是万岁、太子三人都口头承诺,但谁又知道他们会不会反悔?”

“为君者最要脸皮,这些年我等对万岁、太子驳回的奏疏,恐怕堆起来要比这房屋还高三丈。”

“当初在大朝会上咄咄逼人的质问万岁,那也不是一次俩次。”

“现在殿下要就藩,他倒是可以一走了之,那我等呢?”

“殿下会安排好的……”成德听不下去了,不免出言打断。

他能理解这群人想保命保权力,可一个个的都把责任推给齐王,这便让他听不下去了。

他不由的扫视众人一眼,随后继续道:
“在坐诸位,有一大半都曾经是边卒子弟,农户子弟。”

“若无殿下施恩发田,那诸位还能在这里身着官服,义正言辞的批判殿下吗?”

“你们说殿下一走了之,殿下为何不能一走了之?”

“殿下可曾说过他要做皇帝这样的话?不都是汝等自我臆测,强加在他身上的吗?”

“现在嫌弃殿下不管你们,若是殿下真的不管伱们,你们恐怕早就如京城之外的饥民般,此刻忍饥挨饿,衣衫褴褛的等着火车迁移了。”

成德是生气,但他没有责骂谁,而是用说教的口气说着众人。

眼下这批高官,大多都是燕山第二期学子,他作为学子加魁首,自然有身份去说他们。

“还有……”

“嘭!”

成德忽的一掌拍在旁边茶几上,吓了众人一跳。

“别一口一个齐王!”成德骂道:
“在燕山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吃了殿下那么多年的口粮,即便不称老师,也当以殿下称呼!”

“我等失态……”见成德发了脾气,众人这才摆正心态,连忙躬身作揖,以示告罪。

见他们告罪,成德这才收回手,撑在椅子扶手上对众人皱眉道:
“事情摊开些,若是只想保命和守权,那大可不必搞这么多杂事,只需三件事便足以。”

“其一,皇帝太子不得再发中旨、令旨。”

“其二,新届阁臣之中,我等要占据最少三席,并且阁臣永定为六席,六年一轮换,病逝任上或致仕再由内阁票拟选拔新阁臣,司礼监也不得随意截留内阁奏疏。”

“其三,裁撤东西两厂,可保留锦衣卫,锦衣卫不得随意拿人,需要皇帝、太子请三司调查后方可拿人,而锦衣卫也依旧供万岁、监国直接节制。”

成德把事情揉碎后,一字一句的摆出来给众人看。

中旨和令旨,这是朱由校、朱由检两兄弟当年最喜欢用的手段,因为他们掌握军队,只要发出中旨,军队就会立马逮捕地方官员,。

中旨和令旨被废除之后,皇帝和太子再想做什么事情,就只能走内阁、司礼监、六部、五军都督府这条路子了。

因此,这里牵扯出了第二件事情。

内阁永定为六席,新一届阁臣中燕山派最少占据三席,并且阁臣是六年一换,除了病逝和阁臣致仕外,皇帝不得随意更换阁臣。

也就是说,如果皇帝要下发什么旨意来秋后算账,那即便另外三名阁臣支持,但保留一半席位的燕山派,也完全可以选择驳回。

如此,皇帝的奏疏也就执行不了了。

虽然驳回不了,但最少能搁置,而这一搁置,便能维持六年时间。

等到下一届阁臣选举,那时候已经是最少天启二十七年了。

这么长时间,足够燕山派众人推举出新人入阁,继续维持这样的僵局。

可以说,第一条和第二条都是成德为了满足燕山派官员自保而想出的办法。

至于第三条,那就是向皇帝和太子妥协让步了。

东厂和西厂虽然废除,但锦衣卫还在,不至于让皇帝被臣下蒙蔽。

官员们的一举一动,还是在皇帝和太子眼皮子底下。

这样的三个条件,自然是保障了燕山派那群得罪过皇帝、太子的官员性命,并且也将君权和内阁深度的捆绑。

没有了东厂和西厂,皇帝虽然也能发号施令,但是除了锦衣卫、皇城三卫和净军、大汉将军会直接听从外,其它官员兵马都需要皇帝和内阁商量才行。

这么看,君权自然是被限制了。

并且由于万历皇帝数十年不上朝,不批阅吏部奏疏,导致能臣武将断代的先例在,成德也定下了司礼监不能随意截留内阁奏疏的规矩。

这个看上去是司礼监没有资格截留内阁奏疏,但重点是在“随意”二字上。

截留奏疏可以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是你得给出个名头,比如对官员任命不满意,那可以商讨,可以换,但是不能截留之后留中不发,影响大明正常运转。

从这点来看,这对于勤政的皇帝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懒散但会用人的皇帝来说也是好事。

成德本意只是不想重演当年万历不提拔武将文臣的局面,导致大明将帅能臣断代罢了。

不过,他的本意虽好,但对于会厅之中的众人来说,除了第一条和第二条对他们有好处,第三条的好处并不大,甚至有些坏处。

他们想的就是把东厂、西厂、锦衣卫全部搞掉,现在居然还要保留一个锦衣卫,那就让他们总感觉自己的事情会在日后某一日暴露。

“锦衣卫一事,可以再商谈一下……”

一名都察院的佥都御史起身作揖一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兹事体大,是应该商谈一下……”

“确实,但今夜太晚,不如明日再详谈?”

“善……”

群臣看得出成德和他们不一样,因此准备借口离开,然后私下交流。

成德自然看得出他们的把戏,但对于成德来说,他眼下并不着急。

他在等人,等两个能支持他的人。

“既然如此,便先散去吧。”

成德知道与这群虫豸谈不出什么东西,因此一挥衣袖便让他们先行离开。

“我等告退……”

见成德开口,他们也争先恐后的走出了小院,最后只留下了成德一人在家中。

过了一刻钟,照顾成德起居的小厮走进了小院内。

他看了看会厅,发现议事结束后,便上前走进会厅内,想要给成德的茶杯添水。

不过成德却抬手拦住了他,并有些疲惫道:“有些饥饿了,弄碗面来吃吧。”

“是……”闻言的小厮连忙添水,随后放下水壶,向着厨房忙活去了。

他忙活的时候,远在数千里外的朱由校已经接到了来自京城的消息。

在他得知自家弟弟已经定下就藩时日的时候,他先是一片恍惚,随后便急忙反应过来,想到了眼下人数众多的燕山派。

“万岁,这燕山派被如此打压,为何还能在军中、地方占据那么多位置?”

不知为何,朱由校身边出现了一名小太监,看那模样,似乎和朱由校关系亲密,大胆发言。

对于他的话,朱由校也没有怪罪,而是叹气道:
“打压是打压,可朝中打压,官学培养,一个个优秀的学子被筛选后加上燕山标签输入军中,政坛。”

“马钰,你可知眼下大明有多少教习,多少学子?”

朱由校询问小太监,小太监也连忙作揖回应:
“奴婢前些日子看了礼部的奏疏,教习约一百零九万,学子约一千七百六十余万。”

“一千七百余万……”听到这串数字,朱由校不免想到了当年的浙党。

浙党当年不管怎么被斗倒,但依旧能迅速崛起,其原因便在于浙党那遍布江南之地的士子们。

他们在江西、南直隶、浙江这江南三省求学,拜访名师,然后经过名师介绍去科举,再往后便经过名师的关系来认识朝中官员,步步高升。

浙党的体系,本质上就是燕山派的体系。

以前的燕山派靠燕山学府走出的学子,后来燕山学府被关停,他们便笼络教习,让教习为他们从官学之中筛选人才。

一千七百余万人,每年毕业的学子就是百万之巨,从中选出两三万人来替换被发配的官员很正常。

造血功能不改变,出来的血液始终是充满了癌细胞的血液。

“既然是官学有问题,那为何不从官学着手?”

马钰很快就理解到了皇帝口中的意思,这倒是让朱由校对他有些刮目相看:

“没想到你除了做得一手好木工,居然还如此机敏。”

“不过有些事情你不懂,便不要再多说了。”

“奴婢领命……”听到皇帝这么说,马钰也连忙闭上了嘴巴。

至于在他闭上嘴后,朱由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