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6章 故人再见(2/2)

作者:北城二千
>
由于有乾隆收复西域可以作为参考,因此他一直在开发河西,避免历史上河西连两万兵马都养不起的情况。

不过即便如此,以河西的情况,因为有着火车的加持将会好处理不少。

眼下四川每年都盈余三千多万石米麦,只要天启十九年四川不经历旱情,那依靠火车运送二百万米麦前往河西并不困难。

朱由检和孙传庭担心的都一样,那就是单于行省的情况。

历史上清灭准噶尔的北路军比南路军过的要好,主要在于有喀尔喀三大部为清军游牧补给。

清军可以游牧补给,明军自然也可以。

“单于行省的问题不大,可以效仿蒙古人游牧补给,三营骑兵只需要带千余牧民,万余牛羊和六七万石米麦就足够抵达哈密。”

“西域的北虏在当地有不少耕地,数量不少于百万亩。”

“南路军的十万民夫只要携带四千台拖拉机随军前往,就可以照顾着百万亩土地,长期养三万兵马不是难事。”

“现在的难事在于单于行省能不能匀出那六七万石米麦。”

朱由检说着事情的重点,六七万石米麦看似不多,但如果他们要在后年动手西域,那今明两年就得着手运粮前往当地。

哪怕就算漠东运粮去单于,北直隶运粮给漠东,那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从漠东省的开平府运六万石米麦前往单于行省最西边的燕然城,这路程整整三千里。

并且为了防止六万石不够,战事有可能焦灼,明军最少要在燕然城囤粮十二万石。

想要再运抵时还有十二万石米麦,那起运的米麦就不能少于四十万石。

四十万石对于漠东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出动运输粮食的民夫就不能少于两万人,挽马更是需要四万匹,并且需要前后运送两次。

这一过程太麻烦了,朱由检更倾向于直接运送拖拉机过去,在当地开垦田地来满足西征所需,因此他的计划需要变一变。

这么想着,他看向了登上马道的陆元高,对其吩咐道:
“今年运给旧港和关外四省的两万多台拖拉机尽数运往单于府燕然县。”

“告诉曹变蛟和李定国,我要在十九年春看到燕然县囤粮六万石,秋收不少于十二万石。”

“是!”陆元高本能作揖应下。

朱由检见状也回头看向了孙传庭:“拿下西域只是第一步,迁移人口才是重中之重。”

“西域六十余万蒙古人,一味屠戮是不可能的,我想在虎兔墩即将统一西域时出兵,然后让他带着几十万蒙古人西迁。”

“留下的蒙古人,我准备把他们迁往青海,至于河西则是要迁移不少于一百万人前往西域。”

“你觉得以河西的力量,能不能做到这点?”

朱由检看着孙传庭,等待他的回应。

面对他的问题,孙传庭也在短暂的思考过后回答道:

“迁移百万人口过去,这对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河西伤害会很大,想要恢复迁移前的产出最少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如果西域不需要河西转运粮食,那倒是不成问题。”

“下官的建议是,分为五年,每年迁移二十万人前往西域,这样对河西的伤害最小。”

“况且以西域的百万亩耕地和大片牧场来看,它能养活的也就只有五六十万人,慢慢迁移的好处在于如果情况不对可以立马停下。”

“……”听到孙传庭的话,朱由检略微沉默。

孙传庭很能理解朱由检为什么沉默,因为他的提议和朱由检就藩的事情起到了冲突。

朱由检执着于尽快迁移人口的原因是他会在天启二十三年左右就藩,因此他必须在十九年拿下西域,然后在二十三年以前拿下西西伯利亚和河中地区。

想要拿下这些地方,最少需要百万人口的支撑。

按照孙传庭分为五年的迁移,那最少得天启二十三年才能让西域有百万人口。

这样固然对河西、西域伤害都不大,但也代表了朱由检不能在二十三年离开大明,因为拿下西西伯利亚和河中地区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而巩固大明在当地的统治有需要两三年。

这前后算起来,最少需要九年乃至十年的时间,但朱由检在十九年及其之后,只有五年的时间。

他必须要在五年内把十年的事情做好,这就注定他不能考虑太过周全。

一口气迁移太多人会伤害河西的经济情况,这他又何尝不知,但他不可能一直拖下去。

“迁移之事再说,今岁开始我会让四川在每年秋收之后运送二百万石米麦前往嘉峪关。”

朱由检准备先搁置这件事情,先把粮食的问题给解决了。

毕竟不管是打仗还是迁移人口,河西的粮食都远远不够消耗,必须由四川进行补给。

好在眼下四川的铁路已经修抵成都府的德阳一带,等到秋收的时候应该就能修到成都城北。

这么一来,起运点就更近了,成本也会更低。

“西域、河中、和岭北都要控制好,勿要效仿宣德一朝弃安南之举。”

朱由检交代着孙传庭,毕竟他是自己为大明日后所选的内阁次辅。

只要孙传庭坚持,那么洪承畴多半是不会放弃这些地方的。

二十几年的时间,足够火车修到这些地方去,那大明也就更不可能放弃这些地方了。

“下官明了……”

孙传庭作揖行礼表示应下,朱由检见状十分满意,也没再谈什么国事,而是说起了家事。

他询问孙传庭的两个儿子如何了,孙传庭也只是回禀在山西的官学就读,看得出他不想让自家儿子走什么捷径,不然以他的情况,完全可以送两个儿子去北京就读官学。

“为人迂腐不是好事,好好培养一下他们吧,最不济接到西安来,你亲自照看。”

朱由检对孙传庭的执拗不是很认可,但他也知道如果孙传庭不是那么执拗,那他也就不是孙传庭了。

“下官知道了,倒是殿下可曾听闻太子监国一事?”

“哈哈……自然知道了。”听到大侄子监国的事情,朱由检憋不住的笑出了声。

他已经能想到自己那个大侄子眼下哭丧着脸处理奏疏的模样了,尤其是当他得知李定国被调往了燕然城的时候,估计心情比他的四轮车被人砸了还难受。

“太子比起万岁如何?”

孙传庭询问起了朱慈燃的性格和处事作风,显然他对朱由校这种喜欢把朝政丢给内阁和六部的性子不是很喜欢。

他毕竟是个执拗的人,因此他喜欢的也是事无巨细,每日勤恳处理政务的皇帝,对于朱由校这种甩手掌柜式的皇帝,他是很头疼的。

“放心好了,太子比起万岁多了些担当。”

朱由校清楚孙传庭头疼的事情,因此安慰起了他,并说了朱慈燃大致的性格。

“那真乃国之幸事……”孙传庭松了一口气,而朱由检也在心底忍不住咋舌。

他那大侄子是有些担当,只不过含量不高……

今天(4月5号)更新一章,晚上九点左右更新(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