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9章 零丁洋里(2/2)

作者:北城二千
物在欧洲贩卖后,购买各种物资前往北亚墨利加。”

“北亚墨利加和南亚墨利加资源丰富,东海岸有暗厄利亚、弗朗擦、弗朗机等国的城池可以补给,一路可以补给到齐国。”

“到了齐国之后,在那里一口气补给三个月的物资,然后走北部航道返回大明,大概两个半月左右抵达瀛洲北部的北州府。”

徐霞客给黄蜚具体解释了一下沿途可以补给的地方,黄蜚闻言也点了点头:“有补给的地方就行。”

“不过这次殿下想要让大弗朗机人、暗厄利亚、弗朗擦等国把南亚墨利加的领土给交出来,恐怕施行起来不会有那么容易。”

“我觉得不如直接出兵把这些地方拿下。”黄蜚一身匪气的开口。

“这……”徐霞客被他说的汗颜,他可不敢同意黄蜚的观点。

“怕什么?”黄蜚直接道:“只要完成殿下的令旨就好了。”

“统一口径,就说是欧罗巴人先对我们进行炮击,我们予以还击便是。”

“这确实不行……”听到黄蜚越说越离谱,徐霞客连忙打住,并解释道:
“欧罗巴诸国海军早已畏明如虎,如何敢主动挑衅,这样的事情一上奏,殿下必然洞察。”

“何况,眼下欧罗巴诸国与皇店的贸易利润足有三百万两之多,贸然开战导致国朝损失这三百万两的贸易利润,恐怕殿下和万岁都会震怒。”

“这倒也是……”说起贸易的问题,黄蜚的智商占领了高地,不过他转念一想,又说道:
“欧罗巴的金银大部分都是从南北亚墨利加运来的,我们把当地打下,那些金银不就都是我们的了?”

“额……这……”徐霞客善于文笔而不善口才,黄蜚这话把他说的一时愣住。

有的时候他也不得不佩服黄蜚的脑回路,但沉吟之后他还是摇头道:

“眼下国朝没有力量跨越半个世界来移民,齐国也分不出力量来占领这些地方,哪怕占领,但等舰队一走,恐怕当地又要扯旗造反,这次我们可没有带步枪来。”

徐霞客提到了关键的一点,也是黄蜚气的牙痒痒的一点。

由于为了防止欧洲人过早接触击发枪,朱由检并没有让下西洋的船队带上击发枪,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全军装备步铳。

虽说即便只有步铳,明军的军事科技也比欧洲人要高出几十年,但这么打起来肯定会有死伤。

死伤一大,黄蜚肯定也要被弹劾的,他不想丢失自己爵位。

这么想着,黄蜚只能作罢:“好吧,就按照徐侍郎你说的办。”

“呼……”见黄蜚同意,徐霞客也松了一口气。

二人继续聊起了航海的事情,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南昆仑监察使司的吴阿衡也接到了快船带来的第三次下西洋情况和进度。

当他知道徐霞客他们已经在正月初三抵达旧港的时候,他当即就从北方的昌宁县返回了南边的昆仑县。

又是一年时间,昆仑县发展的更为繁荣了。

在小西洋诸藩的粮食供应下,昆仑县开垦出了三十余万亩水田和五十几万亩水浇田。

有着这些耕地的支持,南昆仑监察使司对诸藩的粮食支持力度也就越来越大,而诸藩能投入在利未亚的军队和人口也就越来越多。

人一多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贸易,因此作为这个时代欧洲和亚洲海上贸易的必须通道,昆仑县也自然繁荣了起来。

在原本老城区的规模上,阎应元驱使当地劳改工加盖了外围十六里的外城,如此一来,内外城可容纳近二十万人常住。

城池整体用水泥建造,并且阎应元也在南昆仑府修建了人工水泥场三十座,并且用矿场开采的黄金从欧罗巴人手里购买了许多本土劳改工,将他们投入到了矿区的挖掘工作。

南昆仑府的繁荣,连带着的不仅是利未亚诸藩的繁荣,也让许多经历战火的欧洲人南下,自发组成了捕奴队。

南昆仑监察使司给出的劳改工价格是一个人一两银子,而捕奴队要做的也很简单。

根本不用大明指点,他们自己就知道应该怎么抓捕劳改工。

他们直接派人前往利未亚中部的一些部落沟通,支持当地的部落去吞并其它部落,以每个俘虏一把铁刀的价格购买。

他们购买的俘虏有标准,那就是只要男人,并且还是十五岁以上的男人。

不仅如此,这些俘虏还需要经过特殊处理并存活下来,只有这样的奴隶他们才会买,并将他们送往了南边的南昆仑监察使司。

相比较粗暴的欧洲捕奴队,大明反而开明很多。

对于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劳改工,他们会在十年劳改期结束后释放他们,并给他们一笔回家的银子。

对于经过处理的劳改工,大明会把他们安排到永平县生活,并发给他们田地。

不过在南昆仑监察使司,人死后如果没有后代,那土地都是需要回收的。

当然,他们也可以收养一些孩子,不过这些孩子大多都是从印度厮当送来的孤儿。

如果没有大明,他们将会在战败后被送往美洲的殖民地,或者被其它部落斩首。

他们不知道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到底是大明要求的标准,还是捕奴队的恶趣味。

他们只知道,在大明境内他们还能活下去。

“府里有多少田地和劳改工了?”

当吴阿衡一身戎装从北方返回昆仑县,阎应元在县城门口迎接了他,并与他骑马返回县衙的同时聊起了正事。

“南昆仑府有水田五十二万亩,水浇地三百二十七万亩,产出的粮食估计能达到三百万石左右。”

“劳改工的数量现在有一百四十七万,暂时够用了,下官也没有再购买。”

阎应元回应着吴阿衡,同时也看了看街道上的情况。

满满明制汉风的建筑遍布城内,大量瀛洲、大明本土的面孔充斥在街上,偶尔也能看到许多卖了奴隶前来消遣的欧罗巴人面孔。

阎应元打量街道的同时,吴阿衡也说出了徐霞客他们即将抵达昆仑县的事情。

他要求阎应元和颜胤绍各自准备三十万石的粮食来供给给下西洋舰队,阎应元倒是觉得没有问题。

二人匆匆返回了县衙的书房,等到坐下后,吴阿衡才抚须说道:
“这次我前来,除了准备粮食外,就是想问问你和赓明(颜胤绍),南昆仑监察使司能接受多少移民。”

面对吴阿衡的问题,阎应元毫不犹豫的作揖回应道:

“约五十万左右,不过要是还需要分地的话,只能以每五十亩一人,迁移六万多百姓。”

“嗯……既然如此,那等徐霞客抵达的时候,我会上疏一份让他带回国朝,让国朝移民六万前来南昆仑监察使司的。”

“另外,这次舰队也带着三万多百姓前来,如果能吃下去,拿我们先吃下一半,把剩下一半分给唐、淮、吉三国。”

“下官领命……”阎应元作揖应下,吴阿衡也起身道:

“行了,既然伱能安排,那我就不多插手了,北边有许多土人南下袭扰,明日我还得回去巩固防线。”

吴阿衡说完,摆手就示意自己要休息了,阎应元也在回礼之后退出了书房。

(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