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1章 国事艰难(1/2)

作者:北城二千
第531章 国事艰难
“秋七月己酉朔,山西临县知县上疏,言大冰雹三日,种二尺余,大如鹅卵,伤稼,乞请蠲免。”

“辛亥,平谷、遵化两县一同上疏,言两县遇蝗,全县绝收,乞请蠲免。”

“八月戊丙戌,江西发大水,南昌、九江、南康三府受灾百姓不下十万,江西乞请蠲免。”

“八月甲申,河南……”

八月下旬,随着秋收即将到来,似乎就连老天都和大明过不去,十余府县连续遭灾,让本就情况不妙的大明朝更是雪上加霜。

好在距离秋收只有不到十天了,因此在听完各省府县的乞请后,朱由检微微颌首:“都应了吧。”

坐在承运殿的偏殿之中,朱由检对毕自严这样吩咐,并在吩咐完后交代道:“户部、锦衣卫、东厂三司派人核查是否属实。”

“下官遵命……”毕自严作揖应下,朱由检也继续问道:
“距离秋收只有十日,户部估计,今岁能收上多少田赋粮。”

“户部……”见朱由检询问,毕自严思考片刻,然后才给出了一句估算的话:
“今岁南方虽然遭遇洪涝、龙挂、大水,旱情,但好在都只是局部遇灾。”

“粮秣重地的湖广并未受灾,四川在川东的百姓虽然也遇到了旱情,但规模并不大,除了有六县需要蠲免,四川其它府县都能正常缴纳赋税。”

在历史上,江南三省米价一度上涨到一两六钱每石,可见旱情严重程度。

“殿下,袁次辅之子今早找了下官,说是袁次辅病体难愈,请求致仕。”

“眼下,两广和福建、琉球府、山东、瀛洲这五省一府只能拿出六千万石。”

朱由检将这本奏疏放在了旁边没有处理,过了半个时辰,那名锦衣卫才带着孙可望的文牍回到了齐王府。

朱由检本意是随意一眼略过,然后圈红,但他在这份奏疏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名,并且名列第一。

江南的情况如此糟糕,以至于朱由检都不知道怎么来着手这块地方。

“下官领命……”毕自严见状作揖应下,转身便要离开,而朱由检也没有阻拦他,只是他看着离开后,他才转头对王承恩吩咐道:
“让杨文岳加快对瀛洲的移民实边。”

只是一看,他就基本确定了这个孙可望就是他心里的那个孙可望。

“那空出来阁臣的位置……”毕自严对自己成为次辅并不意外,他唯一意外的时朱由检对袁可立的加封。

毕自严给今年的旱情做了一个评价,那就是规模很大,但威力不足。

“京杭铁路和京广铁路,已经分别修抵湖广武昌、南直隶和州。”

“孙可望……”朱由检眯了眯眼睛,他记得孙可望的原名是孙可旺,而眼下出现在他面前的并不是孙可旺,而是孙可望。

在不影响本省物价的情况下,四省能拿出九千万石米麦来支援大明,仅仅这些米麦就能救活最少两千万人。

“这么一来,麓川的粮食能在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里运抵浙江宁波。”

“三省皆有旱情,按照去年的情况来看,河西应该是唯一能有结余田赋粮的行省,但规模不会很大,大约只有二百余万石。”

朱由检还在想着查缺补漏的事情,毕自严的话却将他拉回了现实。

不过他一想到袁可立业领兵,并且和朱由检一起平定了徐鸿儒的叛乱,他便不觉得奇怪了。

毕自严将情况说了一半,但即便只说了一半,也让朱由检心里的石头落地大半。

“距离国朝的国力极限还有三千万石的距离,实乃幸事……”

“加上北直隶和河南的民粮,总的来说,国朝可调动的民粮在两亿石左右,加上田赋粮便是两亿九千五百万石。”

“如果觉得多,那可以直接走海运,把大金沙江平原的粮食运往西海港,从西海港用轮船运回大明。”

在双手将文牍递给朱由检后,他作揖退回了门口,朱由检则是打开了文牍。

面对这种情况,两省粮价上涨是肯定的。

“调范景文接任四川布政使,调李邦华入阁担任吏部尚书。”

写完,朱由检合上了奏疏,继续处理起了别的奏疏。

“南直隶虽然遇到旱情,但今岁情况大抵还算不错,能自给自足,无须朝廷支援。”

“好在西南洪阁臣经营得当,早在天启九年便从昆明开始修建京陇铁路,因此云南境内的京陇铁路已经西抵陇川,北抵云南与四川边境。”

这些省份的粮食本该输送北方来平抑粮价,但眼下都被吃完了,那北方的百姓自然只能饿着肚子了。

“天启通宝发行后,地方衙门的火耗降低了多少?”

然而当他走了之后,白水村的两个村官并没有让白水村像曾经一样名列前茅,而是变得平平无奇了起来。

“至于京西铁路、京嘉铁路、京陇铁路,分别修抵到宁夏、巩昌、汉中。”

“把镇安镇长孙可望的文牍拿给我。”

眼下已经是天启十五年了,如果朱由检放袁可立回家修养,或许他还能多活两年,比如眼下的赵南星和叶向高。

仅凭云南一地,孙可望就能养兵二十万,并且同时支持北、西两线军队的军粮供应。

望着朱由检的模样,毕自严不清楚朱由检为什么情绪不好,他忍不住安慰道:“殿下,一亿石已经不少了。”

面对朱由检带来的压力,毕自严不卑不亢的作揖:

少了两千万石粮食,那就多出两千万石的缺口,江西、浙江五千万百姓就减少了每年六十二斤的口粮。

在毕自严等人看来,这并无不妥,因为近些年来,旱情一直是在北方,北方多储备粮食总归没有坏处。

如果他执意要让袁可立担任阁臣,继续操劳下去,恐怕袁可立的终点也就在这两年了。

这一点从张献忠等人都打到凤阳,结果转头又跑去河南、湖广、四川、陕西就不难看出。

“最后的两广、闽浙、江西和山东、瀛洲这些省份和琉球府的情况……”

“今岁东北四省只需要两千万石平抑粮,山西、河南、陕西只需要五千万石平抑粮。”

按照迁移粮一人十石,每人发最少十亩田地来说,想要把三省人口迁走,哪怕只迁移一半人口,朱由检都得拿出接近四亿亩耕地和四亿石米麦。

这么一看,朱由检也就不奇怪历史上北方旱情稍微减退,但农民却仍然吃不上饭了。

这么想着,王承恩收拾了东西离开,朱由检也拿起了一份来自吏部的奏疏。

如果这个缺点还在,那朱由检也能把他用好。

以他的年纪,熬走孙传庭等人或许还可能,但想熬走李定国、朱慈燃等人就是痴人说梦了。

不过这也只是一时的,对于想要贪腐的官员来说,他们能想出无数种应对朝廷的办法,对此朱由检也只能查缺补漏。

倒是北方,朱由检一口气调动其余所有粮食前往,运抵后的规模还能达到一亿三千万石。

“因此,户部估计,今岁国朝能收上来的田赋粮,大概在九千五百余万石左右,比起前两年情况好上不少。”

江南百姓有银子,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买粮,只要他们饿肚子,整个大明朝的粮价都得上涨。

今年江南粮价的上涨,是为了明年江南百姓能活下去。

因此,在“酥山”见底的同时,朱由检也放下了勺子,抬头与毕自严对视,并说道:
“今年的粮食虽然足够,但要防患于未然。”

北方旱情减退的同时,南方旱情加重,而三省人口又占据大明近半人口,三省供应不上粮食,就只能吃四川、湖广、两广和福建的粮食。

“交趾和旧港的情况,走海运最划算。”

相比前两年那种赤地千里的恐怖旱情,今年的旱情倒是稍显普通了,最少老天赏脸,还给各个旱区在入秋前下了几场雨。

在三省粮食够吃的情况下,明年大明朝除三省之外的省份,都可以把粮食运往江南来平抑粮价。

连拥有天下的清军都会出现断粮的情况,但明军却没有。

“按照云南、麓川、交趾、旧港四省布政司的汇报,今岁四省最少能产两亿四千万石米麦,除去田赋粮和四省百姓口粮,以及输送诸藩的海粮,四省能支援国朝的大概有九千万石。”

“瀛洲、两广、琉球府民粮、官粮平抑东北四省。”

历史上的崇祯朝,并非不是江南不肯给北京送去钱粮,而是江南不是大水就是洪涝,根本拿不出多少钱粮去接济北方。

“暂时空着吧,至于吏部尚书的职位……”朱由检沉吟片刻,心里迟迟没有出现合适的人选。

他最担心的就是孙可望学了燕山教材,结果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野心还丝毫不减。

因此,这批粮食足够三省百姓吃上两年有余,而朱由检这么做,说到底就是为了明年的江南大旱做准备。

“麓川、旧港、福建、交趾粮秣,尽数调往江西、浙江。”

历史上的孙可望尚且不是李定国的对手,何况现在大明如日中天?

“九千五百万石田赋粮,能调往灾区的有多少?”

他在想,如果江南三省爆发旱情,除了水田之外的田地毫无产出,那大明需要面对多么庞大的一个粮食缺口。

“粮价上涨也是无可奈何,着我令旨,调四川、湖广、河西、北直隶、山东民粮、官粮平抑陕西、山西。”

他想问的,只是空出来的阁臣位置给谁。

用机械开发是不错,但时间上已经不允许朱由检这么做了。

朱由检对门口的锦衣卫吩咐,闻言锦衣卫作揖回礼,立马办事去了。

然而在孙可望的治理下,云南一时之间竟然成了明末经济最好的地区之一。

【漠东省开平府龙门县镇安镇,正九品镇长孙可望治理得体,镇安镇民户一年骤增三百户,嘉赏白银二两】

“这一条路,大约耗费时间两个月,火耗约三成左右。”

可问题在于,他们只看到了眼下,而朱由检看到了未来。

“奴婢领命……”王承恩心里明了,自家殿下恐怕是想让杨文岳入阁,因此才催促他。

如果这批粮食从外面运输而来,算上火耗,那缺口能达到一亿五千、乃至一亿六千万石。

有面额的新币省去了熔炼为官银的步骤,自然就减少了地方衙门偷吃的机会。

在沐天波手里只能养兵六万的云南,却在孙可望手里成为了“养兵二十万而百姓安居乐业”的富硕之地。

毕自严说着自己眼中的大明情况,不仅仅是他,便是连角落处理政务的王承恩,曹化淳也觉得情况不错。

得知了田赋粮的规模后,朱由检坐在椅子上,一边用勺子吃“酥山”降温,一边炯炯有神的看着毕自严。

毕竟东林党已经无人,孙承宗一个人独木难支,朱由检只能把李邦华调入京城。

“京辽铁路应该在年底修通,同时辽漠铁路和辽北铁路已经修抵亦东河城(长春),也就是国朝北疆已经有了一条初步勾连辽东、漠东、东海三省的铁路。”

“不过,眼下三省尚且不能自给自足,对国朝提供不了什么帮助。”

“四川和湖广,大概能在不拔高物价的情况下,支援地方一千七百万石。”

吏部的奏疏足足有十几份,从官职排序往下,基本都是调任和升赏的事情。

“加上麓川境内的铁路已经从陇川修抵西海港,如果要走陆路,麓川大金沙江平原的粮食可以走铁路运往陇川,再换牛马车拉运前往永昌,用永昌铁路运抵长江后,换长江水运,将粮食运抵江南,走海运北上。”

在全世界耕地都不超过三十亿亩的情况下,朱由检从哪里去抢这四亿亩耕地。

“在先满足江南之地的情况下,国朝需要拿出一亿三千万石拨发江西、浙江,所以能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