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堅持十三年之久,建虜也算不錯了。”楊炳文對建虜的感官一般,談不上好壞,只覺得是普通的叛軍被滅。
倒是楊文嶽看了看這軍情,然後轉頭對楊炳文道:
“奴兒干之地被拿下,殿下又新設三省,估計接下來就是要移民實邊,加強朝廷對三省的統治了。”
“齊國那邊,我估計等訊息報上去後,殿下會先派出一批機械和兵馬,領兵的人不是我就是黃龍,不過大機率會是黃龍。”
楊文嶽分析的不錯,朱由檢確實比較青睞於楊文嶽,因為他治理瀛洲很不錯,但黃龍對於大明的不安因素太多了,把黃龍派往齊國,更適合朱由檢治理大明,也更適合朱由檢日後就藩。
在齊國沒有人約束黃龍,而他又忠心,不會反對朱由檢的政策,並且他又知兵,以他的能力對付黃臺吉、努爾哈赤可能不行,但是對付南北亞墨利加的歐洲人,簡直可以說是碾壓。
至於楊文嶽,朱由檢更青睞於讓他維持南直隸到瀛洲移民航道,作為大明移民齊國的重要中轉站。
“好了,你這兩日把所見所聞寫給殿下吧,為父也不打擾你休息了。”
楊文嶽下了逐客令,楊炳文聞言知道自家父親有事和曹鼎蛟說,因此沒有留下,而是起身作揖行禮後離開了書房。
果然,在他走後,楊文嶽便對曹鼎蛟詢問道:“那些勞工還剩下多少?”
“今年開春以來,鎮壓了十七場叛亂,勞工人數驟降到二百三十二萬了。”曹鼎蛟回應著,但也解釋道:
“秋收過後,糧食基本是夠吃,估計叛亂能停下。”
“嗯……移民呢?”楊文嶽有心培養曹鼎蛟,不管日後曹鼎蛟是留在大明還是前往齊國,都對他們楊家有好處,尤其是這次曹文詔和曹變蛟兩人在北山大放異彩,更是註定了曹家會成為天啟朝的新生勳貴。
“開春以來三個月,遷移了九萬六千多百姓到南島府,這麼看來,今年的移民估計不到四十萬。”
曹鼎蛟已經開始學習政務管理,楊文嶽聽後微微頜首:
“今年國朝南方沒有什麼太大天災人禍,遷移人口少是正常的。”
“文兒雖然回來了,但從他帶回的訊息來看,殿下今年應該不會組織百姓遷移,而是會遷移一部分兵馬去北亞墨利加,但估計數量也不會多,應該不會超過一衛兵馬。”
“不過從明年,或者後年開始,殿下應該就會不斷遷移百姓前往齊國了。”
“北州府的開發得加快速度,瀛洲的耕地數量需要在天啟十五年以前達到五千萬畝耕地。”
“是!”聽到楊文嶽的話,曹鼎蛟點了點頭應下,而楊文嶽也端起茶杯詢問道:“還有什麼事情嗎?”
他在端茶詢問,如果曹鼎蛟沒有事情,那就可以離去了。
不過,面對他的提問,曹鼎蛟猶豫了一下才說道:
“近來,出現了不少瀛洲本土男丁襲擊國朝移民男丁的事情,下面的人查了一下,基本都是因為女人。”
“因為女人?”楊文嶽愣了愣,曹鼎蛟也點了點頭,並在隨後解釋了起來。
這事情說複雜不復雜,說簡單也不簡單。
說白了,就是當人均五尺二寸以上的大明男人遷移瀛洲後,由於慕強的原因,和長相身高的原因,許多瀛洲本土女人都投入了移民的懷抱。
由於移民基本都是男人,所以瀛洲近七十多萬男人基本都在安穩下來後,找了當地的瀛洲本土女人作為妻子。
這麼一來,瀛洲本土的男人就不平衡了,因此雙方往往在語言不通時爭吵,最後發展為了動手。
四尺五六寸的瀛洲男人,自然是打不過五尺二的移民,因此往往失敗後他們就會惱羞成怒的用利器進攻,所以造成了不少流血事件。
對此,曹鼎蛟是想問問楊文嶽的態度,以及怎麼處罰這些傷人的人。
聽到這話,楊文嶽不假思索的說道:
“動手的雙方罰銀一兩,但如果上升到利器,那持利器者罰銀十兩,交不出罰銀的就發配北州府勞改,按照每日工價十文償還,直到罰銀還滿才釋放!”
楊文嶽這話似乎不偏不倚,但問題是大部分瀛洲本土男人是單打不過移民的,而罰銀就更別說了。
移民男人基本人均二十畝耕地,勞作一年,交稅後還有近七兩銀子的收入,反觀瀛洲本土百姓一人一畝,交稅之後只有三四百文。
就基本的收入來說,打一場架的罰銀一兩對於大明移民來說,頂多就是今年有幾個月吃不起肉,但對於瀛洲本土男人來說,不吃不喝四年才能打一架。
至於上升到利器後,瀛洲男丁就更別說了,哪怕每年除了農忙時候都在打工,一年頂多也就存不到三兩銀子,而大明男人種地之餘再去打工,一年輕鬆收入十餘兩。
也就是說,牽扯到利器的罰銀,大明男人頂多認同交了罰銀,但瀛洲本土男人就得來北州府做最少三年的勞改工了。
“布政使高見,那下官這就讓人釋出。”
曹鼎蛟聞言,立馬就覺得這個辦法不錯,而楊文嶽則是攔住了他繼續說道:
“那些與瀛洲女人婚嫁的百姓,免除他們一年田賦,與瀛洲男人婚嫁的百姓,也免除一年田賦。”
楊文嶽這話說的似乎不偏不倚,甚至讓大明男人聽了都會覺得憤怒,但問題在於,移民需要移民證,而大明對瀛洲的移民,只限男人。
也就是說、除了部分在大明攻略瀛洲前,就已經在瀛洲紮根的漢人家庭,整個瀛洲實際是也沒有幾個漢家女。
這政策看似公平,實際上是鼓勵漢家男和瀛洲女通婚。
父系社會下,女人嫁給哪個民族的男人,基本她生下的孩子就是哪個民族的男人,這一點尤其以鄭成功為最。
因此,按照目前瀛洲的情況,只要再遷移三四百萬漢家男,那瀛洲男基本就只能打光棍一輩子了。
楊文嶽在政策上做到了不偏不倚,但有沒有偏倚,掌握了瀛洲資料的官府人員都清楚……
第二更估計下午五點左右(本章完)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