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六十二章 《平缅事宜》(2/2)

作者:北城二千
,阿那毕隆病逝,而眼下继承他王位的,则是他隆。

如果朱由检没有记错的话,这个他隆的能力还算不错,历史上他放弃了对外战争,致力于恢复东吁的国内经济,并分配土地给无地农民。

“得动手了……”

想起这个他隆王的所作所为,朱由检立马意识到,明军必须立马动手。

作为明军各方向战略的制定者,朱由检很清楚明军开疆拓土和稳定局势的法宝是什么。

说白了、就是灭亡掌握该地九成资源的贵族和商人阶级,然后拿出缴获的三分之一乃至一半土地发给该地被剥削的平民,以此让该地的平民来拥护大明。

这个政策不管是在对北还是对南,亦或者眼下的瀛洲,都是一个取胜的法宝。

然而眼下东吁出了一个愿意对贵族势力动手,分地给农民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他分地成功,那明军就失去了一个制胜的法宝,相反被他隆王分地的东吁平民,也会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而不得不和明军交手。

朱由检倒是不在意东吁人的死活,但他需要东吁人作为劳动力。

不管是缅甸地区的玉石、金银铜矿,还是大明要修建“京缅铁路”所需的水泥、生铁,劳动力……

这些种种,都需要人去做,而朱由检要做的就是复刻《平倭事宜》,来一场《平缅事宜》。

打下东吁,大明就有了直面印度洋的出海口,而打下这里,大明的第一条铁路就必须动工。

第四版蒸汽机还没发展出来,但这不成问题,因为他迟早会出来,而“京缅铁路”的修建时间会很长。

从京城经过河南、湖广、四川、云南、抵达缅甸南部的勃固、仰光地区。

或者说,在修建抵达阿瓦后,直接向着阿洪姆王国修去,把阿洪姆王国也平定,让大明边境推进到恒河出海口。

“西军都督府和南军都督府,调兵之后,在西南还有多少兵马?”

朱由检抬头看向陆文昭,而陆文昭闻言则是连忙从怀里掏出了一本随身的文册,翻翻找找后才说道:

“在各都督府内的,合计六十二营兵马,近十九万人。”

“洪承畴回到昆明了吗?”朱由检再问,而陆文昭这次直接点头道:

“回到了昆明,交趾驻兵十二营,监督十五府,一百八十二县。”

交趾行省设立后,朱由校将布政使司置于交州府,整个行省按照永乐年间的规划,一共设下了交州府、北江府、建昌府、清化府等十五府、一百二十个县。

剩下永乐年间的那三十几个州则是被废除,因为十五个府已经足够管理交趾了。

经过调兵和战事,原本只有四十八个营的南军,分别调了十二营前往小西洋,十营前往旧港,十二营布置在交趾,剩下十四营则是布置在湖广、广西、广东、福建、江西五省。

总的来说,硬要抽调的话,南军都督府也能抽调出九个营的兵力。

至于西军都督府,打完仗后便只有五十六个营了,并且又被抽调了二十个营支援小西洋。

因此眼下西军都督府只有三十六个营,需要承担从木氏手中接管过后的后世川西地区防御,以及四川、贵州和云南的防御。

不过从局势来说,乌斯藏眼下还在内乱,朵甘又有曹文诏的十二营兵马拱卫,而云贵川三地的土司都被解决,南掌归附,交趾被平定。

所以算起来,西军都督府只需要防守乌斯藏和东吁与大明接壤的地方就足够。

“南军都督府调九营兵马前往腾越八关,曹文诏准备接管昌都一带,西军都督府交接城防后,除四川、贵州各留三营兵马外,其余三十营兵马尽数调往腾越八关。”

“此三十九营兵马,尽数归洪承畴节制,上奏万岁,请万岁授予洪承畴平缅经略,户部调五百万两现银拨发平缅经略府,着洪承畴即日起筹备平缅事宜。”

朱由检在简单的盘算后,最终决定了对缅甸下手,谋求恢复大明在永乐年间的三宣六慰,为大明拿下印度洋出海口。

“殿下,乌斯藏东边的昌都各地还有一些怀有不臣之心的藏东土司,仅凭曹文诏的十二朵甘营,是不是有些……”

陆文昭闻言,忍不住开口劝导,而朱由检听后略微皱眉,并抬手道:

“让秦邦屏在带兵前往滇西前,先把藏东的土司给我收拾了。”

“大明的治下,不允许有迥异于大明的制度,也不允许有百姓被强加奴隶身份!”

“是!”陆文昭作揖应下,而曹化淳闻言,则是拱手作揖道:

“殿下,奴婢看过万历年间和正统年间,朝廷对麓川、东吁用兵的兵部档桉……”

“档桉中无不提及云南高原山路崎区,大江奔腾,交通条件十分恶劣,忠毅靖远侯曾写下“转输米,石运价至千金,至内地运铜之苦,又有不忍言者,以致“编氓妻子,诸郡邑不支”的话。”

“为了筹措大军粮草,大理、鹤庆、蒙化、姚安、楚雄五地,邑无遗村,遣户而逃,不死而徙。”

“与东吁交手的时候,即便陈用宾在陇川、勐卯等地屯田,但当地瘴恶,屯者不能耕,西偏诸兵,糜公币如故,云南自此虚耗。”

“因此,奴婢以为,得先开辟道路,将粮食运往腾越八关,最少需要足够大军吃一年的粮食。”

曹化淳的举例,分别是汉人王朝向西南陆地打到最远的正统年间靖远侯王骥,以及被人诬陷的陈用宾。

这两人在兵部的档桉都很值得借鉴,别说眼下,即便是后世,在二十一世纪以前,想要运粮翻越横断山脉,把粮食运到江心坡、芒市、腾冲一带都十分困难。

因此,要想打东吁,得先保证大军的粮食问题。

修路是迫在眉睫的,而怎么修路这点上,朱由检已经布局三年了。

“云南的水泥场,眼下产量如何?”朱由检开口询问,而王承恩闻言作揖道:

“岁产七百万石,以“京津府道”的标准,修建一条昆明直抵陇川的府道不成问题,甚至还有结余。”

王承恩的话,让朱由检满意了一些,他再度下令道:

“户部再拨一百万两银子,军械局拨三万斤雷酸汞和五十万斤黑火药。”

“告诉工部,遇山炸山,遇水修桥,哪怕前方万丈深渊,也要给孤弄出一条路来。”

“明年开春之后,我要军粮畅通无阻的从昆明抵达陇川!”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