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百六十八章 以宗制藩的国策(2/2)

作者:北城二千
,但如何让他的动能足以拉动火车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以朱由检那简陋的理科知识,顶多能弄出一个可以加压抽水的蒸汽机,最后的用途估计也是用在矿洞里。
似乎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最早用于工业的蒸汽机版本,就是拿来给矿洞抽水的……
只是他也管不了那么多,反正他给出了方向和可以讨论的东西,再留下自己那简陋的理科知识,能研究到什么地步,全看毕懋康、孙元化,还有正在寻找的宋应星几兄弟了。
“好了、既然你心里有数,那你自己看着办便是……”
朱由校嘴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想着等这个所谓的“军备研究院”弄出来,他一定去观摩观摩。
想法落下,他又重归正题道:
“对此、诸王海外就藩的事情,弟弟你还没有说,想到万全之策了吗?”
“办法自然是有的,而且也比较简单,但还是需要前往一趟天竺殿才行。”朱由检笑了笑,随后便准备走向天竺殿。
只可惜他没走两步,就被朱由校给拉住了。
转头看了一眼对方,却发现朱由校皱眉拽着他,看了一眼旁边的轮椅。
“……”语塞的朱由检也不好抗命,只能坐上了轮椅,准备叫孙守法进来推轮椅。
不过不等他开口,轮椅就走动了起来。
转头一看、可不就是自家哥哥在“亲力亲为”嘛……
“咳咳,哥哥这样有失体统……”朱由检隐晦的提醒。
“推自家弟弟又有什么不可以?”朱由校举得蛮有意思的,反驳了朱由检后,当即就跑动了起来。
“等等等,慢点!”坐在轮椅上,尝试着被人推着跑的感觉,让朱由检畏手畏脚。
骑马摔了他还能提前跳马,坐轮椅上如果摔了,他喊救命都来不及,而且跳车估计摔得更重。
“殿下?!”
当朱由校推着朱由检往外跑,在殿门口聊天的满桂几人都没反应过来,只觉得一道黑影窜了过去,吓了众人一跳。
等反应过来后、他们才发现是朱由检被人推着跑了,吓出了众人一身冷汗。
只是当他们看清推车的人后,瞬间就语塞了。
皇帝推着亲王跑,这估计也是大明历代的头一遭了……
担心皇帝把自家殿下推翻,满桂等人只好一路小跑的跟了上去。
作为齐王府总设计师的朱由校对于齐王府的一草一木,比对皇宫还清楚,一路上风驰电擎,朱由检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只求自家哥哥推累了慢点。
然而、有的天赋总是在兴趣上来的时候觉醒。
比如这种时候、朱由校木匠的体力倒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推着朱由检的他,一口气跑了百来步不带大喘气,拐弯时也不减速,差点把朱由检甩飞出去。
这就导致朱由检一直憋着气,做好了被摔的准备。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朱由校的“车技”还算不错,一路不仅没把他摔到,还踩着轮椅背后的凸起,一边推一边滑行。
“您这是造了自己玩的吧……”
朱由检看了一眼满脸激动的朱由校,又想了想自己这个好大哥的年纪,末了只能在心底吐槽一句“男人至死是少年”。
“到了!嘶……呼……”
当轮椅抵达天竺殿的时候,朱由检回头一看,只看到了木轮椅上橡胶轮胎在沿途地砖上留下的印记。
“古有高梁河车神飙驴车,今有木匠皇帝飙轮椅……”
这一刻朱由检只觉得朱由校打造这个轮椅不是为了他,而是为了他自己玩得高兴。
“到了、弟弟你说吧。”
朱由校喘着粗气推着朱由检来到了天竺的大致沙盘面前,而沙盘上几乎是空白的一片,只有沿海一些地方有旗帜和文字。
上面的旗帜和国家名字,都是旧港那边和欧洲商人贸易时询问得来的,至于有没有出错,朱由检也管不了这些了。
反正以南部土邦的战斗力,就算出错了也没有太大问题。
想到这里,朱由检起身,对朱由校道:“哥哥还是坐下吧,别累坏了身子。”
“嗯……”喘着粗气,朱由校没有推让的直接坐下,而朱由检则是在之后满桂他们赶来后才拿着黄花梨木棍说道:
“诸王海外就藩,首要选择天竺,而之所以选择天竺,不选择其他地方,主要是因为不方便。”
他用棍子指着青藏高原、中南半岛说道:
“乌斯藏、朵甘为长江、黄河源头,不可交给藩王和其他异族小邦。”
“三宣六慰是我大明日后本土出小西洋的出海口,也不能交给。”
“剩下可以册封,并且条件不差的地方,便只剩下了日本、天竺。”
“倭寇之地暂且不管它,用不了多久就会生乱,之后再册封其他藩王前往也可以……”
说到这里、朱由检顿了顿,想到了还在琉球府训练的颜思齐等人。
片刻后,他继续说道:
“天竺沿海之地,我的计划是放十五到二十个藩王前往,当然若是藩王们都看上了这块地方,也可以商量着划分就藩。”
“在天竺南部大岛的锡兰,则是成为我大明日后“小西洋监察使司”,负责团结诸王,共同对抗北方北虏建立的莫卧儿汗国。”
“不过,虽然要对抗此国,但藩王们手上的兵权也要得到限制。”
“这种限制不是限量人数,而是限制武器。”
“诸如我大明的步铳、骑铳,自然是可以给予他们的,但超过二十斤以上的火炮便是明令禁止。”
说着、朱由检继续道:“不让小藩压过宗主的办法,只有一个……”
“就是保持大明的不断进步,让大明在漫长的岁月里,成为诸藩的靠山和底气。”
“同时、紧密的和诸藩国进行贸易往来,用太祖高皇帝“以茶制番”的手段,来以“经济制藩”。”
“同样的,在小西洋监察使司上,同样要驻扎规模不小的军队,以此在震慑诸藩的同时,同样起到保护他们的作用。”
“不仅如此、在南边有小西洋监察使司的同时,北面也要在拿下莫卧儿后,西出收复当年吐蕃在天竺河以北的疆域,而这……”
“便是我大明以宗制藩的基本国策。”
朱由检手中的黄花梨棍往沙盘上的恒河一敲,便直接定下了大明未来对天竺诸藩不变的国策……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