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三零章 一场成功的比赛(1/2)

作者:过关斩将
陈强胜利的消息传回了国内。

上海滩,陈如记的派报社内,才刚一开门,今天的报纸便被报童们抢购一空。

因为报纸上又出现了陈强奥运会上夺金的消息。而这也就意味着,今天的报纸肯定会卖脱销的。

一处报摊前,报摊老板用纸写下了“陈强再夺冠军”的字样,然后贴在报摊前,不一会便涌来了大量的人群,将今天的报纸抢购一空!

像是《申报》、《新闻报》等大报纸,都有自己的印刷设备,此时已经是二十四小时开工,而上海滩的印刷厂,也收到了加印的订单。

有一些报纸,干脆出了一个陈强参加奥运会的新闻报道合集,将这几天有关陈强的报道全都整理到一份报纸当中,然后作为号外刊印出来,印了上万份进行售卖,也很快的销售完毕。

大多数人平时是不买报纸看的,但由于陈强在奥运会上不断的取得好成绩,原本那些不买报纸的人,也纷纷买起了报纸;原本那些不知道奥林匹克是什么东西的人,也纷纷关注起了奥林匹克,开始了解起奥运会。短短的三天内,很多体育小白,便成长为了体育爱好者。

这有点像当年姚主席进入到nba,让原本不关注nba、不关注篮球的人,开始观看nba的比赛,开始了解篮球,最终成为了nba的球迷。

……

不仅仅是在上海,天津、北平、广州、南京、武汉、长沙……类似的情况也在其他城市上演着。

报纸销售一空,在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谈论着陈强,谈论着奥运会。

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知道陈强,不知道奥运会的话,已然成了一件很落伍的事情。

三天的时间拿到了三枚金牌,而且还打破了三个项目的世界纪录,这的确让陈强名声大振。

此时的中国,虽然陈强还算不上是家喻户晓般的人物,但至少在城市当中,人们都已经知道陈强的大名,知道陈强在奥运会上获得了金牌,为国争光。

民国时期正式的城市只有五十多个,城镇化的比率也只有10%,可当时中国有四万万人,10%也就意味着有四千万人知道陈强,这也就意味着陈强在奥运会上夺冠的消息,影响了四千万中国人,激励了四千万中国人!

在那个通讯不畅的年代,能够让十分之一的中国人感到振奋,受到激励,这已经是很伟大的事情了。

……

8月4日,洛杉矶奥运会来到了第五个比赛日。

这一天陈强要参加三场比赛,分别是400米的初赛和复赛,以及三级跳远的决赛。

对于来到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来说,陈强并不是个陌生运动员,那些连续几天都来看比赛的人甚至会觉得陈强很熟悉,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也没有进行运动员介绍的环节,可当陈强出现在赛场上的时候,他们隔着老远就认出了陈强。

“中国人!是那个叫陈强的中国人,他又来了!”

“我的天哪,他是要参加400米的比赛么?”

“他已经参加了100米、200米和跳远的比赛,现在他又出现在了400米的赛场上!”

“三个短跑项目,那个中国人都报名了,他是要把整个短跑项目都包场么?”

“糟糕,那个中国人又来了,100米和200米,我们都输了,400米的比赛,我们美国队也要悬了!”

在过去三天,陈强的成绩太过于出色了,这给很多美国人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当陈强出现在400米赛场上的时候,现场很多美国观众都是无比心虚,他们觉得400米的项目,美国队也会输给陈强。

也有一些人仍然对美国队保持着强烈的信心。

“400米历来都是我们美国队的强势项目,这一次我们肯定不会输给那个中国人的!”

“上一届奥运会,400米的冠军就是我们美国选手,这一次我们美国队一定可以成功卫冕!”

“400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本-伊斯卡曼,现在就在美国队中,我们有世界纪录保持者,怎么可能会输!”

紧接着,旁边便有人唱反调。

“100米、200米和跳远,哪个不是我们美国人的强势项目,结果不还是输了么!”

“世界纪录保持者又能怎样?那个中国人拿到的那三个金牌,还不都是打破世界纪录夺冠的么?说不定接下来的400米比赛,中国人又会打破世界纪录呢!本-伊斯卡曼未必是那个中国人的对手!”

虽然比赛还没有开始,但各种争论的声音却是在看台上此起彼伏的响起。

美国人当然是希望美国运动员可以赢得比赛,按理说他们也应该无条件的支持美国队。

但他们真的是输怕了,连续三天的比赛,美国队都在必胜的项目上折戟沉沙,每个项目都是“美国队很牛逼”、“美国队要夺冠”、“美国队凉凉了”,连续三场比赛都是这种节奏,这已经严重的打击到了部分美国观众的自信心。

最关键的是,这三个项目的比赛,美国队是能够看到胜利希望的!

100米短跑的决赛,三个美国人晋级到决赛,然后输了;

跳远的决赛,美国运动员曾经站上过前两名,然后被翻盘了;

200米短跑的决赛,也是三个美国人晋级决赛,而且三个人都有打破世界纪录的实力,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稳夺金牌的局面,然后还是输了!

要是本来就赢不了的项目,没拿到金牌也就罢了。观众们不抱什么获胜的希望,老老实实的看比赛,还能享受一下精彩的比赛过程。可是赛前说能赢,比赛中的局面也是一片大好,最后却输了,这种体验感实在是太糟糕了。

先给你希望,然后一脚将你踢下悬崖的事情,反倒是会让人觉得更加的绝望!

而且这种情况还连续出现了三次。

换成任何一个人,如果连续三天被破灭希望的话,估计也会丧失信心。

所以有很多美国观众,已然对美国队丧失了信心,这些人也在不由自主的散播着悲观的情绪。

即便400米是美国队最为强势的项目,即便美国队中有400米的世界纪录保持者,但依旧有很多人不看好美国队。

……

赛道上,陈强对于美国队却不敢有半点的小看。

400米短跑是美国队最为强势的田径项目,三十年代是这个样子,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也是这个样子。好不夸张的说,美国队在400米项目上的强势地位,保持了将近100年!

陈强到现在还记得,未来的2008年奥运会,在400米男子短跑的项目上,美国队包揽了冠亚季军,同时升起了三面星条旗。

来自未来的陈强更是知道,美国队在400米这个项目上有着绝对是世界顶尖的,即便是南非选手范尼凯克打破了400米的世界纪录,也不足撼动美国队在这个项目上的统治地位,在400米项目上,美国队的整体水平还是太强了。

除非400米项目上也出现一个博尔特那种级别的运动员,否则的话美国队在400米项目上的统治,绝对不会被打破。

“好在现在还是1932年!”陈强看了看周围,参赛的都是白人运动员,这让陈强觉得压力小了很多。

100米和200米,美国队是派出了黑人运动员参赛,而欧洲国家则是白人运动员。

到了400米项目上,已经看不到黑人运动员的身影了,这个时代的黑人运动员,还只是活跃于100米、200米、跳远这种对爆发力要求极高的运动当中,而对于技术有一定要求的田径运动,黑人还没有参与其中。

短跑赛场上没有遇到黑人运动员,这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400米的初赛一共有六个小组,依旧是每组前三晋级,陈强被分在了第三组,同组的另外四位选手,陈强都不认识。

裁判也没有墨迹,很快便宣布比赛开始。

第一组有四位运动员登场,其中并没有美国人,这一组最大的明星是德国选手阿道夫-梅兹纳。此人在欧洲很有名气,曾经跟随德国队打破过4乘100米的世界纪录,同时他在1929年也创造过男子十项全能的世界纪录,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全能型的运动员。

只不过在奥运会上,他并没有参加十项全能,只是参加了400米这一项比赛,或许他觉得其他项目的竞争太过于激烈了,而400米的话,更容易出成绩。

这个阿道夫-梅兹纳除了是运动员之外,还是一名优秀的医生,未来的他也参加了党卫军,二战结束以后,由于他在党卫军中只是一名军医,所以并没有被当成战犯判刑,只是被罚了50马克便获得了自由。

第一组登场的选手,自然也是备受关注,有经验的运动员可以从第一组运动员的成绩,推测出晋级到复赛需要的成绩。

最终,阿道夫-梅兹纳以50秒4的成绩小组第一会获得了晋级,这显然不是他真实的实力,毕竟是初赛,阿道夫-梅兹纳这种高手没有必要拼命。

第二名和第三名,成绩都是50秒5,这在400米运动中也不算是一个很快的成绩。不过这也比旧中国的400米全国纪录高的多,历史上旧中国的400米全国纪录,是陈英朗创造的50秒7。

看到这个成绩后,陈强心中大体的有了一个判断:“第一组的成绩比我想象中的要低一些,想要从初赛中晋级的话,应该需要一个50秒以内的成绩。”

紧接着第二组运动员登场,这一组也只有四名运动员,其中包括世界纪录保持者本-伊斯卡曼。另外还有加拿大选手吉米-鲍尔和德国选手约翰-希纳。

吉米-鲍尔是加拿大400米全国纪录的保持者,他参加过1928年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并且获得了400米银牌。

约翰-希纳也参加过阿姆斯特丹奥运会,当时他获得了400米的铜牌。

所以这一组有世界纪录保持者,有上届奥运会的银牌和铜牌获得者,运动员的实力是很强的。不过这一组第四位选手是一个没有名气的墨西哥选手,前三人获得晋级是没有问题的。

结果也是如此,本-伊斯卡曼以49秒整的成绩获得第一,约翰-希纳以49秒3的成绩获得了第二,吉米-鲍尔以49秒5的成绩获得了第三。这三人都成功的晋级到了复赛。

第三组,终于轮到陈强登场了。

陈强这一组有五位选手,其他四人分别来自芬兰、挪威、瑞典和日本,这四个人也都是籍籍无名的运动员,实力应该不强,陈强的晋级难度并不大。

有很多人在关注这一组的比赛,特别是美国队,他们想要从这场比赛中,了解一下陈强的400米技术到底如何。

在去年天津的万国运动会中,陈强跑了一个49秒9的成绩,这个成绩放在后世的话,连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标准都达不到。

但是一年多过去了,如今的陈强早已经是今非昔比,49秒9,对于他来说根本就是随便跑跑便能做到的。

这一年多来,陈强除了身体的提升之外,更多的是400米技术上的提升。随着陈强身体越来越强壮,陈强也可以使用更多先进的400米跑法,可以采取更科学的体能分配方案,随之而来的就是成绩上飞跃性的提升。

1932年的400米世界纪录是46.4秒。而根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田径项目的参赛标准,400米需要跑到45.95秒,才能达到奥运会的b标,也就是说三十年代的世界纪录,跑到2008年的话连奥运会最低参赛标准都达不到。

由这一点可以看出来,在三十年代,400米短跑的水平要落后了太多。

对于400米的初赛,陈强看的很淡,只要能确保晋级便可了。而且陈强之后还要参加三级跳远的比赛,所以他必须要节省体能才行。

随着发令员的一声枪响,陈强冲出了起跑线,他并没有发力,而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加速。以陈强现在的实力,如果只是跑进50秒以内的话,根本就不用特别的发力,只需要熟练的运用一下体能分配的技术,然后别出现失误便可以了。

起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