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9章 神迹(1/2)

作者:甲青
天边,第一缕晨光如细丝般穿透夜幕,天边泛起淡淡的金色。

然而,在这微光中,军营内的火把却燃烧得更为旺盛,火光跳跃,映照着将士们刚毅的脸庞。

他们的面容在火光下显得黝黑而坚韧,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光芒,如同暗夜中的北斗星。

甚至有很多人,脸上有抑制不住的兴奋。

三九天就从平城出发,在塞外苦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号角响起的时候。

“呜呜呜……”

号角声落,接着又是战鼓的咚咚声。

积雪尚未完全融化的临时校场上,将士们在鼓声落下的时候,已经是列队完结,仿佛一片静止森林。

虽然没有披上甲衣,但他们手持的兵器——长剑、战斧、长矛——每一样都散发着独特的光泽。

刀身上流转着淡淡的光芒,仿佛有生命一般;

战戟的刃口锋利无匹,仿佛能撕开一切阻碍;

长矛的尖端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准备刺破敌人的防线。

这是大汉汉阳造0标准,由朝廷下单,九原及平城的冶铁工坊负责锻造。

在校场中央的高台上,镇东将军挺拔而立,如同雪中之松。

战袍上绣着精致的图案,代表炎汉的血红色在火光下更显鲜艳。

俊美无比的脸庞,显得刚毅而坚定,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视着下方的将士们,仿佛能洞察一切,每一个被镇东将军目光扫过的将士,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身子。

每一个眼神交汇的瞬间,都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传递。

镇东将军的声音清亮却又极有穿透力,在铁皮喇叭的加持上,回荡在空旷的校场上:

“将士们!”

他的呼唤如同晨钟暮鼓,震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今日,我们站在这里,不是为了一己之私,是为灭贼平乱,还天下清晏,是为了保百姓安宁,让我们的妻儿,乃至子孙,不受战乱之苦,是为了三兴汉室,再复汉家威信。”

话语如同烈火,点燃了将士们心中的激情。

多年来一直推行的基层政治教育,让这些具有季汉特色的良家子将士,都明白自己为何而战。

“将士们,握紧你们的兵器,去告诉那些胡贼,到底谁才是草原上真正的主人!”

“锵!”

镇东将军拔出佩剑,斜指天空,剑光闪烁,如同流星划过天际。

“喝!”

“喝!”

“喝!”

“风!”

“风!”

“风!”

“大风!”

将士们纷纷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呼喝着,校场上顿时响起一片金属碰撞的声音。

随着将士们的情绪被点燃,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们紧握兵器,手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凝聚在这一刻。

他们齐声高呼,声音如同惊雷般滚滚而来,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初阳洒下,如林的兵器反射着刺眼的光芒,仿佛一道道闪电划破天际。

寒光与将士们的眼神交相辉映,形成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

“军心可用啊!”

只能是站在角落看着这一切的窦品,饶是他此行别有目的,同样是稳不住自己的心情,甚至连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多少年了,多少年没有见过如此雄壮的军伍了……”

“大汉,那个日月所及,皆为臣妾的大汉,终于回来了……”

而早早就来候命,站在窦品身边的窦宾父子三人,早已是脸色发白。

特别是窦回题,一想起自己最开始还想着要汉军面前显示族中的勇士,双腿竟是有些控制不住地颤抖。

而帅台上,镇东将军的声音仍在回荡着:

“这一次,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胜利!不论前方有多少贼人,我们都无所畏惧,因为我们手里有世上最锋利的兵器,没有人能挡得住大汉的将士,没有人!”

“风!风!风!大风!”

校场上爆发出震天的呼喊声,将士们热血沸腾,他们齐声高呼,声音如同海浪般汹涌澎湃,回荡在天地之间。

“出发!”

天色已亮,营地的篝火还在燃烧,火光映照着骑兵们坚毅的脸庞。

他们快速检查着装备,整理着战马的鞍具,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而利落。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兴奋的气息,随着将校们的一声声下令,各营将士纷纷跃上战马,紧握着缰绳。

马蹄声如雷,踏得积雪在不断飞扬,整个大地仿佛都在颤抖。

前锋营将士的身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一条条奔腾的巨龙,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他们的战马是如此雄壮,就算是经过了一整个冬天,竟然依旧如此雄壮!”

窦宾看着不断出营的骑兵,准确地说,是骑兵的战马,脸上有不可置信,更多的是骇然。

似乎想到了什么,窦宾低下头,似在祈祷,又似在喃喃地说道:

“天神啊,难道你真的派下了使者?”

有人说冯某人是瘟神派来的使者,给草原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也有人说他是天神派来的使者,不但能把无用的羊毛变成冬日里抵御寒冷的衣物。

而且从古以来,世代都在折磨着草原的附身厉鬼,都被从汉地传入草原的茶叶所驱散。

而冯某人,听说正是把茶叶传入草原的第一人。

未亲眼所见之前,只道是以讹传讹。

亲眼所见之后,方才惊觉传闻不一定就是讹言。

能在寒冷的冬日里出征草原,战马在经过整个冬日,仍然能立刻作战。

不是草原上的人,根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天命果真在汉啊……”

窦宾心里感叹不已,对着自己的儿子窦回题吩咐道:

“我们离开后,你领着族人守在这里,让他们安心等待消息,不要担心害怕,一个月后,充足的食物就会送过来。”

“孩儿明白。”窦回题恭敬地回答,然后看了一眼正在汹涌而极具压迫感的汉军队伍,神情有些不安地问道:

“大人,再过一些日子,积雪就要全部化了,到时候草原上到处都是泥水,汉人当真能按时把食物运过来吗?”

窦宾闻言,目光也有些忧虑,不过他还是轻轻地摇了摇头:

“我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相信关将军的承诺。”

反悔?

不存在的。

不要说族中的勇士都被带走了,就算是不带走,只要自己敢露出一点悔意,窦宾相信,眼前的汉军铁骑,就能把这里踏成平地。

不,甚至不用汉军骑兵出动,就是那些胡骑义从,就足以把族里的勇士杀得毫无还手之力。

这个时候,旁边的窦品笑着插了一句:

“力延何须如此担心?你可知,在大汉有一句话,叫作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窦宾有些疑惑地重复了一句,然后问道,“这是何意?”

“这句话,说的是兴汉会下边的一个转动物资的堂口,其名便是叫东风快递。”

窦品解释道,“这个东风快递,只要接受了转送的请求,无论何时何地,都必能将东西送达。”

“故而在很多时候,就连朝廷都会委托他们转运粮草。若是我猜得没错,这一次送过衣食过来的,必然是东风快递。”

“原来如此。”窦宾的目光,同样是落到不断出营寨的汉军身上,“有如此精锐将士,又无辎重粮草之忧,怪不得大汉这些年,无人敢挡其锋。”

心里最后的一丝担心终于放下,窦宾对自己的另一个儿子窦速侯说道:

“走吧,我们也应该回去做好准备,跟着关将军出发了。”

“是,大人。”

——

谁也没有想到,漠南排名第一第二的两大部落,在寒意未退,春意乍现的时候,会如此默契而又一反常态地出现了大动静。

拓跋鲜卑派出了主力向南,没鹿回部……哦,不,已经改名的凯归部,更是倾巢而出向东,目标直指拓跋鲜卑。

浑然不知大难将临的拓跋力微,在送走了南征的勇士后,又把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拓跋绰叫过来:

“我听你的母亲说,我那位丈人,一直在生病,身体越来越不行了。”

“现在天气即将转暖,积雪将化,正是草原各个部落最困难的时候,我需要你带上礼物,去一趟没鹿回部,替我探望一下你的外祖父。”

“到了那里,我要你帮我留心看一看,没鹿回部现在过得怎么样,再问一问你的外祖父,需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说到这里,拓跋力微顿了一下,拓跋绰刚要答应,只听得拓跋力微又继续说了一句,同时声音低沉了下去:

“你寻个机会,问一问你的外祖父,我向他提议的事情,他究竟考虑得怎么样了。”

拓跋绰一听,不由地说道:

“大人,外祖父身体不好,现在没鹿回部,都是由两位舅氏作主,他们对我们向来不喜。”

“我要是提起此事,说不得要被他们辱骂一番……”

“正是因为你外祖父身体不好,正是因为你那两个舅氏不喜我们,所以我才让你在积雪还没化的时候就赶过去。”

拓跋力微一听儿子提起自己的两个昆兄弟,脸色就是一沉:

“趁着你外祖父现在还活着,趁早把这个事情定下来,若不然,万一哪天你外祖父不在了,你那两个舅氏,不和我们翻脸就不错了,还能指望他们会加入我们拓跋氏?”

虽说没鹿回部没有索头部这般强盛,但好歹也是有近十万人的大部落。

若是能并入拓跋鲜卑,那么自己就是草原上真正的大可汗,再无人敢不听从自己的号令。

但如果此事不在自己那位丈人生前就定下来,让一向与自己不和的昆兄弟成没鹿回部的大人,此事就再无半占希望的可能。

拓跋绰想起大兄(即拓跋沙漠汗)曾提起在平城遇到舅舅的遭遇,心里叹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