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36章 终章老祖宗(2/3)

作者:木子蓝色

“是的,既然无法完全掌握,就得留一手,我们得随时能够脱身。当然,有机会的话,我们也可以慢慢的将他变为我们的疆土,比如你的亚美尼亚国,这些年,也已经前后移民不下二十万人口了吧?”
“是的。”
“还是少了一些,海中道现在有五郡之地,占据着外高加索和亚美尼亚高原,人口超过百万,汉移民才二十万人,不过占两成,依然还只是少数。”
长卿道,“但是我们这些年也搞置换移民,把一些波斯人、阿拉伯人、埃及人等移民到这边,然后再把原来世代生长在这边的部落迁移走了大部份。现在真正的原住民,其实也已经不过三成左右了,另外有一半是来自各地的移民,我们汉移民占有总数第二多,已经很可观了。”
“确实可观,但两成依然不够,得想办法加强。中原没有那么多人可移了,你们自己得想办法,比如加强殖民教育,加强汉化速度,两三代之后,让那些异族移民只会说汉话,只知礼义伦常,而不要再记的他们的那些传统他们的那些神。还可以加强各族之间的通婚,比如让外族女子嫁给我汉家男儿,让外族男子娶我汉家女子,不管是嫁给汉家还是娶汉家的,他们生下的儿女,一律都将为华夏汉民,从一开始就只能学习汉话学习汉文化,不许学异族语言等等。”
长卿点头,他看着父亲,突然觉得父亲好苍老了。
“父亲接下来准备去哪?”
罗成搓了搓脸,“本来还打算航行地中海,前往君士坦丁堡瞧瞧,再顺利去法兰克王国转转,再往北行,沿黑海东返,见见突厥老朋友们,再经西域返回中原的。”
“不过突然没了兴致,埃及这一战,一时手痒接了指挥权,打赢了,也迫使在食签订了和约。但是我观这些大食人都非良善之辈,他们的那蓝教更加厉害,早晚他们还会再起事端的,只不过那些我都管不着了,也许都看不到了。”
罗马君士坦丁堡皇帝不想去了,法兰克王国、保加利亚、阿瓦尔人、斯拉夫人等等,他也懒得去瞧了。
反正到了地中海这里,到处都能看到这些罗马人希腊人蛮族人,这些人相比起大秦来,确实还很落后,有很远的路要赶。
在这里,皇帝也看到了一些其它的东西,比如那些航行于红海、地中海的大秦商船,不仅仅是商人,也有许多野心之辈,那些沿海的殖民地,也并没有完全遵照朝廷的法度规矩,这里很野蛮,也就野蛮的发展着。
如今这些殖民地的实力还不算强,但二十年后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呢?到时这些殖民地只怕就不再会理会朝廷中央的管束了。
将来到底是出现殖民地叛乱独立,还是其它什么的,罗成也管不着了。
这些,也许并不完全是坏事吧。
起码华夏走出来了,不再局限在中原那个圈子里,而且现在还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引领风骚。
从中原到南海,从关内到西域,从高原到天竺,从中南半岛到昆仑海中群岛,再到红海地中海的殖民地,华夏人的脚步已经越走越远,遍地开花,到处扎根。
不管是昆仑海那些蛮荒的群岛,还是北莽或东荒那片未开化的大陆,又或是中亚那争斗数千年的古战场,诸夏都降临了。
也许百年千年之后,有的诸夏生根发芽,有的诸夏被异族屠灭或征服同化,但罗成相信,他今天撒下的这些种子,依然带着诸夏走的更远了。
“我老了,想落叶归根了,不想继续游荡在外了。明天,我就动身起程,返回中原。我会乘船到信度港,然后再沿信度河到西域,再从那边经丝路走河西走廊回到关中。”
“儿臣送太上皇东归!”
罗成拍了拍长卿,“你就留在这里吧,我又还没死,等我死了,你再来送我最后一程吧。长卿,你在这边几十年,不错,继续保持,莫要一时起歪念,最终后悔。”
“儿臣不敢!”
“敢也没用,海中道虽有二十万汉民,百万人口,可这里是朝廷的道郡,这里的封侯、骑士、士兵都是朝廷的,你若是想造反又或是想割据一方,都不可能成功的,朝廷只要一道诏令,叛乱就会灰飞烟灭,切记!”
长卿点头,“儿臣绝不敢有异心。”
“只要你能安份守已,那么你就可以在这里安心当一辈子国王,你的子子孙孙也将与国休戚,大秦存在一天,你们就能继续当一天诸侯贵族。假若哪一天,中原大秦不在了,你们可以选择举起勤王大旗回中原讨逆,也可以选择就在这里坚起王旗自立,那时没有人能再拦着你们,但是只要中原大秦还在一天,你们就绝不可有此二心,明白吗?”
“儿臣定牢记圣人训言,并传给子孙后代,永远铭记。”
天宝六年,皇帝终于东返。
君士坦丁堡,罗马皇帝听闻大秦太上皇不再西来,悲痛哭泣。法兰克王国上下听皇大秦太上皇取消了西行行程,也是悲伤不已,他们为自己的国家没能迎来一位东方的圣人而遗憾万分。
天宝十年。
皇帝用了五年时间,终于从地中海的埃及回到了洛阳。
不过皇帝在洛阳只是停留了小半年,然后便又出京到了章丘,七十岁的太上皇选择远离京师洛阳,来到家乡承天府安度晚年。
长白山下,那别墅庄园如林的功臣山上,新划出了一大片山谷做为禁区,这里是皇帝隐居之处。
养养花种种菜,又养了几匹马儿几头牛,太上皇还养了一群猫猫狗狗,鸡鸭鹅群,甚至挖了几方渔塘养了许多鱼。
没有华丽的宫殿楼阁,只有回归自然纯朴的草棚竹楼木屋。
每天看看书、种种花草蔬菜,逗逗猫狗,不再关心军国大事,不关于朝廷人事,日子倒也逍遥。
山中不知日月,太上皇在谷中一住就是十年。
天宝二十年冬。
谷外来了洛阳的使者,皇帝病重将危。
皇帝病榻上给太上皇写了一封长信,信中回忆了许多往事,最后说自己幸未辜负太上皇,天宝二十年,依然盛世繁华。
他还说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因此他决心效仿当年太上皇,提前传位禅让给太子,扶太子上马再送他一程。
“这个傻孩子,他就是过于在意这些,所以太过操劳,才六十岁的人,就已经操劳成疾,病重将危。”
年过八十,已经满头白发如霜雪,可面色依然还很红润,牙齿也都还在的罗成摇头感慨。
“圣人,皇太子在外面,说想要拜见圣人。”
“元佑?他怎么来了?这个时候,他应当留在洛阳啊?”
皇帝若病逝,按规矩都是应当太子先在灵前即位,先完成登基仪式,然后再为大行皇帝发丧的。
但现在太子却在这个关键时候不远千里,跑来山东。
“让他进来吧。”
太子元佑也已经做了二十年太子,四十多岁的年纪了,看到他,罗成不由的想到了嘉文,他们父子很像,但太子多了些英武气。
太子见到罗成,大礼拜见,他向罗成通报了父亲病情,然后又说了如今大秦的情况。
“御医说父皇撑不过今年了。”
然大秦很安稳,也很强盛。
开元三十八年盛世之后,又跟着二十年天宝盛世,持续了近六十年的强盛,尤其是中原,已经一甲子太平安稳了。
“父皇在位二十年,勤政敬业,未曾有一刻放松。这二十年,我大秦巩固了对中南半岛诸道的控制,又用了二十年时间,终于殖民征服了天竺诸国”
八十岁的太上皇却并没有什么兴趣,摆了摆手,“无须跟我说这些,二十年前,我就选定你做太孙,如今你父亲要走了,大秦这副重担就要落到你肩膀上了,回去吧,接过这副担子,好好干。”
“孙儿明白,孙儿与宰辅狄仁杰上官仪等议定,下月即位,明年改元,年号贞观!”
这个年号,让罗成稍稍愣了一下。
元佑连忙解释,“圣人,贞观二字取字易经,天地之道,贞观者也,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也正视人也。”
罗成点了点头,“我知道,你取贞观二字为年号,看来你志趣也不小,澄清天下,恢宏正道,不错。放手去干吧,我与你父亲历六十年而有这开天盛世景象,如今大秦强盛,国民富足,你这个天下继承的可是非常富足,不过我也要提醒你一句,莫因而骄纵。当年我在你父亲即位时把我的战锤传给他,告诉他一句话国虽大,忘战必危。如今,我也送你一句话,国虽强,然好战必亡。你继承大位之后,不要整天想着开疆拓土,赫赫武功这些,记得以人为本,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切记。”
“朕希望二三十年之后,你把帝位交给你的太子之时,这天下依然国强而民富,国泰而民安。”
“请老祖宗多给几句教诲!”太子元佑诚恳的道。
“你跟着你父亲也学了二十年治国理政了,以你的聪明,只能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并不需要我再教你什么了。”
元佑依然跪地不起。
“好吧好吧,那我就说两句,如今我大秦很强大,拥有广阔的疆土,有些地方已经征服了,比如朝鲜半岛,比如东瀛列岛,比如关外辽东,再比如广南、云黔。当然,也还有许多地方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大秦的控制并不算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那里没能实现移民换种,所以虽然大力推广殖民教育大搞汉化,但终究还是有所不足的。”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唯一出路就是移民换种,这是一劳永逸的根本解决之道。然则我大秦如今是地广而人少,中原的矿山、庄园、工场都全靠的是贩卖的异族奴隶在干活,汉家百姓起码也能是个自耕农小地主,要不就是经商贩货或开工坊,个个过的滋润潇洒,哪有几个还愿意再往那些边疆蛮荒移民呢?”
“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想办法多生孩子,让那些汉家男子娶妻纳妾,娶的多,孩子就生的多,将来人口就多,就可以安排那些家中的庶子移民殖民地,到那边给他们授田置业了。”
“还有一个就是这些边疆殖民地,得让这些汉移民多娶胡夷女子为妾,这样就能快速开枝散叶,迅速增加汉家人口,再辅以殖民汉化教育,那么那大大改善现在的殖民地困境。”
元佑拜谢。
“多谢老祖宗指点。”
“其实这些你们肯定也都是知晓的,你只不过是想听这话从我嘴里说出来而已。”
“什么都瞒不过老祖宗,实是因为如今朝中对于殖民地,有许多异议争执,孙儿即将即位,但新即位后也怕难以服众。”
“哈哈哈,所以你说来我这里,让我说出这番话来,然后再带回去转传给朝廷大臣们听吗?”罗成笑道。
皇太子点头,太上皇虽然已经退位二十年,也二十年不过问国事,可他在大秦依然有着无可匹敌的威望与影响力,他的一句话,那绝对比即位继位的皇太子管用的多。
“好了,回洛阳去吧,我就不回去了,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以后你没事也不要来打扰我,没人打扰,我乐的清静,说不定还能再多活几年。”
皇太子罗元佑离开,返回洛阳。
天宝二十年秋,皇帝罗嘉文举行禅位大典,将皇位传给太子元佑。
元佑是大秦第三位皇帝,嘉文也成为了大秦第三位太上皇。
禅让传位,经过这两次之后,已经隐隐形成了一个大秦的传统。
嘉文在禅位之后,终究还是没能挺过那个冬天,传位之后仅一个多月就病逝于洛阳显仁宫,新朝为嘉文定庙号太宗,谥文皇帝。
次年改元,大赫天下。
新皇当政,锐意进取,改革了一些天宝朝的积弊。
在位五年之后,贞观皇帝元佑开始组建远征军团,大秦的远征军团从突尼斯杀到摩洛哥,并在北非迅速推行汉化殖民,此后以原埃及和阿克苏姆、也门等当地汉化胡人组建协从军。
在贞观十年,大秦发动二十万远征军团,跨越直布罗陀海峡进攻西班牙,攻入伊比利亚半岛。
经过三年征战,大秦远征军团攻战了西班牙三分之二的领土,并进而征服了日耳曼人的西哥特王国。
元佑分封了自己的八个皇子,还有数十位功臣到当地建国,并在那里分封驻派了数千名骑士,设置起了西班牙道和西哥特道,随后在当地移民、驻军,修建城堡等。
贞观十二年。
征召埃及、摩洛哥、西班牙、西哥特四道受封骑士,征召民兵、胡夷协从军,再次组建远征军团。
十万远征军团穿越比利牛斯山,进攻法兰克王国。
不过由于远征军团爆发瘟疫,加上距离太过遥远,补给也困难,再加上蛮夷协议军的临阵倒戈,在普瓦提埃一役中,身兼法兰克奥斯特拉西亚、纽斯特里亚与勃艮第三国宫相的武尔伐德,奉国王希尔德里克二世之命,号召了法兰克三国的贵族和分封骑士们集结了全法兰克力量,迎战大秦远征军。
战斗开始前,大秦远征军团的统帅便被身边的蛮族哥特人仆从给刺杀了,导致指挥系统出了大问题,紧接着战斗之时,西哥特仆从军又阵前倒戈,使的秦军陷入前后夹击的困境之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