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八章 招揽(2/2)

作者:幸运的球球
,却没想到庞学林打起了挖角的主意。

来钱塘实验室工作,这个诱惑不可谓不大。

特别是柯顿·沃克和庞学林合作搞定锂空气电池后,学术界想和庞学林合作的人有如过江之鲫。

要是曹源回国之前,庞学林向他发出橄榄枝,说不定他当场就答应了。

只是现在他刚回中科大一年多,中科大那边给他的福利待遇以及科研条件都非常不错,而且他又是中科大培养出来的,对母校很有感情,庞学林突然向他抛来橄榄枝,他自然有些犹豫。

庞学林一眼就看出了曹源的心态,微笑道:“曹教授,我的意思不是让你从中科大离职,而是我们钱塘实验室和中科大一同合作,帮你共建实验室,当然,你同时也算是我们钱塘实验室的一员。我唯一的一点要求就是,希望你能按照我给出的相关理论分析,帮我寻找碳纳米材料领域可能存在的超导体。”

“啊?”

曹源微微一愣,连忙点头道:“当然没问题!我回去之后马上找校领导提一下,我想我们学校应该会很有兴趣和钱塘实验室的合作。”

“那就好!”

庞学林笑了起来。

根据他所知,2014年曹原就加入了pablo jarillo-herrero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该团队当时已经开始进行将碳片层堆叠和旋转至不同角度的尝试。

曹源的主要工作是考察在堆叠的双层石墨烯中,如果将其中一层相对另一层旋转极小的角度后会发生什么。

根据一种理论预测,这种扭曲会极大地改变石墨烯的行为,但许多物理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曹源决心创造出这种以微妙角度扭曲的双层石墨烯,并发现了一些奇异的现象。

对石墨烯施加微弱的电场并冷却至绝对零度以上1.7度时,会让能导电的石墨烯变成绝缘体。

然后只需稍微调整一下电场,扭曲的双层石墨烯就能成为一个超导体,让电子实现零电阻流动。

从庞学林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曹源在这个实验中,用原创的方法先将单层石墨烯撕裂,组成方向相同的双层石墨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校准。

此外,他还通过调整低温系统,达到了能让超导态更为显著的温度。

事实上当时凝聚态物理学界,同样也有团队注意到了转角1.2左右的时候双层石墨烯体系的鞍点会降到费米面附近,而且紧束缚的结果和试验结果明显不符,这也意味着体系存在强关联。

但没人想到对这个体系进行降温,并且做输运。

由此可见曹源的这份工作并非源自运气,而是实力使然,他们实验做的很细致,也非常清楚自己的预期。

而且曹源强大的动手能力,也成为这项成果的关键所在。

这也是他能够成为那两篇论文一作的主要原因。

这样一位天赋实力俱佳的实验物理学家,正是庞学林需要的合作对象。

接下来,庞学林和曹源又聊了一下超导方面的议题,就帮他扩充实验室设备以及相关团队达成了一致意见,当天晚上,庞学林还专门让左亦秋预定了一家酒店宴请曹源,两人相谈甚欢。

至于后续与中科大的一些接触以及具体合作内容,庞学林就交给手下的团队去处理了。

在出席完首座金龙电池工厂落成典礼以及庞学林数学研究中心的揭幕后,庞学林又花了五天时间,面试了一百多位希望入职钱塘实验室以及江城高等研究院的学者,然后开始进入闭关状态。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