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章 哪来的订单(2/2)

作者:志鸟村
业……”

对苏城来说,这是一次最具性价比的投资。

双方都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不知过了多久,基础产业司的陆司长觉得话题扯远了,开口笑道:“苏董,对于船舶产业链的问题,你怎么看?”

他一说话,其他人自然不会继续追问前面的偏门问题。

苏城避重就轻的笑笑,道:“每出口1万吨的船舶,大概就可以解决100多人的就业,船配产品的本土化率越高,间接解决的就业就越多。大华实业是两条腿走路,但倾向于船舶本身的制造,对于船配产品,我们倾向于外包采购,希望国内的供应商能因此而成长起来。不过,我个人认为,国内企业没有必要全线追逐船舶产业链,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做专做精是比较好的方法,成功的几率比较大,竞争力也比较强……”

“既然如此,可不可以多留几个总段工厂在国内呢?”基础产业司的陆司长满面红光,借着苏城的话头,道:“听说大华已经批准了8家外国船厂制作总段,这是好事,但对咱们国内的企业,也会形成巨大的竞争吧。虽然说竞争机制是一个好的机制,但国内外的发展并不均衡,给咱们的工厂几年喘息时间,对大华未来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好处吧。”

苏城轻笑两声,道:“陆司长请放心,一旦我们决定了国内的总段工厂,对于有股权的工厂,肯定让保证他们能开工充足的。”

“这样就最好了。”得到苏城的一个小承诺,陆司长就比较满意了。正如苏城之前猜测的那样,他可不想背上“指手画脚”的名声。

“苏董,开工充足,是每年多少吨的总段?”荣尚国像是上好了发条的布谷鸟,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他是所有船厂中,最不能损失大华订单的人,也是最有可能得到订单的,因此非常关心这个议题。

苏城歪着脑袋,笑道:“开工充足,自然是能造多少总段,就要多少总段。”

荣尚国好险吐出一口“不可能”,转头笑道:“我们江南造船厂,希望能在年内,建造3个总段工厂,按照苏董以前说的规模,总段工厂同时开工2个总段,2个月内完成。那我们今年下半年,就能做到18个总段,总吨位7万吨到10万吨……”

“没问题。”苏城想也不想的就点头。

荣尚国愕然,见苏城如此肯定,一咬牙,道:“多的话也不说了,苏董,各位,我在这里做一个保证,只要江南造船厂能得到巨型总段造船法,我们保证今年下半年,完成10万吨的总段制造,明年一年,完成最少30万吨的总段制造,造船总吨位突破百万吨!不但不要国家补贴,而且上缴利润!”

“说的好。”好些人鼓起掌来。

只有苏城这边,五郎、张超和他的表情都有点怪异。

荣尚国察言观色,不由问道:“苏董,大华是什么意思。”

“嗯,对于得到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工厂,我们有一个基础要求。”

“嗯?”

苏城摊开手,道:“我们要求,凡是获得巨型总段造船法的工厂,今年下半年要完成30万吨的制造任务,明年的总段制造要超过百万吨。”

会议室内,顿时冷场了。

荣尚国的豪言壮语,也只有这个要求的三分之一。

当然,江南造船厂的总产能,是可以达到这个要求的。但刚刚建立的总段工厂,和刚刚得到的总段造船法,又如何生产这么多的船舶总段?

更令荣尚国无法理解的是,市场是否有这么高的需求?

他再也忍不住,问道:“订单从哪里来?哪里有这么多的订单?”

……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